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家族成員的人生回眸

兩個家族成員的人生回眸

版次:1版 家族和諧是福。 清白做人是福。

書籍簡介

書名:兩個家族成員的人生回眸

作者:解建群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2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本書序文

我們,解建群和王玉玫,於1956年元月在北京結婚,從此解氏家族和王氏家族結成了姻親關係。50多年之後的今天,兩個家族的第一代老人都已去世;第二代的兄弟姐妹,個別年長者已去世,多數還健在,正安度晚年;第三代的子女媳婿都正值壯年,事業有成;第四代、乃至第五代晚輩也已蔚然成長。兩個家族所繁衍的二、三十個家庭,雖然散居在許多個城市,但卻都大體上保持著各種形式的相互聯繫和交往,如互相訪問,舉行聚會,利用電話、通信和電腦視頻等手段互通信息。如今,我們倡議用另外一種手段,即發動各地親人寫回憶錄並結集出版,來增進兩個家族間的互動和交往,並可留給第四代乃至第五代的後人們一些可保存的書面資料,供他們在人生道路上借鑑和參考。《兩個家族成員的人生回眸》這本書,就是為此目的而編輯出版的。
在我們看來,解氏家族和王氏家族具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值得兩個家族的後人們繼續傳承下去:
第一,兩個家族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各個家族,都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磨合,形成了較為和諧、溫馨的家族氛圍。構成這種家庭氛圍的,大致有兩個要素:一是由中國傳統文化造就“嚴父慈母”、“爺慈子孝”、“尊長愛幼”等觀念和相對應的日常言行;二是由近代歐美傳來的“平等”、“男女平權”之類的新觀念,即父母不能打罵子女,夫妻間不能恃強凌弱,有什麼要事大家協商,然後再由父母作主,或者由夫妻共同決定。這兩個要素是營造和諧、溫馨必不可少的。收入這本書中的部分文章,就是通過回憶往事而印證了這兩個要素交叉發揮的作用。
兩個家族的第一代老人和第二代兄弟姐妹都沒有發生過婚姻破裂的情況,這當然可以說明和諧保障了家庭的穩定,但也不諱言傳統文化心理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而第三代的子女則有個別婚變的情況,其原因是各種各樣的,這或許是時代進步的一個側影,只要是重新婚配後能構建和諧溫馨的家庭,就是正途。
第二,兩個家族的第一代家長,即我們的父親解振野和王明遠,都是從祖祖輩輩居住在農村的家族闖到城市中討生活的先行者。從此,這兩個傳統的農民家族開始轉化為城市居民的家族。這兩位先行者都知道,他們之所以敢於到城市闖蕩,是因為他們有一定的文化水準和知識水準,所以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認定,他們的下一代子女必須上學念書,以獲取足以保障在城市中安身立命的知識和技能。解家有六個子女加上三個侄兒共九個先後上學的學生,王家則有五個子女先後上學讀書,都力爭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讀幾年書,絕不由於經濟窘迫而輟學。重視教育——這就是兩個家族的第二個共同的特點。
重視教育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便是為人父母者要言傳身教,使子女們能逐漸懂得如何處世和如何做人。
誠然,由於缺少家學淵源,這兩個家族儘管十分重視教育,但迄今還沒有產生出類拔萃的人才。如果解氏家族和王氏家族能夠不斷地傳承重視教育的傳統,那么子孫後代都能夠老老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也就是很令人欣慰了。
家族和諧是福。
讀書益智是福。
清白做人是福。

書籍目錄

序言 2
一緬懷先人 7
追憶我的奶奶 7
我的家世之謎 22
深切懷念我的繼母董淑文 26
憶慈祥善良的繼母 33
王玉玲口述徐璟整理 33
“自強不息”是父母留下的最寶貴遺產 38
顏偉中顏偉華顏偉麗顏偉明 38
憶中的父親晉駝和母親王可 42
劉錦長 42
二我這一輩子 57
歲月隨想 57
——健康第一 57
王玉玫 57
潛心耕耘書寫人生 61
——回顧求學、工作六十年 61
解建庸* 61
與多舛的命運抗爭 69
解健勤* 69
附錄 74
他把生命的旺季獻給了科學 74
——記中醫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呂恩武 74
施寶華華鍾甫 74
三家庭的溫馨 83
1972年春節解氏家族的大團聚 83
解建群 83
歲月流逝中的永恆 88
——懷念愛妻解健穎 88
梁世陽* 88
我是解家的“老么” 95
解建同* 95
和姥爺、姥姥在一起的日子 101
顏偉華 101
給偉中大哥60歲生日的賀辭 104
顏偉華 104
親情,親情是令人難忘的 106
解海燕* 106
四事業的亮點 110
在保衛祖國領土珍寶島戰鬥中我曾出過力 110
解建庸 110
簡單說說我的調研工作 118
解健真* 118
三百六十五里路——我們攜手走過! 121
在2005年科迪實驗中學的中、高考質量分析會上的發言 122
解健勤 122
知識讓生活更充實 134
徐碩周麗萍 134
附錄 142
物理概念與規律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分析 142
徐碩 142
生活的浪花 150
在美機轟炸中慰問志願軍的一次驚險演出 150
解建宇 150
一件小事,影響了我的一生 152
顏偉中 152
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54
遲衛平 154
所謂“啞場”的風波 160
六域外見聞 162
改善中國和蘇聯關係的嘗試 162
——記1986年我國在莫斯科舉辦展覽的經過 162
解建群 162
我在德國的生活和我的德國朋友 190
李成毅* 190
日本游側記 203
單維芳* 203
闖蕩世界的斷想 210
解海琪* 210
在英國留學的那些日子 214
盧珊杉 214
策劃人編後感言 215
王玉玫 215

原文摘錄

…………
父親原名解殿榮,在縣國中畢業後,考入黑龍江省阿城師範學校,三年後回東寧縣當一名國小教員,一年後檔了校長。1929年縣教育局在縣內選拔2名優秀的國小校長,用公費保送到吉林大學教育系學習,我父親被選中,並赴吉林上了大學。1931年秋,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俄國東三省,吉林大學解散,我父親遂輟學。他後來改名解泳深和解振野。
叔父名叫解殿華,在縣國中畢業後,考入吉林省榆樹師範學校,三年後回東寧縣當了國小教員,而後又當上了中學教員。
父親和叔父於國中畢業後都報考師範學校,是因為當年的師範學校既不收學費,又免收食宿費。這就減輕了奶奶的負擔。
由於奶奶咬緊牙關,硬是讓伯父,父親和叔父都讀完了國中和師範學校,此事在小小的東寧縣被傳開了,奶奶被稱為“解寡婦”,在縣城內外便有了點名氣。後來,我聽奶奶說,我母親河我嬸母兩家的家長,就是主動找“解寡婦”說親,把馬家河何家的兩個姑娘下嫁到解家的。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