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鎮

1949年劃為延慶二區,1953年置八達嶺鄉,1958年改公社,1959年改燈塔公社西撥子大隊,1961年改西撥子公社,1983年置鄉,1994年建八達嶺鎮。

基本信息

概述

延慶縣八達嶺鎮位於縣城最南端,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於1993年10月批准建制的一座新興城鎮,面積96平方公里。全鎮下轄15個行政村,(石峽村、幫水峪村、里炮村、外炮村、營城子村東曹營村大浮坨村小浮坨村程家窯村、岔道村、西撥子村、南元村、東溝村、石佛寺村、三堡村)。人口7151人,其中農業人口6250人。

八達嶺鎮位於延慶縣東南部,八達嶺長城腳下,距縣城12千米,距北京市區德勝門60千米。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6220人(2007年)。轄八達嶺鎮社區,石峽、幫水峪、里炮、外炮、營城子、東曹營、大浮坨、小浮坨、程家窯、岔道、西撥子、南元、東溝、石佛寺、三堡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西拔子村。

境內70%為山區,30%為平原和丘陵。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海拔在431米到1239米之間。京包鐵路和110國道、八達嶺高速公路過境。有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和石刻、詹天佑紀念館、烈士陵園、烽火台、秦始皇宮、成吉思汗行營等百餘個名勝古蹟和遊覽景點。

沿革

1949年劃為延慶二區,1953年置八達嶺鄉,1958年改公社,1959年改燈塔公社西撥子大隊,1961年改西撥子公社,1983年置鄉,1994年建八達嶺鎮。1996年,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大呼坨、小呼坨、東曹營、程家窯、里炮、外炮、營城子、西撥子、南園、南東溝、岔道、石佛寺、三堡、石峽、幫水峪15個行政村和八達嶺鎮居委會。

郵編

102102 [2008年代碼]110229102:~200石峽村 ~201幫水峪村 ~202里炮村 ~203外炮村 ~204營城子村 ~205東曹營村 ~206大浮坨村 ~207小浮坨村 ~208程家窯村 ~209岔道村 ~210西撥子村 ~211南園村 ~212東溝村 ~213石佛寺村 ~214三堡村

詳細

八達嶺地區四季分明,位於北京市上風上水,有“淨氣淨水氣候宜人”之美稱;八達嶺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八達嶺高速公路、京包鐵路橫亘其中;區內基礎設施較完備,投資環境優良。

幾千年的風雨滄桑為八達嶺鎮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目前,八達嶺鎮以旅遊業為龍頭產業,帶動工業、農業、房地產等產業。依託長城獨特的品牌資源優勢,八達嶺鎮還擁有豐富的民俗旅遊資源,目前已擁有了里炮紅蘋果度假村、岔道明清古城度假村和東溝迷彩軍營度假村。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鎮黨委、政府專門成立了八達嶺鎮全程辦事代理辦公室,即“一門式服務大廳”,全程協助辦理各項事務手續,為廣大人民民眾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

自然氣候

八達嶺地區四季分明,位於北京市上風上水,有“淨氣、淨水、氣候宜人”之美稱。

交通狀況

八達嶺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八達嶺高速公路、京包鐵路橫亘其中;區內基礎設施較完備,投資環境優良。

產業發展

幾千年的風雨滄桑為八達嶺鎮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八達嶺鎮以旅遊業為龍頭產業,帶動工業、農業、房地產等產業。依託長城獨特的品牌資源優勢,八達嶺鎮還擁有豐富的民俗旅遊資源,擁有了里炮紅蘋果度假村、岔道明清古城度假村和東溝迷彩軍營度假村。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鎮黨委、政府專門成立了八達嶺鎮全程辦事代理辦公室,即“一門式服務大廳”,全程協助辦理各項事務手續,為廣大人民民眾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鄉鎮企業有運輸、旅遊、商貿、飲食服務等行業。農業主產玉米小麥

歷史沿革

1949年劃為延慶二區,1953年置八達嶺鄉,1958年改公社,1959年改燈塔公社西撥子大隊,1961年改西撥子公社,1983年置鄉,1994年建八達嶺鎮。

交通狀況

京包鐵路和110國道、八達嶺旅遊公路過境。

如果有時間,想體驗自助旅行的樂趣,可以選擇騎車觀長城,尤其在春季,是很不錯也很經典的騎行郊遊路線。前提是身體狀況良好,推薦結伴前往。

路線描述: 平路占大部分,山路主要集中在南口到八達嶺,居庸關附近的坡度出現陡坡,過陡部分可以考慮下車推上去,由於旅遊區要格外注意遊人和車輛。
沿途景致: 坦克博物館、居庸關、八達嶺。
推薦2日游,單程騎行耗時半天

旅遊資源

境內有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和石刻、詹天佑紀念館、烈士陵園、烽火台、秦始皇宮、成吉思汗行營等百餘個名勝古蹟和遊覽景點。

延慶縣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