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 ,該基金會是民間組織,不是官方機構,也沒有政黨色彩,並將基金會定調在研究論壇的角色,是研擬“兩岸共同市場”這個經貿機制,具體運作的規範與互動模式的研究單位。 基金會第一屆董事長由蕭萬長出任,前“行政院”“勞委會主委”詹火生擔任基金會顧問,首任執行長為前長榮集團所屬國策中心執行長、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系的張瑞猛博士。

基本信息

簡介

蕭萬長與國家主席洽談蕭萬長(左)

蕭萬長卸任“行政院長”後,積極鼓吹兩岸共同市場概念,並展開遊說企業界捐款,結合台灣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統一企業集團總裁高清愿、國泰人壽童事長蔡宏圖以及新光集團的吳東進、吳東亮等人於2001年3月共同籌組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儘管台灣經濟不景氣,蕭萬長還是集合了包括自己在內的20位捐助人,每人捐款新台幣500萬元,成立規模1億元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

建立背景

在台商積極赴大陸投資及大陸當局不斷向台灣招商動之際,以財經見長的蕭萬長經與島內企業財團領袖會商後,決定籌組兩岸共同基金會,推動及研究兩岸建構共同市場,盼能為兩岸政治的和平、統合奠定基礎,並期待兩岸基金會成立後,能對兩岸日益頻繁的經貿往來做出貢獻。

性質

基金會部門設定基金會部門設定

該基金會是民間組織,不是官方機構,也沒有政黨色彩,並將基金會定調在研究論壇的角色,是研擬“兩岸共同市場”這個經貿機制,具體運作的規範與互動模式的研究單位。

與海基會的區別:海基會是“政府”指定的機構,是與對岸做對口的單位,是與對岸對等的機構;基金會則只鎖定兩岸共同市場,為研究、推動的議題,因此,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單位。

意義

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成立以來,為促進兩岸經貿往來做出了積極貢獻。基金會的名字突出“共同”這一理念,在兩岸關係中至關重要。因為追根溯源,兩岸同胞擁有共同的祖先,傳承了共同的文化。立足當前,確定共同的目標,這就是開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和長遠利益。著眼未來,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享有作為中國人在世界上的自豪和尊嚴。

兩岸共同市場內涵

適應兩岸特殊情況

基金會活動基金會活動

1.強調開放式的經濟整合。兩岸經濟統合應該先採取開放式的自然經濟整合,亦即在亞洲以及太平洋區域經濟整合的架構下,推動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兩岸共同市場與WTO是相容的,甚至兩岸雙方在形成共同市場的過程中,也可大量引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來安排雙邊的經貿機制。以兩岸互補的經濟條件及相近的文化、社會背景,自然而然會加速經濟的整合,逐漸形成共同市場。另一方面,兩岸也應對其他國家同步開放市場,促使兩岸在整合過程中仍可涵容兩岸以外的區域分工與國際合作。如此,不僅可除台灣內部的顧慮,同時也可以與鄰近國家分享經濟利益。

2.強調市場共享的經濟合作。「兩岸共同市場」固然應走向自由開放及生產資源的自由移動,但台灣經濟體相對於大陸,小了很多,發展程度卻較高,若過於強調經濟資源無限制的移動,難免對台灣經濟造成衝擊,也削弱台灣可以為大陸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能力。因此,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應該特彆強調市場共享經濟合作,讓台灣與大陸可以截長補短,開發繁榮雙方與整個亞太地區的市場。例如台灣可藉成熟的高度運籌管理能力,特別是資訊產業製造運籌能力,配合大陸市場的潛力,發展成為區域乃至全球性營運中心或者運籌中心。

基金會說明

基金會領導基金會領導

本基金會為建構兩岸經濟統合,促進兩岸經濟發展,提升兩岸人民福祉,並藉以促進全球經貿繁榮與和平為宗旨。
為達上述宗旨,並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下列業務

1.關於兩岸共同市場之研究及策各分析事宜。

2.關於促進兩岸經貿、技術、人才等交流活動事宜。

3.關於提升兩岸業競爭力與產業轉型之策略分析及專題研討等事宜。

4.關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趨勢之研析等。

5.辦理有關兩岸經貿之資訊集及諮詢服務等事宜。

6.關於推動兩岸共同市場之研討、講習、出版等相關事宜。

7.關於其他兩岸共同市場相關之活動。

8.接受主管機關或其他相關單位委辦事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