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路口街道

兩路口街道

兩路口街道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中部偏東。

基本信息

概況

重慶市渝中區轄街道。位於區境中部。面積2.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811人(2010年六普)。轄7個社區。主要道路有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支路、長江一路、枇杷山正街等。文物、景點有宋慶齡故居、賀龍塑像和枇杷山公園。

沿革

因轄區內原只有兩個道路口而得名。1954年10月設立兩路口街道,1958年3月中二路街道併入,1958年9月20日菜園壩街道併入,1960年3月改為兩路口公社,1962年7月恢復設立兩路口、菜園壩2個街道。1968年10月兩路口街道更名為紅星路街道,1972年12月恢復兩路口街道。1996年,面積0.6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轄棗子嵐埡、上羅家灣、紅星亭坡、枇把山正街、飛來寺、中山支路、南區公園、菜市場、中山三路、孟園、重慶村、老街、鐵路坡、兒童醫院、大同村、桂花園新村16個行政村。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兩路口街道管轄原兩路口街道的中山二路、枇杷山正街、中山三路、重慶村、桂花園新村、鐵路坡6個社區和原王家坡街道國際村、鵝嶺正街、王家坡新村3個社區,共9個社區,面積2.05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中山三路19號(原址)。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3004:~002 111中山二路居委會 ~003 111枇杷山正街居委會 ~010 111重慶村居委會 ~011 111桂花園新村居委會 ~012 111鐵路坡居委會 ~013 111國際村居委會 ~014 111王家坡居委會

原【王家坡街道】泛指長江一路七孔橋下一帶傾斜山坡。清代江西王姓叔侄來此開荒種地,因此得名。1955年11月設立王家坡、黃沙溪兩個街道,1958年9月王家坡、黃沙溪與桂花園部分地區合併為王家坡街道。1960年3月改為王家坡公社,1962年7月恢復王家坡、黃沙溪2個街道。1963年7月30日,菜園壩街道所轄兜子背河街35號、41號和養路工區1至18號劃歸王家坡街道管轄。1964年4月黃沙溪街道撤銷併入王家坡街道。1968年10月更名為延安村街道,1972年12月恢復王家坡街道。1987年將桂花園劃歸上清寺街道管轄。1996年,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健康路、國際村、鵝嶺正街、遺愛祠、新村、徐家坡、兜子背、竹木街、平安街、交通街、民新街11個居委會。2006年撤銷王家坡街道,將國際村、鵝嶺正街、王家坡新村3個社區劃歸兩路口街道,將交通街、平安街、竹木街3個社區劃歸菜園壩街道。

綜合概況

兩路口街道 兩路口街道

東連七星崗街道,南接菜園壩街道,西臨上清寺、王家坡街道,北靠大溪溝街道。轄中山二路、枇杷山正街、重慶村、桂花園新村、鐵路坡、國際村、王家坡等7個社區。

1953年建兩路街道,1958年改兩路口公社,1978年復兩路口街道。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的兩路口街道:管轄原兩路口街道的中山二路、枇杷山正街、中山三路、重慶村、桂花園新村、鐵路坡6個社區和原王家坡街道國際村、鵝嶺正街、王家坡新村3個社區,共9個社區,面積2.05平方千米。辦事處駐中山三路19號(原址)。

兩路口街道位於渝中區中部,距區政府1.5千米。境內交通主要街道有中山二路、長江一路等。有鄒容烈士紀念碑、宋慶齡故居紀念館。街道陸地面積0.67平方千米,轄10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35021人。

轄區單位

內房地 產、會計、法律、信息、諮詢等中介機構相對集中,體育休閒產業、都市旅遊業初具規模。主要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包括:第十三集團軍、市建委、市園林局、市體育局、市水文局、市文聯、市自然博物館、市木偶劇團、市文化宮、市少年宮、市少兒圖書館、枇杷山公園、鵝嶺公園、佛圖關公園、市三十中、市職工大學、市教科院、渝中區教師進修學院、市電力公司、成鐵重慶辦事處、市第三人民醫院、市急救中心、兒童醫院、太極集團、天友集團、地產集團、希爾頓大酒店和紅岩律師事務所等。

轄區以中 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支路、長江一路四條交通主幹線為框架,形成一個三角地帶,是主城區縱貫南北、橫穿東西的重要陸上樞紐。

社會保障

兩路口街道 兩路口街道

2012年5月,全街有1119戶,1801人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享受304元,月發放低保金546935元。低保對象構成情況:女性人數704人,殘疾人數225人。 未成年人數330人,其中學齡前兒童38人、在校學生282人。成年人數1322人,其中在職人員49人、靈活就業人員78人、未就業人員1195人(登記失業975人,未登記失業220人)。達到退休年齡149人,其中單位退休0人。特定救助對象情況:兩勞釋放人員372人、愛滋病人員10人、在校大學生22人。變動情況:本月新增22戶,33人,增加金額10954元。調增7戶,18人,金額1400元,停發20戶,43人,金額11495元。

本月新增、變化與停發相互品迭後為:戶數增加2戶、人數減少10人,金額淨增859元。重點保障情況:有706人享受重點保障,其中殘疾225人(重殘99人)、“三無”人員0人、重病115人、老人46人、學齡前兒童38人、在校學生282人,本月共支出重點保障金24800。享受就業補貼情況:本月新增就業補貼6人,現全街有233人享受就業補貼,享受金額70199.2元。

社區服務

渝中區兩路口街道 共有9個社區,6萬餘居民。除了孤寡老人外,還居住了許多不願意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空巢老人。渝中區兩路口街道在“星級社區”和“和諧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中,立足社區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提出了社區“惠民”創新服務模式,即把社區社會保障、衛生、計畫生育、安全、文體、家居生活等融為一體,實行多層面、多領域服務體系。

通過一張惠民卡,了解到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及建議;一戶一冊的“惠民信息服務冊”上,標明了金融、醫療、家政、購物配送等7大類服務業50多家企業的聯繫電話,居民足不出戶就可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小小信息服務冊成了居民離不開的生活“百寶冊”。

全面推行“惠民”服務後,上門服務企業將擴大到300多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服務網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