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人民公墓

八寶山人民公墓

八寶山人民公墓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寶山革命公墓院內 八寶山原名黑山,主要是由東西兩座山峰構成的,最高處海拔103米,是西山山前崗阜。全山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 0.6公里。八寶山歷史名勝頗多,明代時有延壽寺、靈福寺、朝陽庵,西峰上建有娘娘廟,其中最著名的還是褒忠護國寺。褒忠護國寺又名黑山護國寺,是明代永樂年間為紀念名將剛炳所建,寺內有剛炳墓,現僅存墓碑和墓前石龜。日本侵華時期侵略者為紀念死難的日軍于山上建忠靈塔,1946年改建為忠烈祠,紀念抗戰中犧牲的國民黨官兵,包括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等38位將領。建國後陸續于山上建八寶山革命公墓、八寶山人民公墓和北京西郊殯儀館。

陵園簡介

八寶山人民公墓八寶山人民公墓

八寶山歷史名勝頗多,明代時有延壽寺、靈福寺、朝陽庵,西峰上建有娘娘廟,其中最著名的還是褒忠護國寺。褒忠護國寺又名黑山護國寺,是明代永樂年間為紀念名將剛炳所建,寺內有剛炳墓,現僅存墓碑和墓前石龜。日本侵華時期侵略者為紀念死難的日軍于山上建忠靈塔,1946年改建為忠烈祠,紀念抗戰中犧牲的國民黨官兵,包括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等38位將領。建國後陸續于山上建八寶山革命公墓、八寶山人民公墓和北京西郊殯儀館。

陵園特色

陵園環境陵園環境

八寶山人民公墓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寶山革命公墓院內 八寶山原名黑山,主要是由東西兩座山峰構成的,

最高處海拔103米,是西山山前崗阜。全山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0.6公里。八寶山人民公墓是北京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直屬單位,位於京西八寶山,距捷運八寶山站一公里,占地面積約400畝,地勢開闊,規劃有序,松柏林立,環境幽雅,交通方便,是已故人士骨灰安葬、安放的理想境地。

陵園服務

提供遺體和骨灰安葬服務:骨灰安葬、骨灰安放、骨灰深葬、骨灰植樹、墓製作、喪葬用品服務。

陵園地址

八寶山人民公墓八寶山人民公墓

公墓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 郵政編碼:100039 乘車路線:捷運八寶山站下車往北500米路東。公共汽車337路、389路、西客站—石景山專線等在八寶山或老山站下車均可到達。

相關介紹

八寶山

八寶山人民公墓八寶山人民公墓

八寶山古稱龍山,位於荊州市江陵縣城西北8公里處,由八道崇嶺組成,亦名八嶺山。此山由北而南,綿亘15公里,勢如群龍騰舞,千騎競發,茶海松濤,煙雲蔥翠,兼具雄偉幽深之勝。山中古墓密集,其中以楚墓為多,漢墓次之,兼有其他朝代墓葬。較大的墓冢尚有三四百座,如獅子冢、童嶺崗、楊家冢 、仙女台、蓑衣冢、黃金冢、奇馬冢、平頭冢、火燒冢、青冢、雙冢、沙冢等,規模龐大,宛如山丘。據記載,楚莊王墓在龍山,前後陪葬者十家,皆成行列;明藩遼簡王及肅、靖、惠、恭、莊諸王墓俱在山之北。墓藏文物豐富,越王勾踐劍和彩漆木雕座屏均在此出土。山上有落帽台、換帽台等勝跡。緊對換帽台有馬跑泉,水味清醇,明澈如鏡,相傳為三國時蜀將關羽行軍至此時馬跑出泉之處。其旁有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漢關公馬跑泉碑記》。唐李白游此,曾有“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句,抒發情懷;明張居工亦有“笙鳳度雲回仗影,洞龍銜雨聽松聲。仙城香靄何因見,悵望青霄擁翠屏”句,盡述其概。

公墓

公墓是規劃出來供埋葬死者之用的土地。公墓的選擇受地理條件、宗教信仰、社會觀念以及美學和衛生等因素的影響。公墓也可能被奉為聖地或禁區。在日本、墨西哥等國,公墓是在某種場合為紀念死者進行參拜之處。在另外一些國家以及其他宗教團體,公墓荒涼簡陋,鮮有人跡。墓穴的使用年限最長為20年,2011年民政部宣布公墓續租試點普遍先續十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