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鐵路

兩伊鐵路

兩伊鐵路(鐵路部門官方稱為“伊阿線”),是自治區“十一五”期間的重點鐵路項目。北起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伊敏鎮,南到興安盟伊爾施鎮,南出口與白阿線相連,鐵路全長185.406公里(伊敏——伊爾施南線路所),屬於哈爾濱鐵路局管理,哈爾濱局與瀋陽局分界站是阿爾山站。 建成通車後將成為東北地區進京的西部要道,計畫開通10個車站和1個線路所。

路線規劃

兩伊鐵路 兩伊鐵路

兩伊鐵路,鐵路線北起呼倫貝爾市伊敏支線終點伊敏車站,向南途經伊敏、伊敏蘇木,跨輝河入新左旗境內,過諾乾諾爾、巴日圖,跨托列拉河,進入興安盟境內,經杜拉爾橋、署秋牧場抵伊爾施,並與白阿線相連。

經鐵道部批准,該線正式定名為伊阿線,全線營業里程200公里,除既有伊敏站改造外,新開設9個車站,與全路營業線開辦貨物直通運輸,全線將實行委託哈爾濱鐵路局運輸管理的模式。

歷史沿革

2006年8月28日,兩伊鐵路全線開工建設。

2010年2月26日10時15分,伴隨著伊敏——伊爾施間開行的39102次列車隆隆啟動,歷時三年多時間建設完成的伊敏——伊爾施鐵路(伊阿線)正式開通運營。

社會意義

兩伊鐵路(粗黑線) 兩伊鐵路(粗黑線)

兩伊鐵路北與伊敏支線、濱洲線連線,南與白阿線相通,使蒙東地區鐵路網內增加了一條從滿洲里和海拉爾至東北中南部地區和關內的運輸通道,有效提高了鐵路運輸組織的機動和靈活性,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提供了充分的能源需求與運輸保障,從而推動了區域間資源的優勢互補和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該線將伊敏支線和白阿線連線起來,形成了一條滿洲里口岸至東北中南部地區和關內新的運輸通道,有效提高了運輸能力,完善了自治區東北部與東北地區的路間布局,成為蒙東地區一條新的鐵路大通道,對呼倫貝爾市煤電聯營、資源開發戰略和東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伊阿線的全線開通運營實現了呼倫貝爾市各族人民的美好願望,為呼倫貝爾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帶來了寶貴機遇,提供了有力保障。

車站里程
伊敏 0
伊敏索木23
德仁45
輝河67
溫根托海78
巴日圖100
道勞杜121
罕達蓋143
杜拉爾165
阿爾山北183
伊爾施南線路所185.4
阿爾山2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