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九生之八和

八和九生之八和

歌手竇唯推出的全新純音樂專輯《八和九生之八和》。專輯中的16首曲目全部以演奏時間長短來命名,如《2分03秒》《15分39秒》《9分09秒》等,頗有些古怪。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專 輯:八和九生 之 八和

歌 手:竇唯

語 言:純音樂專輯1CD

公 司:上海音像

日 期:2005.08.03

簡介

竇唯與不一定樂隊的新作品“八和九生”

相信熟悉竇唯的作品的人都知道。他在和不一定樂隊聯手後,出版過了好幾張純音樂的專輯,名字都很奇怪,不知所云,分別是:“壹舉兩得”、“三國四記”、“五鵲六雁”和“期過聖誕”,這次又來了個《八和九生》。專輯中的 16 首曲目全部以演奏時間長短來命名,如《2分03秒》《15分39秒》《9分09秒》等,頗有些古怪。

“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來表達音樂,這兩者是完全不能相互替代的,音樂就是用來聽的,不是用來說的。”竇唯如是對新專輯簡介,他還表示,他現在做音樂的方法是在對當前的音樂進行突圍。從黑豹樂隊時期的作品到《山河水》、《幻聽》以至《暮良文王》,竇唯的音樂另闢蹊徑,大概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竇唯的音樂已經完全偏離了搖滾樂。而竇唯如何看待自己的音樂風格呢?竇唯思考再三,說,“我想,也許應該把它稱為搖滾民樂。”竇唯沒有解釋這張《八和九生》的創作起源,就好像他也基本沒有談過其他創作的唱片一樣,竇唯只是特別簡單地表示,“這是我們創作者不約而同的感想。”

談及以後是否還會出和10有關唱片的時候,竇唯說:“8、9 過後就是 10 了,到了 10 我想數字系列的就作廢了。往下做什麼,再說,不一定。”在竇唯與不一定樂隊的合作的幾張專輯,都是那種純純的民樂專輯。竇唯在其中負責了鼓、笛子、貝斯、鋼琴等多種樂器,看來真的是專心的搞自己喜歡的音樂了。

專輯點評

聽“竇唯+不一定”,請注意保護你凡俗的耳朵和容易天馬行空的腦袋。

莫非樂韻仙境,到底俗世不朽。絕妙組合的妙筆生花之作。

“八和九生”

就在不久前看到一篇關於竇唯的報導,還真挺好笑的,說是竇唯迫於生計,如今只能混跡京城某些檔次不高的酒吧吹吹蕭、打打鼓,聊以餬口。不過近期,竇唯參與製作的兩張作品陸續出版,我想這些莫名其妙的輿論應該可以不攻自破了,暮良文王的《山豆幾石頁》+《祭然品氣國》的新民樂主題依然在圈內得到眾多樂迷的好評,而這張全新的竇唯+不一定,招牌式的即興 LIVE 音樂系列《八和九生》最新一集同樣不會讓我們失望,但是一定讓那位仁兄不知該如何繼續他的報導了,沒關係,小斌友,一起來感受一下竇唯的音樂,你會明白,其實好音樂不是用錢堆積出來的,“窮困潦倒”的狀態下誕生的音樂一樣讓你欲罷不能!

自從不一定系列中的《期過聖誕》開始,竇唯已經給我們出了一個新難題,唱片中的文字省略到連曲名都只用數字或者時間長度來代替,這或許又增加樂迷欣賞的難度,但是我們試想想,用文字寫出的東西是不是能真正傳達與音樂的內容呢?歌詞也好,曲名也好,甚至是文案、新聞等等諸如此類的文字,都僅僅是寫的人主觀意識的東西,就像竇唯一直所認為的那樣,音樂還是用自己的感官去體驗,自己親自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風景永遠都是最真切最迷人的。

新專輯《八和九生》是竇唯和不一定樂隊用了一個月時間錄製完成的,這張雙 CD 專輯由十六段鏇律組成,每段音樂的時間長度也參差不齊,有的簡潔明了,有的起伏迴旋。樂手們在這一段段鏇律中的表現又風格迥異,各有所長。小號的悠長回音響起,鋼琴與吉他交錯著將音符遠遠近近的撒下,陪襯著的“砰砰”聲漸漸急促拉開了序幕;緊接著大隊人馬殺到,古琴的清澀幽遠漫漫鋪墊、小號依然悠揚轉合、鼓點的錯落有致、鍵盤、貝司的演奏讓人迷醉,漸入佳境時,這幾樣樂器又會齊頭並進,巧妙的配搭變出千種戲法,煞是精彩。有時候略顯低沉的人聲星星點點地出現,總會為後一個高潮的埋下伏筆,鍵盤與鼓點的驟進,又很恰到好處地把其他樂音銜接上,將鏇律變得更有震懾力,一如以往竇唯音樂中那輕鬆活躍的搖滾元素。古琴音符靈光乍現又把我們從繁囂中帶回空靈,或者是調皮搗蛋的吉他貝司大合奏,也會讓你有點忍俊不禁。這幫傢伙總會在把你耳朵搞得天翻地覆之後來個精緻絕美的小段落溫柔地來穩一穩你那早已天馬行空的思緒,著實叫人不得不愛這個可以把你弄得七葷八素的不一定啊。

要是覺得不過癮,別急,其實每一遍來聽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是要一一用文字來說明還真不容易。竇唯對新專輯的介紹也僅僅到此為止:“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來表達音樂,這兩者是完全不能相互替代的,音樂就是用來聽的,不是用來說的。”現今的音樂總是難以令人印象深刻,竇唯這樣做音樂的方法或許正是對當前音樂進行突圍,不一定的合作一定會有更深遠的意義。聽慣了流行金曲或者寫多了娛樂八卦的朋友們,到不妨抽個空閒聽聽這幫高深莫測的傢伙做的音樂,保不準你也真的可以發現一個心靈仙境。

專輯曲目

01 2’03” 張薦:鋼琴 竇唯:吉他 文智涌:小號

02 15’39”巫娜:古琴 張薦:鍵盤 文智涌:小號 小虎:貝司 龍隆:吉他 劉效松:打擊樂 竇唯:鼓

03 9’09” 張薦:鍵盤 文智涌:小號 小虎:貝司 龍隆:吉他 劉效松:打擊樂 竇唯:鼓

04 4’24” 張薦:鍵盤 文智涌:小號 小虎:貝司 龍隆:吉他 劉效松:打擊樂 竇唯:鼓

05 5’18” 文智涌:小號 小虎:貝司 龍隆:吉他 劉效松:打擊樂 竇唯:鼓

06 6’32” 巫娜:古琴 張薦:鍵盤 龍隆:吉他 竇唯:鋼琴

07 5’22” 文智涌:小號 小虎:貝司 龍隆:吉他 劉效松:打擊樂 竇唯:鼓

08 4’03” 巫娜:古琴 張薦:鍵盤 文智涌:小號 小虎:貝司 龍隆:吉他 劉效松:打擊樂 竇唯: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