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關別墅區

八大關別墅區

早在20年代未,這片土地上就規劃修建了一批馬路,全以膠東半島的隘命名的路,故稱“八大關”。 一看道旁栽種的花木,你就能知道路名,這是八大關的另一特色。 最大的一處遊園在正陽關路與居庸失路之間,因氣候溫和、樹木眾多,故有“青島小西雙版納”之稱。

地理位置

八大關別墅區位於青島市匯泉角景區北部,西鄰匯泉灣,南接太平灣,地理位置十 分優越。早在20年代未,這片土地上就規劃修建了一批馬路,全以膠東半島的隘命名的路,故稱“八大關”。解放後又增加了兩條道路,實際上現已有10條以關隘命名的道路。這些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曾在臨淮關路建設了“中山林”。
周圍的路

風格特點

八大關別墅區的特點之一是有著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築,故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這裡集中了俄式(如黃海路18號)、英式(如太平角一路3號)、法式(如山海關路1號)、德式(如韶關路22號)、美式(如山海關路9號)、丹麥式(如太平角五路2號)、希臘式(如函谷關路30號)、西班牙式(如太平角一路1號)、瑞士式(如太平角四路14號)、日本式(如山海關路5號)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如果欣賞各色建築,一是榮成路,一是太平角路,各式各樣的建築會使遊人目不暇接。如太平角一路3號,原是一座私人別墅,大斜面的屋 頂和鹿角門燈,都充滿異國情調。風格多樣的建築及優美的環境使這裡成為眾多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
別墅2
別墅1
別墅3

別墅與電影

解放前的《劫後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國後的《秘密圖紙》、《海上風暴》、《家務清官》、《第二個春天》、《冒名頂替》、《茵苗》、《革命軍中馬前卒》等40多部電影和《13號魔窟》、《特快專遞》等20多部電視劇都曾在這裡拍攝外景。遊人漫步街頭若覺得似曾相識,那也許是聯想到了某一部影片中的鏡頭。此外,前蘇聯、德國、日本等國家也曾來此拍攝外景,許多歌星的MTV也選擇在這裡拍攝。
這裡還坐落著幾座療養院,我國著名科學家、藝術家大多來此休養、寫作。在街上遇到某一位著名作家、學者或藝術家,對遊人來說也是常有的事。一看道旁栽種的花木,你就能知道路名,這是八大關的另一特色。

美景

每年4月,韶關路兩側上百株各色“碧桃”盛開,路邊黃色的連翹與之作伴。接著寧武關路的海棠也如火如茶,艷麗成片,長長的枝條伸向路中央,形成一條花的長廊,吸引了眾多遊人,這就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海棠花節”。夏季是正陽關路的紫蔽盡顯風姿的時候。青島人稱紫蔽為“痒痒樹”,用手指輕輕撫摸,它便花容笑顫。紫蔽花期很長,能從夏開到秋,有“紫蔽花開半年紅”的說法,故又名“百臼紅”。許多外國朋友把花開時的正陽關路叫做“花街”。秋天剛至,太平角一路的秋槿便已開放了。秋風吹醉了嘉峪關路上的五角楓,又將居庸關路的銀杏葉染成了一把把“金扇”,冬天這裡也不寂寞,太平角四路和臨淮關路上高大的龍柏長年透綠,一場後,紫荊觀路的雪松更使人流連。
除了夾道而立的各種花木,八大關內還有大大小小18處遊園,如正陽關三支路的月季園,黃海路12號的芍藥圃,臨淮關、紫荊關路口的櫻園等。最大的一處遊園在正陽關路與居庸失路之間,因氣候溫和、樹木眾多,故有“青島小西雙版納”之稱。這裡的樹木達400多種,有虬枝蒼勁的蟠龍松、皮層斑駁的虎皮鬆、層次分明的“萬峰檜”,還有水杉、龍柏、王蘭、木筆、櫻花、木芙蓉、菩提樹等等。詩人光未然來此遊覽後寫下了“千手觀音著綠紗,雪松夾道吐芳華,一日三回看不足,翠袖相邀最是她”的詩句。近年在東北角新植了一片桃林,成為春季人們踏青的又一好去處。西南角則綠柏夾道,成雙的綠柏隔成了一個個“包廂”,為許多情侶們所鍾愛,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愛情角”。
秋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