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鄉[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八一鄉]

八一鄉[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八一鄉]
八一鄉[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八一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八一鄉位於臨河區東郊,距城區僅6公里,東與五原縣天吉太橋鎮接壤,南與雙河鎮相望,西鄰城關鎮,北接烏蘭圖克鎮,素有臨河區“東大門”之稱,鄉政府駐地章嘉廟集鎮。全鄉總面積1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7萬畝,轄10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農戶5718戶,人口19847人。地理位置優越,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B型保稅物流園區、食品加工園區、四季青菜市場、活畜交易市場建在境內;交通便利,包蘭鐵路、110國道、機場高速、京藏高速、物流大道橫跨全境,10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油路,開通了4路、7路、12路公車,農民出行非常方便。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廣大人民民眾圍繞“做強設施農業、做大畜牧業、全力服務工業經濟、提升特色旅遊品牌、做實惠民工程”的總體目標,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齊心協力促和諧。財政收入穩步增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692元。

經濟建設

截止到2008年,臨河區在八一鄉規劃建設了八一、紅星兩個工業園區,入園大型企業已有9家,投資超過千萬元的企業有7家,投資在十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家。全鄉共引進各類大中型企業37家,引資額達3.2億元;工業經濟迅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臨河熱電廠、富方泰藥業,草原貴族乳業等頗具影響力的大型企業的開工建設和投資開產、為鄉經濟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剩餘勞動力轉移輸出步伐加快,非農收入比重逐漸增加。

21世紀初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八一鄉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實現了產業產品向優勢區域的集中。東部的蜜瓜名聞天下,中部的養殖及小宗經濟作物種植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西部的肉、奶、菜豐富了臨河市民的“菜籃子”。

機關建設

21世紀以來,隨著各項改革的順利推進,八一鄉政府的職能實現了根本性轉變,幹部的作風建設得到加強。實行了村務、政務公開,公開了辦事程式。在視窗服務部門推行了承諾服務,設立了監督台,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開展了各類爭先創優活動,賦予了精神文明建設新的內涵。

文化遺址

臨河市八一鄉東3公里處公路北側,有一座漢代古城遺址。此城南北長約450米,東西寬210米,平面呈“目”字形。城內東北部和中部有兩處台地,為古城的建築區,出土大量磚瓦和陶器殘片。城正北2公里處有漢代磚石墓葬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