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橋鎮

八百橋鎮

八百橋鎮位於南京市北郊、六合區東北部兩省(蘇、皖)三市(南京、揚州、滁州)交界處,總面積162.36平方公里,人口近7萬人,現轄3個社區居委會、14個行政村,是國家重點中心鎮、江蘇省重點鎮,也是南京市重點建設的“三城九鎮”之一。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2億元,財政收入4260萬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9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18元。

基本信息

城鎮概述

八百橋鎮八百橋鎮桂子山
八百橋鎮歷史悠久。八百橋鎮原名青龍鎮,據六合縣誌記載,唐開元五年(公元717年),有八百僧人到冶山講經,途徑於此,遇河而阻,遂化緣造橋,取名八百橋,青龍鎮由此改名為八百橋鎮。八百橋鎮交通便捷。八百橋鎮距南京主城區50公里,省道金江公路縱穿全境,寧冶鐵路穿鎮而過,八百河直通長江,長年可通航千噸級船隊。便捷的水陸交通使八百橋鎮完全融入了都市開發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八百橋鎮環境優美。境內有“山、水、寺、塔、林、園”,形成相互襯托、相映成輝的獨特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地質奇觀桂子山馬頭山、西陽山等石柱林,錯落有致,多彩多姿,為世界罕見;風光旖旎的金牛山金牛湖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金牛湖水質優良,堪稱“南京第一水”,生產的魚蝦鮮美無比,金牛湖魚頭不亞於久負盛名的天目湖,金牛山上有古廟遺址、神龜探海、鯰魚躍龍頭、仙人洞、八哥籠等天然景觀,許多古老而神奇的故事,給金牛山增添了更加神密的色彩。

自然資源

八百橋鎮八百橋鎮雨花石
八百橋鎮自然資源優越。境內多為丘陵地區,現有水面、山林、草地等總面積12萬畝,還有豐富的錳礦石鐵礦石藍寶石雨花石白瑩石玄武岩石英砂花崗岩澎潤土(凹凸棒土)等礦產資源,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其中花崗岩已探明儲量一億噸以上,被譽為“中華瑰寶”、“天下一絕”的雨花石以其獨特的藝術和文化價值而深受世人的青睞。此外,還有高聳挺拔的仕金塔、深山古剎招賢寺、休閒勝地南京盛世金牛農莊、萬畝農業觀光園、富有鄉土氣息較濃的農家樂等,使八百橋鎮成為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絕佳去所

工業經濟

八百橋鎮八百橋鎮金牛工業集中區
工業經濟形成支柱。由上海陸家嘴建築設計院規劃建設的市級重點鄉鎮工業園區南京金牛工業集中區,總規劃面積30000畝,先後投入1200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五通一平”和環境綠化、亮化和美化,一批具有相當實力的企業已落戶在園區。以國家大型企業金海苧麻紡織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紡織業,以金石磊交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礦產資源開採加工業,以五分公司為龍頭的建築安裝業,以及以升瑞玩具、南藍制泵等為龍頭的玩具機械服務食品等為主的基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環保設備、家庭用品、新型建材等新型工業發展迅速,產品眾多,特色鮮明,其中八百大糕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獎,金塔牌系列麻紗填補國內多項空白,暢銷海內外。2006年全鎮工業增加值3.9億元,完成工業投入2.8億元。
以打造金江公路產業帶和重點工業園為核心,制定完善產業、城建、生態發展規劃,調整最佳化產業布局,培植特色產業優勢,增強經濟工作實效。以鞏固農業主導產業為重點,促進農業增效增收,種植富硒農產品2000公頃、優質油菜333.3公頃、弱筋小麥466.7公頃;連片造林96.3公頃,宜林荒山補植7萬株;飼養波爾羊2.8萬隻、肉鵝61萬隻;特種水產養殖面積73.3公頃,農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4%。以大項目推進為抓手,促進工業經濟提速擴容,開工建設重點工業項目20個,其中南京科信儀器儀表、勞倫斯製衣、聯道水處理設備等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3個,完成工業投入2.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5億元,增長35.2%。以規模建築企業為龍頭,壯大傳統優勢產業,引進註冊有資質的開發企業3個,實現建安增加值1.5億元,增長34.2%,帶動勞務輸出5000人。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帶動第三產業提檔升級,投資5000萬元的青龍綜合貿易市場二期工程全面推進,投資1600萬元的南京茉莉花園農產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順利竣工,開工建設高標準商住樓7萬平方米。以打造農村特色產業板塊為目的,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按照打造南京重點園區的目標定位,加快金牛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園區載體功能和特色優勢,新入園1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9個,金牛工業集中區被列為南京市重點工業園區。

特色農業

八百橋鎮八百橋鎮富硒茶葉

特色農業初具規模。以富硒水稻為龍頭的特色農產品開發取得成功,推進了農業全面向綠色化、產業化、市場化、都市化方向伸展,目前富硒水稻種植面積在2萬畝以上,富硒茶葉、富硒水果富硒蔬菜等種植面積近萬畝,楊樹種植面積1.3萬畝,苧麻種植面積5000多畝,波爾羊飼養量近3萬隻,肉鵝飼養量60多萬隻,特種水產養殖面積近2000畝,金牛湖銀魚、羅氏沼蝦等特色水產養殖已趨於規模化。
改革開放 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完成供銷社等商貿流通企業改制並通過上級驗收;成立雙井林業股份合作社;創建“農村集體財務規範化管理合格村”14個;全面實行涉農補貼“一折通”;順利完成第二次村級行政區劃調整;探索投融資機制改革,城鎮建設、園區建設和各類基礎設施多元化投資機制初步形成。全力加大開放開發,舉辦“3·15”項目建設推進會,參加赴上海、廈門等多場主題招商活動,精心組織第五屆茉莉花文化旅遊節,全年引進內聯項目23個,引進資金3.957億元人民幣,引進外資項目4個,協定利用外資645萬美元,實際到賬外資240萬美元。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新增民營企業52個、個體工商戶150戶,註冊資本9300多萬元。
八百橋鎮大力發展觀光農業
八百橋鎮鎮內環境優質,有“山、水、寺、塔、林、園”,景觀美麗而富有傳奇,形成相互襯托、相映成輝的獨特自然人文景觀:地質奇觀石柱林、華東第一高塔、山林古剎招賢寺、金牛山自然風景保護區、萬畝旅遊觀光農業園等錯落有致。圍繞建設旅遊觀光型現代城鎮,做大旅遊觀光農業,今年來,八百橋鎮以土地流轉為切入點
,大力引進“三資”(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來資本)來開發建設旅遊觀光農業。金江公路、六冶路、八百河堤近4000畝土地通過流轉後,南京旗森燃料公司建設了以意楊為主的綠色長廊。南京華油公司則在流轉後的官塘片980畝土地上,投入2000萬元建設以金牛湖為背景的綠色田園休閒觀光農莊,農莊項目包括以彌猴桃為主的經濟林果區、綠色無公害蔬菜區、以茉莉花“當家”的花卉苗木區及水上樂園、農家別墅等。南京石林商場在冶東村流轉土地30多畝建設桂花園。長山村投入近40萬元在千畝富硒水稻精品方里進行規劃,目前2000株的蜀檜、紫薇、黃楊球已栽植完畢,其中紫薇將在七、八月份綻開。
據該鎮負責人介紹,到目前該鎮已流轉土地1.3萬多畝,引進“三資”企業近10個,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為主體的都市型農業已初具雛形,下面該鎮還將通過土地流轉,擴大和帶動旅遊觀光業的發展,現在南京真悅公司、南京益強公司通過考察,擬在冶東村建設50畝的以養殖為主的休閒農業,在峨嵋山建設以養羊、養豬為主的生態示範區。

第三產業

八百橋鎮八百橋鎮房地產開發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投資1.2億元青龍綜合貿易市場為國內少有、南京市一流、六合區唯一,同時建有旅遊、餐飲、農產品銷售合一的茉莉花園農產品有限公司、特色小商品市場、商業步行街,2006年集貿市場成交額12540萬元。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餐飲郵電通信金融服務旅遊等行業快速發展,2006年第三產業增加值36091萬元,占GDP比重33.4%。

城鎮建設

八百橋鎮八百橋鎮青龍綜合貿易市場

集鎮建設如火如荼。2000年鄉鎮區劃調整後,有效增強了小城鎮綜合實力,拓展了經濟發展空間,最佳化了資源配置,為提高小城鎮質量、加快城鎮化步伐奠定了基礎。自區劃調整以來,鎮黨委、鎮政府按照建設“商貿旅遊重鎮”的目標定位,圍繞創建新型示範小城鎮的目標,堅持“以綠為主、以水(金牛湖、八百河)為根、以文(《茉莉花》)為魂、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先後多次邀請南京大學、南師大、上海陸家嘴規劃建築設計院等高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修改和完善了八百橋鎮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對產業方向、功能布局以及重點建設工程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按照規劃的目標和要求,先後投入2.3億元,著手完善道路網路,在鎮區新建水泥路面、瀝青路面累計157600平方米,搞好配套建設,對人行道彩地磚的鋪設、街道及住宅區的下水道、重點路段的綠化、路燈等分別進行了完善;金山中學教學樓、中心國小教學樓、行政辦公樓、建管所辦公樓、茉莉花新苑和招賢公寓高標準住宅樓、投資1.2億元的青龍綜合市場等一批標誌性工程相繼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124000平方米。同時啟動了投資2.2億元的康居示範工程、投資1億多元的青龍市場二期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並在“路、橋、燈、水、景”上作文章,精心打造城鎮特色,鋪設水泥化道路120多公里,人行道彩地磚63000平方米,改造了八百大橋,安裝路燈500餘盞,建成了占地10672平方米的中心遊園,種植風景樹12000多平方米,建街頭綠地34000多平方米。2006年還投資300多萬元實施了鎮村環境衛生整治工程,疏浚村莊河塘40面,綠化莊園15萬平方米,建垃圾池120多個,垃圾處理站1個,整治了道路沿線和重點村莊的亂堆、亂放、亂倒現象,目前鎮區呈現出交通與通訊便捷、各項基礎設施配套、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老街與新區融為一體的新風
聘請南京大學對城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進行重新修編,完成《八百橋鎮總體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的編制工作。投資22000萬元的招賢西路康居示範工程全面推進,投資800萬元的招賢公寓全面竣工,投資3000萬元完成工業集中區規劃一路、沿河路、青龍綜合貿易市場路、八小北路建設工程。投入200萬元實施中心鎮亮化、綠化、美化工程,安裝路燈60盞,建下水道6000米、人行道3000平方米,植街頭草坪3000平方米、風景樹2000株。對中心鎮、中心村及主幹道路沿線開展以“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為主要內容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清淤護莊塘38面,新建垃圾池82個、垃圾中轉站1個,撤除違章建築、亂堆亂放40多處,結合沼氣池建設,改造戶廁300戶,村莊四旁綠化18萬株。
富民惠民 
實施農民增收工程,培訓農村勞動力2010人次,新增社會就業崗位469個,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307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輸出270人,發放水稻、小麥等糧食直接補貼222.5萬元,對1974戶低收入純農戶進行掛鈎幫促增收。投入1000多萬元為農民辦實事,新建水泥化道路5.7公里;改造危橋4座;更新改造電灌站3座;完成金陽片中低產田改造掃尾工作,實施海平莊水庫下游中低產田改造土方工程,新建、改建和配套水利設施32處(座),完成水利土方量45萬立方米;完成特困戶危房改造28戶;新增自來水受益人口2002人;新增有線電視用戶581戶;合作醫療報銷補償額210.8萬元;為最低生活保障戶和低收入純農戶子女減免學雜費14.5萬元。加強社會保障工作,完成社會保險擴面征繳203人;勞動契約簽訂率98%;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覆蓋面90%;實施農村最低保障685戶1620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戶116戶220人,發放生活保障金94.3萬元。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募捐幫困資金3.83萬元。

社會事業

八百橋鎮茉莉花文化旅遊節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開展專家進村、科普進校園、科普宣傳周活動,邀請省科技廳舉辦科技新成果發布會,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文化學習117次,培訓人數10850人次,印發科技資料6000份,被列為南京市首批“學科學技術、做現代農民、建文明家園”鄉鎮。投入137萬元實施中國小危房改造和教學設施配套工程,撤銷西河、西陽、鐵石崗國小,中心中學、中心國小、仕金學校、長山國小,樊集國小通過南京市合格心理諮詢室、六合區首屆合格家長學校和安全文明校驗收,中心幼稚園通過六合區安全文明幼稚園驗收。投入80萬元建成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樊集衛生分院維修改造工程,投入10.4萬元,將13個村中心衛生室提檔升級為社區衛生服務站。撤銷長山生豬屠宰點,建成機械化操作生豬屠宰點。金牛山村申報全國曆史名村。實施“萬村體育健身工程”,添置籃球架17套、桌球台34套。開展計畫生育推進活動,組建志願者隊伍20支,計畫生育率97.7%。開展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
八百橋鎮文化底蘊深厚。這塊古老的沃土曾滋養了一批名聞遐邇的民間藝人,產生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栽秧對歌、抽水號子及紅山戲等,蜚聲海內外的江蘇民歌《茉莉花》的原型即為當地民間十分流行的《鮮花調》。為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2002年金秋時節,第一屆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遊節在八百橋鎮隆重舉行,至今已連續舉辦了五屆,在全國開創了以民歌經典辦節的先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