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借貸

定義

全民借貸,通俗的講就是投融資活動民間化、擴大化。我們知道金融無非就是資金的融通,隨著金融活動的日漸發達,為防止可能出現的危機,保證資金融通順暢安全,監管者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在監管覆蓋範圍之內的被看作是正規渠道,而在監管之外或是游離於灰色地帶的金融活動則屬於本文探討的“全民借貸”。

背景

如果將金融的發展史簡單分為兩部分,那就是金融媒介時代和金融脫媒時代。前一個時期,資金的融通渠道是,企業或個人——銀行——企業或個人,社會資金存入銀行,銀行再放貸到社會上需要的地方,也就是銀行的存貸業務。隨著資本市場的興起,金融表現出脫媒化的特徵,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證券市場進行直接的資金交換,越過了銀行這一媒介。
在當下的中國,資本市場剛剛年滿二十周年,遠沒有達到歐美國家金融脫媒化的程度,處在這么一個金融轉型時期,銀行作為融通媒介還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一旦銀行渠道不暢,就如同蓄水池的排水管道阻塞,水流尋求非常規管道流出,“全民借貸”也便由此產生。

類型

 非常規渠道的“全民借貸”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銀行——大企業——中小企業。眾所周知,銀行出於風險控制考慮,更願意貸款給信譽度較高的大企業,尤其國企和上市公司很容易從銀行獲取貸款,但所獲款項並不全是投到實業當中,有一部分資金被大企業倒手貸給了中小企業,從中獲取利差。
第二,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中小企業、個人。今年央行三次加息,六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緊縮的銀根令中小企業貸款雪上加霜。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迅速發展起來,它們從銀行以市場利率拿到貸款,或從非正規渠道獲得低息資金,再高息貸給中小企業與個人,獲取暴利。
第三,C2C式民間高利貸。C2C顧名思義就是跳過中介機構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直接借貸,可以看作是一種民間的金融脫媒,但這類借貸又是最不便於被監管的。C2C民間借貸在廣大縣城農村普遍存在,沒有任何的擔保,僅憑雙方之間的一個書面協定,人情關係紐帶是賴以生存的土壤,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當然,也有一些人專門以放高利貸為職業,這時便往往跟黑社會等犯罪活動糾纏在一起。

現狀

導語:在暴利的驅使下,民間借貸給越來越多的地方製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話,也讓許多地方陷入一場全民借貸的資本狂歡。在這場錢生錢的遊戲中,誰會是最後的勝出者?
利息3分、5分,1毛、2毛,在暴利的驅使下,民間借貸給許多地方造就的資本狂歡依然在繼續。但隨之而來的資金鍊斷裂、老闆跑路,卻已經讓許許多多人一夜暴富的夢想跌得粉碎。而在高利貸崩盤的背後,社會民眾的財富正在被變相洗劫。經濟之聲推出特別報導《民間借貸亂象何時了?》,
在溫州的地方論壇上,有關老闆出逃、自殺、被抓的記錄每天都在刷新。2011年9月28日,涉案金額高達13億元的非法集資案犯罪嫌疑人施曉潔、劉曉頌被溫州永嘉警方抓獲;27日下午,溫州正得利鞋業有限公司老闆沈奎正迫於高利貸的壓力,從溫州市區某大廈22樓家中縱身一跳,結束了自己年僅40歲的生命。22日,溫州甚至創出一天出逃企業老闆數量達9人的最高記錄。在借貸人頻繁出逃的背後,是分散在社會各階層、各行業的大量放貸人。
溫州一位銀行工作人員透露,不光是普通個人、公務人員和企業,現在銀行也充當著民間拆解“二傳手”,銀行領導甚至都參與其中。
銀行工作人員:反正是家家戶戶都在搞,國家公務員也在搞,事業編也在搞,沒有一家不在搞,都參與。就包括我們的領導也好,下面的人也好,領導們暗一點,民眾們明一點。
其實不光是溫州,民間借貸已呈江浙沿海向內陸地區蔓延之勢,全民似乎陷入了一場暴利驅使下的資本狂歡。在鄂爾多斯,擔保公司已達上千家,有直追溫州之勢。參與民間借貸的楊先生介紹,高利貸成民眾競相追逐的理財方式:
楊先生:鄂爾多斯當地,像我們家裡所有人都在外面放錢。我們把錢放給個人、公司。鄂爾多斯80%的人都在放高利貸,就地下錢莊就有400個億。
江蘇泗洪,一個貧困縣卻因高利貸催生出了寶馬鄉。當地村民用真實的事例向記者講述高利貸如何讓普通百姓陷入人性扭曲、民眾財富如何被變相血洗的瘋狂:
村民:親戚騙親戚,朋友騙朋友,戰友騙戰友,同學騙同學。我家大孩子那個學校的一個老師,跟他的三個同事都處得不錯,叫他們給他擔保,借80萬塊錢,錢借到手之後,跑了。這三個老師現在只拿500塊錢生活費,銀行把他工資錢都扣掉了。
在“全民借貸”的背後,是借貸利息的水漲船高。月息3分、5分已被視為正常,月息1毛、年化利率100%以上在很多地方已不再新鮮。多地民間借貸的利息已達到歷史高值。繼續來聽記者的觀察:
一位處於最底層的放貸者向記者透露了自己拆借的利息究竟高到了什麼程度:
記者:你把錢交給親戚朋友,他給你的利息是多少?
普通放貸者:利息都在2毛1分。他們朝上放可能是2毛4分。
利息一天天在攀升,民間借貸的操作手法也花樣翻新,不再局限於擔保公司、典當行、寄售行、投資公司等傳統形式,金字塔式的網路傳銷讓高利貸野蠻式生長,又爆發式幻滅。
高利貸參與者:一家1萬,被一個來放的人拿了,就是10萬。他又被視為底層,再來一層,10個人湊到一處再對上融,利率肯定又高一點了,比如說利率最低拿3分,他們就是5分。拿到這錢的人再對上面融,利息可能就是7分,再對上面融,就是上億資金了。很快地,用不了幾個莊子,我這個金字塔就能形成起來了。
不斷高企的拆借利息讓民間借貸吸來了各路資金,像吹氣球一樣越吹越大,呈現出加速膨脹的趨勢。今年三季度,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估算有3萬億的銀行信貸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向了民間借貸市場,而央行研究局年初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民間借貸資金存量超過2.4萬億元,占借貸市場比重達到5.6%。
民間借貸的規模不斷膨脹,泡沫終於開始破滅。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坦承,目前溫州企業接二連三倒閉的跡象,顯示當地民間借貸已經處於危機大爆發的前夜:
周德文:放貸的機構、放貸的個人大量潛逃,實際上表明民間借貸的風險已經到了大爆發的前夕了。
暴風雨即將來臨的跡象明顯,江蘇泗洪的高利貸已經崩盤,誰會是下一個接棒者呢?
大量企業老闆的出逃、自殺和企業倒閉,將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明天請繼續關注經濟之聲特別報導《民間借貸亂象何時了?》第二集《老闆出逃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解析

 全民借貸在2011年以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發展開來,從各方角度分析還是有一定的必然性。
銀行方面。在銀根縮緊和更嚴的監管條件下,貸款給大企業無疑是最穩妥的辦法,銀行有時也會與小貸、擔保公司合謀,分得一杯羹。
大企業方面。因為獲取資金渠道的多元化,往往並不缺錢,這時便通過旗下的財務公司將錢投放出去,這種後果是使金融失去了為實業融資的功能,大企業沒有了擴大再生產的動力,只需放貸獲利便可賺的衣缽滿體。
小貸、擔保公司方面。此類金融中介的興起再次證明了有需求的地方就會出現市場,央行最近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末,全國已有小額貸款公司3366家,貸款餘額2875億元。蓬勃的發展卻也伴隨著很多的隱患,這類公司資質以及控制、抵禦風險的能力都有很大問題。
中小企業方面。快速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有著比大企業更強烈的資金渴求和更匱乏的融資渠道,申請貸款要走各種複雜的手續不說,還要跑關係請客送禮,最終能拉到貸款的也是少數。即便這樣銀行給出的年利經常高達10%~20%,倒不如藉助民間渠道更划算。
個人方面。高通貨膨脹令實際利率長期為負,把錢存銀行被人們看作是傻瓜,不得已轉向民間借貸市場,個人民間借貸不過是一種迫不得已的理財行為。
“全民借貸”便這樣在各方合力之下滋生、壯大、蔓延開來,我們當然不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方——政府。銀監會在今年6月出台了十條措施,鼓勵商業銀行支持和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者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峻,全民借貸將原有的資金融通鏈條拉長,風險也隨之擴大,經濟一旦出現衰退,資金鍊斷裂產生的擴大效應會蔓延到整個社會,08年的金融風暴才剛剛過去,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從目前來看,政府所作的似乎還遠遠不夠。
中國歷來有民間借貸的傳統,高利貸古已有之,被俗稱為“驢打滾”。事實上,民間借貸在當今金融市場發達的西方依然存在,這種準地下金融市場算是對正規市場的一種有效補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可能消除掉的。但我們不能用“存在即是合理”這句話來掩蓋問題,資本具有極強的逐利性,利益驅使往往會滋生風險和危機。民間貸款可以有,但不能這樣有,當前的全民化是絕不正常的。監管者應正視這一問題,令民間貸款陽光化,推動利率市場化,健全金融體系,莫讓楊白勞賣女抵債的悲劇重現在這塊土地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