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寨鄉

八寨鄉

八寨鄉位於四川省松潘縣北部,位於縣境西部,面積560.8平方公里,人口0.2萬。黑(水)毛(爾蓋)公路過境。轄克藏、阿俄、阿藏、索花4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八寨鄉八寨鄉
八寨鄉位於四川省松潘縣北部,1956年置上八寨鄉,1962年更名為幸福鄉,1973年改公社,1982年更名上八寨公社,1984年復鄉。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府41公里。面積560.8平方公里,人口0.2萬。黑(水)毛(爾蓋)公路過境。轄克藏、阿俄、阿藏、索花4個村委會。

概況

八寨鄉八寨鄉
松潘縣下八寨鄉共擁有人口979人,共164戶,總耕地面積3,750畝,其中:退耕還林1,750.6畝,全鄉總面積810km2,人口密度為1.2人/km2,我鄉擁有豐富而寶貴的森林資源以及草場資源,2003年我鄉農牧民創國內生產總值GDP263萬元,人均純收入1,436元。

氣候條件

八寨鄉八寨鄉
八寨鄉地處岷山山脈中段,屬青藏高原東緣。地貌東西差異明顯,以高山為主;地形起伏顯著,相對高差比較大,最低處牡羊鄉梭子口海拔為1082米,最高處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相對高差4506米。山川河流松潘山勢陡峭雄偉,主要有雪寶頂弓槓嶺哲波卡樺子嶺金蓬山垮石岩紅星岩辣子山等山體。境內有岷江河涪江河熱務曲毛爾蓋河白草河及大小支流200餘條,大小河流最終匯成了年平均徑流總量為40.2億立方米的岷江涪江兩大水系。

氣候、降水由於地形複雜,海拔懸殊,導致松潘的氣候具有按流域呈明顯變化的特點,小氣候多樣且災害性天氣活動頻繁。涪江流域濕潤多雨、四季分明;岷江流域少部分地區乾旱少雨,大部地區則寒冷潮濕,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四季不明。各地降水分布不均,但乾雨季分明,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以上,多年平均氣溫5.7°C,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1.1°C,多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

社會經濟

八寨鄉八寨鄉
1、農業方面:我鄉主要農作物為青稞葫豆小豆等高原耐寒作物,2003年創農業收入72萬元,上交農業稅0.14萬元。

2、牧業方面,我鄉年擁有豐富的草場資源,有利於畜牧業的多向發展,我鄉共擁有牲畜11002頭,2003年創GDP134萬元。

3、林業方面:我鄉擁有廣泛的森林資源,退耕還林後有相當一部份地種植了沙棘苗,目前正在加強對沙棘苗的管理工作。

4、服務方面:由於所處地理環境的限制,我鄉偏僻,郵電等行業均受到牽制,目前,我鄉擁有電話貿易業7家,餐飲業1家,工業一家。

基礎設施

我鄉擁有215千瓦型水電站1座,2002年鄉政府積極爭取資金,投資11萬元建成橋2座,機耕道2條,2003年爭取國債資金項目12項,退耕還草10萬畝,圍欄10萬畝,我鄉擁有1所中心校,3個村小,其中:村俄燈村小於2003年開設,中心校設有寄宿制,其中:半寄宿制學生47人,全寄宿制學生8人。

旅遊景點

八寨鄉八寨鄉
黃龍風景名勝區是境內自然景觀的“龍頭”,主要包括:黃龍主景區、龍滴水、丹峽、雪寶頂、雪山樑、紅星岩、大草原、二道海、扎嘎瀑布等9個景區。

黃龍主景區位於松潘縣八寨鄉以東15公里處的雪寶頂山麓藏龍溝內(藏語稱為色措)。松(潘)平(武)公路貫穿其中。整個景區縱約15華里,橫約5華里,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3550米。

景區內密布著上千個大小不等的鈣華彩池灘流鐘乳石溶洞,形成世界罕見的規模最大的巨型露天鈣華岩溶景觀。景區內尚有道教廟宇黃龍寺遺址。被譽為“世界奇觀”、“人間瑤池”。前人有“玉障參天、一經蒼松迎白雪;金沙鋪地,千層碧水走黃龍”的楹聯,概括了黃龍主景區的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