公仔紙

公仔紙

第一種是雙方各拿出一張,放在手心,二人雙手相拍,公仔紙掉落在地,正面在上者勝,反之則輸。 譬如每人出一張公仔紙,反轉背面疊在地上,等大家輪流用手來拍,誰將公仔紙的正面拍翻過來,便可贏取。 有時,先出手的人,將公仔紙一拍,全翻了過來,後面的孩子只能幹瞪眼。

公仔紙

“公仔紙”是嶺南聞名遐邇的鄉村玩具。

何謂“公仔紙”

何謂公仔紙?就是畫滿公仔的硬紙板。公仔乃粵語,意謂人物。一張八開報紙似的硬紙板,上面被分割

成兩三十幅畫面(通常是25幅面畫),大小如火花,上面畫著各式人物,大多取材於著名古典小說、連環畫、漫畫、影視作品等等,譬如《西遊記》的唐僧師徒就屢見不鮮,《楊家將》、《哪吒鬧海》、《隋唐英雄傳》,金庸小說的人物以及影視明星也頗為走俏。總之,畫面上無一不是膾炙人口的著名人物,或人物特寫,或打鬥場面,或輔之以場景,畫面精美,印製精良,讓人賞心悅目。但也有粗製濫造的,畫工拙劣,顏色模糊,便每受孩子唾棄。“公仔紙”成為嶺南聞名遐邇的鄉村玩具

時代進步,現在的90後基本上很難再看見公仔紙在市面銷售了,應該很多90後沒有玩過公仔紙,甚至大多數也沒有見過公仔紙。但是相對於80年代初期出生的鄉村兒童就熟悉不過了,那時候沒有現在那么琳琅滿目般得兒童玩具,很多都是自己親手製作的,例如:用紙或木做的手槍、甩鐵圈、打煙紙角、木陀螺等等,但數公仔紙最為廣泛流暢,當時無論是小地攤,小賣部,還是一些鄉鎮的零售店,都有公仔紙出售,隨隨便便一張幾分錢能買到。隨著社會發展,公仔紙的價格也不斷上漲,到了90年代初,一張公仔紙售價是2角,漲了好幾倍。很多小孩子下課、放學,或者有空的時候,都是圍在一起玩公仔紙。

“公仔紙”的玩法

公仔紙的玩法有很多,普遍的玩法就是:
第一種是雙方各拿出一張,放在手心,二人雙手相拍,公仔紙掉落在地,正面在上者勝,反之則輸。輸者要將該公仔紙拱手相送。
第二種玩法是,雙方在地上劃一條界線,用手拈著公仔紙,往遠處彈去,公仔紙猶如飛刀似的,飛向前方,誰飛得遠誰便取勝。這是兩個人玩的,也可以多方參與。譬如每人出一張公仔紙,反轉背面疊在地上,等大家輪流用手來拍,誰將公仔紙的正面拍翻過來,便可贏取。人一多了,就要按次序輪流來拍,而先拍者自然占了便宜。孰先孰後,就只能是依抽籤或抓鬮來決定。這種玩法有個竅門,就是將手掌拱起,狀若畚箕,用力一拍,其風力較易使公仔紙翻轉。有時,先出手的人,將公仔紙一拍,全翻了過來,後面的孩子只能幹瞪眼。但有時剩下最後一張,大伙兒輪番拍擊,偏就無法使其翻轉。
還有一種群體性的玩法是這樣的,就是每人出一張,反轉背面疊在地上,這次不是用手拍,而是趴在地上,鼓著腮幫,憋足氣來吹,誰將公仔紙吹翻過來,誰便能贏取。這種方法,純粹是靠人造風力取勝,似乎嘴巴大中氣足的人占有優勢。但也要講究技巧。通常,由下往上吹便容易得手,倘若從邊角吹動,更添勝算。如果從公仔紙的正面吹下,那可艱難異常。後兩種玩法,當然也適用於兩個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