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四日夜月

八月四日夜月是明代于謙的一首五言律詩。

注釋

誰將白玉鉤,掛向柳梢頭。鏡缺姮娥恨,眉顰越女羞。

生光從此夜,滿魄待中秋。但願團圓夕,相看入鳳樓。

注釋

日夜

白天黑夜;日日夜夜。《周禮·夏官·挈壺氏》:“凡喪,縣壺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唐 杜甫 《悲陳陶》詩:“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老舍 《四世同堂》一:“一會兒九城的城門緊閉,槍聲與炮聲日夜不絕。”

白玉鉤

(1).白玉制的簾鉤。 宋 蘇軾 《答西掖諸公見和》詩:“小殿垂簾白玉鉤, 大宛 立仗朱絲鞚。”

(2).白玉制的帶鉤。 明 徐霖 《繡襦記·襦護郎寒》:“俺也曾……結鬃帽兒帶著,白玉鉤兒束著,琥珀珠兒垂著,紵絲襖兒穿著,斜皮靴兒登著。”

(3).喻指彎月。 清 曹寅 《黃河看月示子猷》詩:“惟此白玉鉤,能探 崑崙 源。”

柳梢

柳樹的末端。 唐 李商隱 《和友人戲贈》之一:“迢遞 青門 有幾關?柳梢樓角見南山。” 宋 歐陽修 《生查子》詞:“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元 劉因 《探春》詩:“春意雖微已堪惜,輕寒休近柳梢傍。”

姮娥

(1).神話中的月中女神。《淮南子·覽冥訓》:“ 羿 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 , 姮娥 竊以奔月。” 高誘 註:“ 姮娥 , 羿 妻。 羿 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 ,未及服之, 姮娥 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 姮娥 已有慇勤約,留著蟾宮第一枝。”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邢子儀》:“ 朱 在雲中言曰:‘下界人勿須驚怖,我月府 姮娥 也。’”姮,本作“恆”,俗作“姮”。 漢 代因避 文帝 劉恆 諱,改稱 常娥 ,通作 嫦娥 。

(2).借指月亮。 宋 王安石 《試院中五絕句》之三:“咫尺淹留可奈何,東西虛共一 姮娥 。” 清 楊模 《閏六月初七夜月》詩:“半露 姮娥 能卻暑, 廣寒 深處玉為樓。”

越女

(1).古代 越 國多出美女, 西施 其尤著者。後因以泛指 越 地美女。《文選·枚乘〈七發〉》:“ 越 女侍前, 齊 姬奉後。” 劉良 註:“ 齊 越 二國,美人所出。” 金 元好問 《後平湖曲》:“ 越 女顏如花, 吳 兒潔於玉。” 魯迅 《贈人》詩之一:“明眸 越 女罷晨妝,荇水荷風是舊鄉。”

(2).專指 西施 。 清 魏禧 《靈岩雜詠》:“應知 越 女傾 吳 國,不比楊花覆白苹。”

(3).指 越 國一善劍女子。據《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載: 越 有處女,出於 南林 。 越王 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號曰 越 女,命教軍士。當時皆稱 越 女之劍。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劍伎之家,鬥戰必勝者,得 曲城 、 越 女之學也。”

生光

(1).發出光輝。 南朝 梁元帝 《全德志序》:“入室生光,豈非盛矣!”《北史·杜弼傳》:“燭則因質生光,質大光亦大。” 魯迅 《野草·雪》:“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

(2).增添光彩。《孽海花》第三回:“這回 雯兄 高發,不但替朋儕吐氣,也是令桑梓生光!”

(3).指日或月全蝕結束後開始復明。《清史稿·時憲志五》:“求食既、生光時刻……以時分收之,為食既、生光距時。以加減食甚時刻,得食既、生光時刻。”

從此

從此時或此地起。《史記·高祖本紀》:“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恩愛從此別,斷腸傷肝脾。” 唐 李益 《寫情》詩:“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宋 蘇軾 《石鼻城》詩:“北客初來試新險, 蜀 人從此送殘山。” 明 張居正 《乞崇聖學以隆聖治疏》:“若從此再加學問之功,以講求義理,開廣聰明,則太平之業,可計日而待也。” 清 惲敬 《答伊揚州書三》:“舍弟蹉跎二十年,不得已請書於先生,從此或有遇合以成其用,皆先生之賜也。” 巴金 《滅亡》第八章:“但不到半年,她底丈夫拋棄了她,從此音訊杳無。”

滿魄

圓月。 唐 趙蕃 《月中桂樹賦》:“杳杳低枝,拂孤輪而挺秀;依依密樹,侵滿魄而含芳。” 元 柳貫 《晚渡揚子江未至甘露寺城下潮退閣舟風雨竟夕》詩:“乘流俟滿魄,明夕異今昨。”

待中

方言。即將,就要。《醒世姻緣傳》第四八回:“大嫂把 小玉蘭 丫頭待中打死了呀,俺娘說不下他來,請 薛大爺 進去說聲哩。”《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這天待中黑呀,舅來了這們一日,你快著攛掇拿酒來吃罷。”

但願

只願,只希望。 晉 陶潛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詩:“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宋 蘇軾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孫犁 《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但願人間有歡笑,不願人間有哭聲。”

團圓

(1).圓貌。 唐 元稹 《高荷》詩:“颭閃碧雲扇,團圓青玉疊。” 元 曾瑞 《哨遍·古鏡》套曲:“寒光皎潔明盈室,素魄團圓照滿天。”《金瓶梅詞話》第二四回:“但見銀河清淺,珠斗爛斑,一輪團圓皎月,從東而出。” 劉大白 《是誰把?》詩:“是誰把空中明月,捻得如鉤?待我來摶鉤作鏡,看永久團圓,能否?”

(2).親屬團聚,多指夫妻而言。 唐 杜甫 《又示兩兒》詩:“團圓思弟妹,行坐白頭吟。” 清 洪升 《長生殿·補恨》:“團圓等待中秋節,管教你情償意愜。”《紅樓夢》第五四回:“ 蓉兒 !和你媳婦坐在一處,倒也團圓了。”

(3).指劇情的圓滿結局。 清 李漁 《慎鸞交·計竦》:“怕的是戲到團圓諸事了,非晉爵,即加封誥,卻不道勝事留些餘地好。”

(4).樂曲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舞工》:“軟舞曲,有《涼州》《綠腰》……《團圓》《旋甘州》等。”

相看

(1).互相注視;共同觀看。 南朝 梁簡文帝《對燭賦》:“回照金屏里,脈脈兩相看。” 唐杜甫《又呈竇使君》詩:“相看萬里外,同是一浮萍。” 宋楊萬里《記羅楊二子游南嶺石人峰》詩:“二子相看面無色,疾趨山後空王宅。”
(2).探望。 宋范仲淹《再奏雪張亢》:“又進士 黃通 來 涇州 相看,與錢五十貫文。”
(3).對待;看待。 宋 沉俶《諧史》:“今亦自知無脫理,但乞好好相看。我有白金若干,藏於 寶叔塔 上某層某處,可往取之。”《再生緣》第二一回:“望祈照拂如兒女,萬勿相看當上賓。”
(1).端詳;觀察。 王統照《攪天風雪夢牢騷》:“﹝ 陳醫生 ﹞望望 景武 ,又歪向左邊,仿佛在相看他的面貌。”
(2).提親後家長或本人到對方家相親。《紅樓夢》第三一回:“前日有人家來相看,眼見有婆婆家了,還是那么著。” 老舍《龍鬚溝》第三幕:“不教我相看相看他,你不用想上轎子!”

鳳樓

(1).指宮內的樓閣。 南朝 宋 鮑照《代陳思王京洛篇》:“鳳樓十二重,四戶八綺窗。” 宋張孝祥《憶秦娥·上元游西山作》詞:“元宵節,鳳樓相對鰲山結。” 明 陳汝元《金蓮記·射策》:“合殿雲濃留嫩草,千官花覆駐遊絲。鳳樓出入誰焚牘,會見英雄集柏池。”
(2).借指朝廷。 清 沉樹本《大水嘆》詩之二:“誰繪洚洞圖,為民陳鳳樓。”
(3).指婦女的居處。 南朝 梁江淹《征怨》詩:“盪子從征久,鳳樓簫管閒。” 隋江總《簫史曲》詩:“來時兔月滿,去後鳳樓空。” 南唐馮延巳《鵲踏枝》詞:“幾度鳳樓同飲宴,此夕相逢,卻勝當時見。”
(4).指 五鳳樓 。 清趙翼《後園居詩》:“文章千古事,詎可以勢爭。何哉諸巨公,好以古學鳴。未便 鳳樓 造,先長牛耳盟。”參見“ 五鳳樓 ”。

作者簡介

【生卒】:1398—1457

【介紹】: 明浙江錢塘人,字廷益,號節庵。永樂十九年進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數百。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前後在任十九年。正統末年召為兵部左侍郎。十四年,尚書鄺野從英宗北征,留謙理部事。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監國,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遷尚書,為中外倚任。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帝。瓦剌兵逼京師,身自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少保。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上皇(英宗)得歸。英宗復辟,石亨等誣謙議改立太子,又謀迎立襄王子,被殺害。弘治謚肅憫,萬曆改謚忠肅。有《于忠肅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