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種植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

《全國種植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是一份關於種植業未來發展的規劃。

基本信息

全國種植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

種植業是農業的重要基礎,糧棉油糖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糧食有效供給是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消費需求剛性增長,耕地和水資源約束日益增強,種植業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

必須加快轉變種植業發展方式,加強設施裝備建設,最佳化種植結構,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增強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種植業持續穩定發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制定《全國種植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十一五”種植業發展的成就和經驗

“十一五”期間,中央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把解決好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

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各項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有效應對極端天氣等多種自然災害,糧食連年增產,種植業穩定發展。

這為管理好通脹預期、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奠定了物質基礎,為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取得的成就

1.糧食連年增產,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

糧食生產經受了異常嚴重的自然災害、異常波動的農產品市場、異常複雜的外部環境等嚴峻考驗,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糧食連續5年增產,產量連續4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2010年糧食總產量54647萬噸、平均畝產331.5公斤,總產單產雙創歷史新高,分別比2005年增加6245萬噸、提高22.1公斤。

棉油糖等工業原料作物生產總體呈穩定發展態勢。2010年棉花總產量596萬噸、平均畝產81.9公斤,分別比2005年增加25萬噸、提高6.6公斤;油料總產量3230萬噸、平均畝產155.0公斤,分別比2005年增加153萬噸、提高11.7公斤;糖料總產量12008萬噸、平均畝產4202.4公斤,分別比2005年增加2556萬噸、提高174.7公斤;桑蠶繭總產量386萬噸,比2005年增加62萬噸。

園藝作物生產快速發展,產品數量充足。2010年蔬菜總產量65099萬噸、平均畝產2284.2公斤,分別比2005年增加8648萬噸、提高160.4公斤;茶葉總產量147萬噸、平均畝產49.7公斤,分別比2005年增加53.5萬噸、提高4公斤。2010年園林水果總產量12865萬噸、平均畝產743公斤,分別比2005年增加4030萬噸、提高156公斤。

2.結構調整深入推進,農產品優勢區域基本形成。

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深入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和提升,形成了一批優勢突出、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優勢產業帶。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形成14個產業帶,生產集中度分別達到98%、88%、99%和81%。

13個糧食主產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75.4%左右,比“十五”期末提高2.2個百分點。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三大優勢棉區生產集中度達到99%,長江流域油菜優勢產區生產集中度達到85%以上,桂中南、滇西南、粵西瓊北甘蔗優勢產區生產集中度達到93%以上,渤海灣和西北黃土高原兩大蘋果優勢產區生產集中度達到87%以上。長江上中游、贛南-湘南-桂北、浙-閩-粵、鄂西—湘西四個柑橘產業帶和一批特色柑橘基地發展強勁,長江上中游與華南冬春蔬菜基地、黃土高原與雲貴高原夏秋蔬菜基地、沿海與沿邊地區出口蔬菜生產基地、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基地迅速發展。

2010年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綜合優質率達到71.9%,比“十五”期末提高19.9個百分點;優質棉面積達到84.4%,提高4.4個百分點;“雙低”油菜面積達到87%,提高9.7個百分點,含油率提高1個百分點。

3.科技支撐得到強化,生產水平顯著提高。

大力開展高產創建和標準園創建,構建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大宗農產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啟動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與建設試點,強化種植業科技支撐,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2%,比“十五”期末提高4個百分點。良種覆蓋率達到96%,提高1個百分點。商品種子供應率達到63%,提高13個百分點。測土配方施肥面積超過10億畝,基本覆蓋所有農業縣(場),累計減少不合理氮肥施用量430萬噸(折純),減少氮、磷流失6%-30%,糧食作物畝節本增效30元以上,工業原料和園藝作物畝節本增效80元以上。農田節水技術推廣面積年均4億多畝,灌溉水利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5.1億畝,占12%;綠色防控面積4.2億畝,占10%。2010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9.2億千瓦,比2005年增加34.3%;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2%,提高16個百分點,小麥耕種收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水稻栽插、玉米收穫等薄弱環節取得積極進展。

建設糧棉油糖高產創建萬畝示範片8200個,集成技術、集約項目、集中力量,促進良種良法配套,帶動大面積平衡增產。推廣超級稻面積8500萬畝,比“十五”增加近一倍;推廣高產耐密玉米品種面積超過1億畝,占玉米總面積的1/4;推廣12個優質高產小麥主推品種面積達1.1億畝,占小麥總面積的1/3。同時,水稻旱育稀植、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氮肥後移、玉米密植、地膜覆蓋等高產實用栽培技術得到大力推廣。深入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建設819個蔬菜、水果、茶葉標準園,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促進了園藝產品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2010年園藝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

4.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

國家不斷加大農田基本建設投入力度,實施各類涉及農田等基礎建設的重大項目,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2010年,我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8.98億畝,占耕地面積的49.4%,比2005年提高4個百分點。

種植業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的種子、植保(農藥)和土壤肥料等監管體系逐步健全,依法行政能力不斷增強。截至2010年底,全國種植業技術推廣機構約5.1萬個、在編人員約40萬人,其中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約5萬個、人員約37萬人。

(二)經驗啟示

1.堅持把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種植業發展的首要任務。解決13億人口吃飯問題是最大的民生。中央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趨勢,鮮明作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鮮明指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鮮明提出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明確要求。依據這些重要判斷和要求,中央連續下發7個1號檔案,制定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有力地促進了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必須堅持把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首要任務,加強設施建設,加大扶持力度,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2.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種植業發展的根本途徑。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總體上,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基礎設施依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仍然不強,生產方式比較落後,傳統農業發展方式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必須切實轉變種植業發展方式,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集成創新,科學配置資源,最佳化種植結構,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走內涵提升式發展之路。

3.堅持把完善政策體系作為種植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央不斷完善強化農業扶持政策。做盡“減法”,全面取消農業稅、牧業稅、農業特產稅、屠宰稅。做足“加法”,逐步建立對農民種糧補貼制度,實行“四補貼”和產糧、產油大縣財政獎勵政策,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土壤有機質提升、水稻大棚育秧等技術推廣補助。做好“乘法”,實行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和大宗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糧食和農業生產的政策實現了從“取”到“予”質的轉變,實現了範圍從少到多、支持力度從小到大,實現了從零散支持到系統支持的跨越,支持保護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必須努力做到強農惠農的思想認識只能增強不能削弱、強農惠農政策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小,健全完善強農惠農政策體系,為促進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4.堅持把最佳化區域布局作為種植業發展的基本要求。科學確定區域農業發展重點,調整區域功能定位,發揮資源優勢,最佳化糧、棉、油、糖、果、菜等農作物優勢區域布局,引導加工、流通、儲運設施建設向優勢產區聚集,形成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產業帶。必須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立足資源稟賦,以市場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加快實施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把區域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增強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市場競爭力,提高種植業整體素質和效益。

5.堅持把加強防災減災作為種植業發展的有效措施。近年來,氣候變化異常,自然災害多發重發,給糧食和農業生產帶來極大困難。適應氣候變化的新形勢,必須一手抓生產技術的推廣,一手抓防災措施的落實,實行主動避災,推進有效防災,開展積極救災,做到防在災害前面、救在第一時間、抗在關鍵時點,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同時,要堅持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全力控制病蟲害發生和流行。

“十二五”種植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的重要時期。總的看,種植業發展面臨許多有利條件,扶持政策更加有力,利於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科技支撐繼續強化,利於提高生產科技水平;基礎設施裝備逐步加強,利於提升農業綜合生產力;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利於形成良好發展環境。但應看到,隨著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快速推進,種植業發展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從供求形勢看,突出表現為“三個難度越來越大”。一是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的難度越來越大。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和城鎮化快速推進,對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需求呈剛性增加態勢。在18億畝耕地上,既要發展糧油生產、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又要發展棉糖等工業原料產品、滿足日常生活需要,還要發展園藝作物、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統籌發展的難度不斷增大。二是保持糧食區域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隨著東南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糧食生產重心北移,區域供求格局發生變化,主產區調出能力減弱,平衡區自給水平下降,主銷區產需缺口加大。2010年,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7個北方主產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由1991年的36.2%提高到44.9%;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6個南方主產區,糧食產量比重由36%下降到30.5%;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7個主銷區,糧食產量比重由12.2%下降到6.1%。目前只有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南、安徽、江西6省(區)能穩定調出糧食。這一供需格局變化,也增加了運輸壓力和消費成本。三是保持品種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在耕地資源約束趨緊的情況下,糧食作物各品種之間,糧食作物、棉油糖作物、園藝作物之間,爭地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在居民口糧消費中大米約占65%,特別是優質粳稻消費需求增長較快。據測算,近20年,粳米人均年消費量從35斤增加到60斤以上,發展粳稻生產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小麥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但優質強筋小麥供給不足。養殖業、深加工和生物質能源等消費領域迅猛發展,玉米供求趨緊逐漸顯現,缺口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大豆消費較快增長,國內生產徘徊不前,進口依存度越來越高。

從發展的環境看,長期積累的問題依然突出,新的不利因素不斷疊加,主要表現為“六個更加突出”。

(一)耕地水資源的約束更加突出。從耕地資源看,2010年我國耕地保有量18.18億畝,已逼近18億畝紅線,比本世紀初減少近1億畝。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增地減的矛盾將更加突出。“十一五”期間我國糧食增產,播種面積增加的貢獻占三成以上,且相當部分是以減少油棉等其他農作物面積為代價的。在城鄉居民對農產品多樣性需求日趨增大的背景下,單靠擴大面積增產將難以為繼。從淡水資源看,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4。且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北方水少地多,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16.8%,南方水多地少,水資源占全國的83.2%,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隨著糧食生產重心北移,水資源空間布局不平衡問題的影響愈加突出,加之許多地方地下水超采嚴重,未來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十分有限。

(二)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加突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幾率增加,每年乾旱、低溫凍害、洪澇等氣象災害頻繁發生,不僅災害種類多,而且發生範圍廣、程度深、危害大,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尤為嚴重。近30年來,氣象災害對種植業生產的影響,雖年際間有波動,但總體呈加重趨勢。同時,氣候變化導致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發生規律出現諸多新變化,對種植業生產構成極大威脅。據監測,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小麥條鏽病越夏區的海拔高度升高100米以上,發生流行時間提早半個月左右;水稻“兩遷”害蟲和飛蝗發生區域向高緯度、高海拔地區擴展。

(三)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更加突出。目前,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全國中低產田約占2/3,50%的耕地處在水資源緊缺的乾旱、半乾旱地區,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所占比例只有50%,約1/3的耕地位於易受洪水威脅的地區,田間排灌設施陳舊老化、溝渠道路不配套,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機械化作業水平不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剛過50%,其中水稻機械栽插比重20%,玉米機收比重25%,油菜機播、機收比重僅有10%左右。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農村資金、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外流現象嚴重,致使農村資金短缺,耕地減少,勞動力緊缺,給農業生產、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帶來很大困難。

(四)比較效益偏低的問題更加突出。近年來,受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原材料漲價的影響,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呈上漲態勢。加之農業勞動力就業機會增多,農業人工費用不斷增加,推動了農業生產成本逐年提高。從今後趨勢看,農資價格上行壓力加大、生產用工成本上升、全社會工資水平上漲的趨勢難以改變,糧食生產正逐步進入一個高成本時代,而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提高又受諸多因素制約,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的問題將日益凸顯。

(五)農業勞動力結構的變化更加突出。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留鄉務農的以中老年人為主,素質普遍偏低,先進科技推廣受到限制。據我部定點調查測算,2010年全國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總數1.545億人,其中男性占64.6%、平均年齡34.7歲,女性平均年齡32.1歲;留鄉務農勞動力平均年齡超過45歲,再過10餘年現有留鄉務農勞動力也將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迫切需要培育一批高素質的新型務農勞動者。同時,小規模分散經營依然占絕對主體地位,迫切需要創新機制,著力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

(六)外部因素的衝擊與傳導更加突出。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增多、耦合性增強,除基本供求關係變化外,調控政策變化、自然災害發生、社會遊資炒作、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偶發、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等,都對國內農產品市場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近年全球稻穀因減產致使價格大幅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國內稻穀市場價格。市場價格變動直接影響生產,增加了糧食和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的難度。此外,許多跨國農業公司,藉助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力量,正進入國內種業和農產品加工業。

三種植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

三、“十二五”種植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以轉變種植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首要任務,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主攻方向,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和提升現代物質裝備水平為支撐,以全面推進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為重要抓手,依靠科技進步,最佳化區域布局,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提升種植效益、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種植業持續穩定發展。

(二)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糧食安全保障有力,主要農產品滿足供應,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提高,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具體目標:努力實現“一個確保、三個力爭”。

——確保糧食基本自給。立足國內實現基本自給、確保自給率95%以上。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5.4億噸以上。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自給率達到100%。市場緊缺的粳稻面積達到1.5億畝,總產量達到7800萬噸以上。

——力爭食用植物油自給率穩定在40%。油料播種面積穩定在2.1億畝以上,產量達到3500萬噸。油菜面積穩定在1億畝以上,花生面積達到7000萬畝,含油率提高1個百分點。

——力爭棉糖基本滿足國內消費需求。棉花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左右,總產量達到700萬噸以上,基本滿足國內消費用棉需求。糖料面積穩定在2900萬畝,總產量達到1.4億噸以上,保障國內食糖消費基本自給。

——力爭蔬菜穩定供應。蔬菜面積穩定在2.8億畝,總產量穩定在6.5億噸左右,努力做到不脫銷、不斷檔。

(三)基本原則

1.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力度,加強高標準農田和耕地質量建設,提升物質裝備水平,強化法規制度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依靠科技,轉變方式。加快科技創新,集成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推進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開展糧棉油糖高產創建,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積極發展節水農業,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

3.創新機制,增添活力。堅持改革創新,健全扶持政策體系,完善農業補貼和利益補償制度,增添發展活力。創新管理機制,加強資源整合,強化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管理服務能力。

4.統籌安排,協調發展。根據資源稟賦,統籌種植業協調發展,深化結構調整,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充分挖掘單產潛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十二五”種植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立足農業資源保障條件,“十二五”種植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一)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目標,加強設施建設,加快科技進步,加大政策扶持,充分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努力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5.4億噸以上。

穩定播種面積。糧食麵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穩定面積的關鍵是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劃定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區。穩定面積的難點是統籌安排種植結構,在穩定糧食麵積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積極發展間作套種,挖掘資源潛力。穩定面積的重點是穩定南方,尤其是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要發揮光溫水資源優勢,繼續推進“單改雙”,大力開發冬閒田,擴大間作套種,穩定糧食麵積。

推進結構最佳化。保障糧食有效供給,不僅要努力增加總量,還要最佳化品種結構和區域結構。從品種結構看,主要是確保水稻、小麥、玉米完全自給。水稻要在擴大雙季稻、穩定南方秈稻生產的同時,支持東北“旱改水”、江淮適宜區“秈改粳”,擴大粳稻生產。小麥要繼續發展優質專用品種,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提高品質和效益。玉米要充分挖掘增產潛力,穩定增加播種面積,著力提高單產水平。同時,還要努力擴大大豆生產,穩定東北優勢產區,發展黃淮海大豆產區,擴大南方間套種大豆面積。積極發展馬鈴薯,加快推廣脫毒種薯,提高單產水平。從區域結構看,根據資源稟賦、技術條件、生產規模、產業基礎等因素,抓住主產區的核心區和優勢區的重點區,進行重點規劃、直接指導、重點建設、重點支持,推進產業集聚和提升,形成一批優勢突出、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優勢產業帶,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挖掘增產潛力,最大限度地保障有效供給。突出抓好核心產區,全面實施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建設一批高標準糧田,逐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加糧食調出量,並著力推進糧食加工轉化。重點抓好產糧大省、大市、大縣,尤其是13個糧食主產省、產量超100億斤的大市、產量超10億斤的大縣,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水稻重點建設東北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3大優勢產區,小麥重點建設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西北、東北5大優勢產區,玉米重點建設北方春玉米、黃淮海夏玉米、西南3大優勢產區,大豆重點建設東北高油大豆、黃淮海高蛋白大豆、西南華南間套種食用大豆3大優勢產區,馬鈴薯重點建設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和華南等5大優勢產區。

提高單產水平。在耕地資源約束日益強化的背景下,必須走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路子。加快新品種選育。加強農業基礎性研究和科技儲備,尤其要把科技創新的重點放在良種培育上,整合種業資源,加大研發投入,加快選育一批豐產性好、抗逆性強、品質優良的新品種,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和機械化的種子生產基地,提高良種供應能力。大規模開展高產創建。在更大規模、更廣範圍、更高層次上深入推進高產創建,實施整鄉整縣整建制推進,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將萬畝示範片成功的技術模式、組織方式、工作機制,由片到面,向鄉(鎮)、縣(市、區、場)整建制推進,逐步實現優勢產區、主要品種全覆蓋。開展大協作,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院校參與的大協作格局。創新體制機制,鼓勵高產創建與產業技術體系結合,與科研單位結合,與培育種糧大戶、發展專業合作組織結合,與推進專業化服務結合,與產業化龍頭企業結合,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渠道、規模化生產的新路子、社會化服務的新模式、產業化經營的新途徑,推進標準化生產,做到設施標準化、技術標準化、管理標準化,提升創建水平。

提升生產能力。在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的同時,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增強抗災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力爭到2015年新建高標準農田4億畝,更新提質建設高產田1億畝。重點建設田間排灌溝渠及機井、小型集雨蓄水設施,開展土地平整、積肥設施和機耕道路建設,落實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質量提升措施,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加快先進適用耕作技術推廣套用。

(二)穩定發展工業原料和園藝作物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

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棉花、油料、糖料消費持續增加,供需形勢總體偏緊。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提高單產,改善品質,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深入實施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建設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茶葉等工業原料及園藝作物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產業帶。加強蠶桑主產區優質繭生產基地建設,提高繭絲質量和單產,促進蠶桑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恢復發展棉花生產。抓住棉花價格上漲、種植效益提升的有利時機,引導農民多種棉、種好棉。恢複種植面積,穩定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重點發展新疆棉區,力爭全國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左右,其中新疆棉花面積達到2400萬畝以上。推廣關鍵技術,大力開展高產創建,集成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西北內陸棉區重點推廣膜下滴灌等節水技術,黃河流域棉區重點開發鹽鹼地和推廣麥後育苗移栽、高效間套種等栽培技術,長江流域棉區重點推廣高效多熟栽培模式和無土育苗移栽等輕簡栽培技術。因地制宜推廣轉基因抗蟲棉和優質雜交棉品種,合理增加種植密度,提高單產水平。積極推進棉花生產機械作業,提高勞動生產率。

大力發展油料生產。充分挖掘生產潛力,穩定增加油料供給,重點抓好油菜、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生產。擴大油菜生產,加強長江流域油菜優勢區建設,重點開發利用南方冬閒田和沿江湖邊灘涂地,擴大雙低油菜種植面積。北方地區調整好種植結構,適當擴大春油菜面積。發展花生生產,花生是高產高油作物,也是耐瘠薄作物,適宜種植的範圍廣,增產潛力大。重點發展東北農牧交錯區春花生,解決品種混雜問題,推廣地膜覆蓋技術。黃淮海地區重點發展間作套種,擴大花生面積。穩定大豆生產,東北地區重點是合理安排種植結構,著力解決重迎茬問題,穩定大豆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水平。南方地區重點發展間套種大豆,擴大種植面積。同時,積極發展西北、東北鹽鹼地油葵等油料作物生產。

穩定發展糖料生產。採取綜合措施,大力發展甘蔗生產,穩定面積,提高單產、糖分和效益。穩定甘蔗面積。甘蔗產區應積極發展蔗田套種大豆、瓜類等栽培模式,提高種植效益。深入實施甘蔗優勢區域布局規劃,鞏固發展高產區,壓縮分散風險產區,重點建設桂中南、滇西南、雷州半島和瓊北等甘蔗優勢產業帶,力爭甘蔗面積穩定在2500萬畝以上。提高甘蔗單產和品質。開展育種攻關,選育推廣一批高產高糖高抗新品種;大力開展高產創建,抓好甘蔗健康種苗示範,集成推廣一批豐產高糖品種和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提高單產水平;抓好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點,提高機械化水平。北方甜菜產區重點加快發展訂單生產,穩定種植面積。

鞏固發展蔬菜等園藝作物生產。促進蔬菜生產發展方式由規模擴張向提高單產、提升質量效益轉變,促進蔬菜生產穩定發展。穩定提高大中城市郊區“菜園子”供給能力,加快建設華南與長江中上游冬春蔬菜區、黃土高原與雲貴高原夏秋蔬菜區、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區,重點加強海南和廣西等南菜北運基地建設,保障蔬菜供需總量平衡和季節、區域、品種供應均衡。強化政策扶持,壯大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蔬菜種子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集約化育苗設施、菜田基礎設施、溫室大棚設施和冷鏈設施建設。促進園林水果生產穩定發展,力爭面積穩定在1.7億畝左右,總產量穩定在1.5億噸左右。大力推廣園藝作物輕簡栽培、優質高產高效栽培、采後商品化處理與貯運保鮮等一批關鍵技術,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建立健全標準園質量安全檢測及追溯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生產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積極推進利用西部、北部非耕地發展設施園藝作物生產。

(三)加快構建現代種業體系,確保供種數量和質量安全

大力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完善法律法規,整合種業資源,加強政策引導,強化市場監管,快速提升我國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託、產學研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

強化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大對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完善國家種質資源保存與利用體系,鼓勵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開展基礎性公益性研究,鼓勵種子企業大力開展商業化育種。支持種子企業兼併重組,整合育種資源,在品種研發中重點發展商業化、工廠化育種模式。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套用前景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

強化供種保障能力建設。科學規劃種子生產優勢區域布局,建立並嚴格保護優勢種子生產區。加強西北、西南、海南等優勢種子科研、鑑定、育種基地的規劃建設和用地保護。鼓勵種子企業採取與制種合作社聯合協作等方式建立一批相對集中並穩定的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和現代化的種子加工中心,增強種子綜合生產能力。建立健全國家和省兩級種子儲備制度,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強化種子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各級農業部門的種子管理職能,健全種子管理機構,保障種子管理工作經費,加強種子管理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廉潔公正、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素質過硬和裝備精良的種子管理隊伍。加強基層品種試驗和種子質量檢測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種子管理體系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修訂完善種子法律法規,健全品種測試、審定、保護和退出制度,強化市場監督管理,嚴格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為種業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

(四)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

著力推進耕作制度改革。根據資源承載能力和配置效率,合理確定生產力布局,最佳化區域布局、作物結構和品種結構,力求在最適宜的地區生產最適宜的農產品。合理安排種植制度,配套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農作物複種指數。充分挖掘資源、品種、技術和現代物質裝備的促增產潛能,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和集成推廣。加快選育高產、優質、抗旱、耐低溫、抗病蟲等新品種,強化重大有害生物防控、防災減災、節本增效等技術研究,穩定提高科技支撐水平。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示範展示等方式,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步伐,推進技術集成創新,實行良種良法配套,充分挖掘單產潛力。促進農機農藝協調發展,加快實現糧食主產區、大宗農作物、關鍵生產環節機械化,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力爭到201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

著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讓更多農民使用配方施肥技術,在更大範圍推廣施用配方肥料。實施整建制推進,以示範縣(場)創建為抓手,實行整鄉推進,有條件的地方整縣(場)推進,技術進村入戶、科學施肥到田有新突破,切實提高技術覆蓋率。高產創建示範片和園藝作物標準園要率先普及,高標準套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特別是要在水果、蔬菜等園藝作物推廣套用上有新突破。創新服務模式和推廣機制,引導肥料供銷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科技示範戶等參與測土配方施肥,積極探索“統測、統配、統供、統施”的服務模式。加快構建配方肥產供施網路,逐步形成以科學配方引導肥料生產、以連鎖配送方便農民購肥、以規範服務指導農民施肥的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健全鄉村配肥站,向農民提供智慧型化、數位化的配肥供肥服務,引導農民按方施肥。力爭到2015年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60%以上,其中主要糧食作物達到70%以上,主要經濟作物達到30%以上。同時,實施好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創新技術模式,搞好技術配套,培肥地力,提升能力。

著力推進節水農業發展。結合區域特點,最佳化種植布局,配套田間節水設施,重點推廣全膜覆蓋集雨保墒、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集雨節灌、抗旱坐水種等農田節水技術模式,配套建設集雨場、集雨窖(池、塘)等抗旱小水源設施,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力爭到2015年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3以上。完善重點地區、優勢作物的節水技術,進一步提高針對性和適用性,確立不同區域的主推技術模式,突出抓好甘陝寧晉、東北西部及內蒙古東部等重點地區,加強協作,加大投入,加快推廣。率先在高產創建示範片和園藝作物標準園套用節水技術,輻射帶動大面積推廣。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投入機制。把農田節水基礎設施和配套設備納入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範圍,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設施建設。充分利用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財政支農資金,支持專業合作社和農民民眾推廣套用節水技術。

著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強化公共植保職能,力爭實現農作物重大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新突破。率先在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主產區的800個縣,棉花、蔬菜、甘蔗三個經濟作物病蟲害重發生關鍵區域的100個縣,遷飛性、流行性重大病蟲源頭區的200個縣,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積極推行全程承包模式。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國主要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率達到30%以上,提高18個百分點,實現主要作物、關鍵區域全覆蓋。整合資源,加大投入。繼續利用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支持植保機械購置,加大病蟲害應急防治經費支持力度,爭取實行專業化統防統治補助,重點支持專業化統防統治技術和新型植保機械推廣。大力培育專業化服務組織。加大對專業化服務組織的病蟲害信息、防治技術等扶持力度,培育一支反應快速、執行有力、運轉高效的病蟲害專業化防控隊伍。制定專業化統防統治管理辦法,統一服務標識,公布一批合格的服務組織。加強對專業服務人員的培訓。結合陽光工程等項目的實施,開展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推行持證上崗,提高服務水平。同時,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重點在大中城市蔬菜基地、農產品出口基地、園藝作物標準園和反季節蔬菜基地,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安全用藥等綜合防控技術,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五)強化風險防範和應急管理能力建設

加強氣象災害的防範。適應氣候變化的新趨勢,做到預警早、反應快、措施實,努力減輕災害損失。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和“減災就是增產”的理念,堅持一手抓高產穩產,一手抓抗災減損,努力實現重災少減產、輕災不減產、無災多增產。加強災情預警,高度關注重要農時、重大天氣變化,適時發布預警信息。準確掌握墒情、苗情、災情,及時完善應對措施。加強災變規律研究,把避災、防災、救災有機結合起來,開展技術服務,指導農民科學抗災。推廣防災抗災增產關鍵技術,健全農業科學抗災政策支持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通過大規模開展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強抗災能力。充分宣傳發動,引導農民民眾及時救災,動員各方面力量合力抗災,營造防災救災的良好氛圍。

加強生物災害監控。應對氣候變化及病蟲草鼠害發生的新形勢,加強植保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重大病蟲疫情的監測預警、防控阻截和應急處置能力。健全重大病蟲害監測預報網路系統,完善數位化監測預警平台,規範信息報告與發布制度,實現監測預警的規範化、網路化、數位化和可視化。強化病蟲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暴發性、突發性病蟲害應急防控機制,完善應急防治配套設施建設,扶持發展一批專業化服務組織和應急防治隊伍,推進病蟲草鼠害聯防聯控與統防統治。加快重大植物疫情監管與阻截防控,增加沿海、沿邊地區疫情監測點,擴大監測範圍,提升監測能力,有效遏止重大植物疫情擴散、蔓延。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安全用藥等綜合防控技術,建立主要作物有害生物綠色防控配套技術體系,全面提高防治水平。

加強農藥市場監管。進一步完善農藥登記制度,嚴格農藥登記評審,建立農藥風險評估和風險監測制度,健全農藥再登記和品種退出機制,逐步淘汰和禁用高毒、高風險農藥,促進低毒和生物農藥推廣使用,完善小宗作物和小範圍用藥登記政策。健全農藥殘留標準體系,修訂完善農產品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和檢測方法,加強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加大監督抽查和執法力度,及時通報抽檢結果,依法懲處違規違法企業。加強對生產經營主體的監管,重點監管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關口前移,源頭控制,建立生產、經營檔案,實現產品可追溯。尤其要加大對高毒農藥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管,做到實名購藥,掌握高毒農藥銷售流向。強化農藥政務信息公開,及時公布農藥登記、質量監測、安全風險等信息,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加強農藥安全使用培訓指導,妥善處理藥害事故。健全農藥檢定管理機構和登記試驗、質量檢測等技術支撐體系,提高農藥監管能力和水平。

加強農情信息體系建設。改善農情調度裝備條件,強化信息採集、傳輸、儲存手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信息渠道,豐富調度內容,完善管理制度,穩定專業隊伍,提升人員素質,全面提高農情工作的信息化、專業化、制度化和系統化水平。力爭到2015年建成衛星遙感與地面調查相結合、定點監測與抽樣調查相銜接、縣級以上農情信息員為主體、鄉村農技人員為基礎的現代農情信息體系。建立健全蔬菜、水果等園藝產品生產和市場信息監測體系,完善農產品供求和價格信息發布制度,提高農產品供求信息服務水平。

保障措施

(一)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耕地保護執法力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建立健全長久用於糧食生產的高標準糧田保護制度。按照“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糧食安全分級負責制,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的要求,層層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各級政府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實施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繼續推進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實行耕地先補後占,杜絕跨省區市耕地占補平衡。將耕地質量作為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考核的主要內容。完善耕地占補平衡驗收機制,紮實推進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評定工作,建立健全基本農田保護補償機制,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加強耕地質量動態監測,大力推廣農田節水、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高效施藥等技術,不斷提高耕地質量。適當開發土地後備資源,增加耕地面積。

(二)建立健全農業扶持政策體系

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穩定各項補貼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繼續對種糧農民進行直補。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適當提高標準、擴大範圍,將棉花和油菜籽生產納入補貼範圍。擴大良種補貼範圍和規模,提高補貼標準。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擴大補貼範圍,提高補貼標準。實施水稻大棚育秧、玉米地膜覆蓋、小麥“一噴三防”、膜下滴灌、機械深松整地、南方晚稻和東北水稻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蟲等防災增產關鍵技術推廣補助,構建防災減災長效機制。設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補助,擴大統防統治面積。實施生物農藥、高效低毒農藥推廣和重大植物疫情防控補助。

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完善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和大宗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適當提高價格水平。穩步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尤其是提高粳稻的最低收購價,逐步取消紅麥、混合麥與白麥最低收購價價差,實行同質同價。完善油菜籽、大豆、棉花、玉米等臨時收儲政策,探索建立實行目標價格政策。研究建立鮮活農產品價格形成體系。

構建糧食穩定發展長效機制。全面取消主產區糧食風險基金地方配套,優先安排主產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不斷提升主產區綜合生產能力。大幅度增加中央財政對糧食、油料生產大縣一般性轉移支付,擴大獎勵規模和範圍。研究實施棉花大縣獎勵政策。加快建立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完善增量補貼與糧食產量特別是商品量掛鈎的機制。從土地出讓收益中安排部分資金,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探索用養結合、建管並重的長效機制。

健全科技興農機制。提升種業科技水平,整合育種科技資源,引導種子企業和科研單位聯合,大力開發具有重大套用前景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品種。加強以農機農藝結合為重點的綜合配套技術、以節本增效為重點的科學施肥和節水技術、以防控病蟲害和應對氣象災害為重點的防災減災技術的攻關,力爭取得重大突破。加大對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扶持力度,促進整建制推進。繼續支持測土配方施肥,加大土壤有機質提升補助力度。加快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普遍健全完善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建立完善“縣(場)為支撐、鄉(鎮)為平台、村(組)為載體”的推廣服務體系。

(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制定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按照統籌規劃、分工協作、集中投入、連片推進的要求,大規模開展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綜合治理,突出重點,著力解決農田灌排、集雨、土壤質量和耕作技術問題。強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實施耕地平整和畦田改造,建設完善田間作業道路和農田防護林,落實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質量提升措施,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加快先進適用耕作技術推廣套用。

推進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實施。根據規劃,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工程建設,儘快形成生產能力。“十二五”期間,改造中低產田1.5億畝,加強以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為基礎的田間工程建設,配套實施土地平整、機耕道、農田林網工程及土壤改良、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措施。加強耕地質量監測區域站建設,提高耕地質量監測能力。加強海南南繁科研製種基地和甘肅河西走廊雜交玉米、四川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及規模化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提高制種能力和穩定供種水平。完善區域性、縣級和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提高農技公共服務能力。

推進新一輪種子工程建設。按照“確保供種數量安全、種子質量安全、品種種植安全、種子產業安全”的總體目標,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重點加強種業科技創新、種子生產和市場監管三大能力建設。重點加強種業基礎性研究(含種質資源)、農作物品種改良(分)中心、農作物育種創新基地、國家農作物種子生產和加工基地、國家級農作物品種試驗和農作物種子監管中心等項目,初步構建集育種創新、種子生產和監管服務等功能配套齊全、運行順暢高效的現代種業基礎支撐體系。

推進新一輪植保工程建設。按照“全面覆蓋、綜合建設、聚點成網、功能匹配、提升能力”的總體思路,全面加強國家、省、市、縣四級植保機構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及防控、農藥監管、植保科技支撐等能力建設。重點加強國家級農作物重大病蟲疫情監控中心和農藥監測評估中心、省級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控中心和農藥監測評估中心、地市級農作物有害生物預警控制站、縣級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控制站及技術創新區域試驗站和功能實驗室,形成“覆蓋全國、運轉高效、反應迅速、功能齊全、防控有力、監管到位”的監測和防控體系,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貿易安全和生態安全。

推進棉油糖等生產基地建設。通過政府投入,引導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參與,整合物質、技術和管理資源,加強項目銜接,推進棉花、油料、糖料、旱作等生產基地建設,改善生產基礎設施條件,擴大現代技術裝備推廣套用,形成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化生產示範基地和龍頭企業原料基地,促進優勢產業帶深入發展。

推進園藝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在蔬菜、水果、茶葉優勢(重點)發展區域,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建設蔬菜、柑橘、蘋果、梨、香蕉、葡萄、茶葉等標準化生產基地,重點加強集約化育苗、標準化生產、采後商品化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繼續在全國創建蔬菜、水果、茶葉等園藝作物標準園,通過集成技術、集約項目、集中力量,推廣生態栽培技術、高效低毒農藥,推進標準化生產、病蟲害統防統治,健全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示範帶動全國蔬菜、水果、茶葉質量提升、供應均衡和效益提高。

加快發展化肥、農藥和農機裝備製造等農用工業,為種植業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四)積極推進農村改革

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培育扶持一批新型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培育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著力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培育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強化農資配送、機械化服務、專業植保等生產環節的技術服務功能,扶持一批專業合作組織,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

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加強對公益性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院校的支持。依託重大農業科研項目、重點學科、科研基地,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培育農業科技高層次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穩定和壯大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普及,開展農民技術培訓。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學研、農科教結合。加快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強化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完善農民科技培訓體系,調動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

(五)健全種植業法律法規

按照“嚴格登記審批、完善品種淘汰和退出機制、強化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加大監督抽查和執法力度”的總體思路,加快種子、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有關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加快《農藥管理條例》、《植物保護法》的制修訂,爭取頒布實施。配合全國人大農委,啟動《種子法》修訂的調研工作,爭取列入立法修訂計畫。修訂發布《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作物種子標籤管理辦法》等《種子法》配套規章和耕地質量驗收評定辦法。做好肥料立法調研工作,推進依法治農、依法建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