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縣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

內黃縣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8年11月,其前身為內黃縣後河鎮紅棗協會。 經過近一年來的實際運行,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發揮了較強的帶動作用,2008年全縣優質紅棗產量達到12萬噸,產值達到2.4億元,較2007年增長20%。 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為增加紅棗附加值,促進棗農增收,緊緊圍繞紅棗深加工和豐富紅棗文化大做文章。

內黃縣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8年11月,其前身為內黃縣後河鎮紅棗協會。內黃縣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設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l名,理事23名,社員由原98名發展到360名,合作社以“服務社會、謀求全體社員共同利益”為宗旨,主要職責是以“推廣科技、服務棗農”,指導棗農搞好無公害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帶動農戶進行農副產品深加工,增加紅棗附加值,提供農產品銷售服務,促進棗農增收。
該合作組織輻射內黃、滑縣、湯陰三縣18個鄉鎮,帶動農戶3000餘戶,形成上聯科研院所,下接科技示範戶、種植戶,中有農民技師、行銷經紀人、紅棗加工企業的組織網路,實現了以科技興產業、以市場活產業、以拉伸產業鏈條富棗農的工作目標。經過近一年來的實際運行,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發揮了較強的帶動作用,2008年全縣優質紅棗產量達到12萬噸,產值達到2.4億元,較2007年增長20%。紅棗銷售市場拓展到全國20餘個省市,紅棗深加工的品種由原來6個擴大到目前的10個,並向國家商標局註冊了“棗相情”商標,內黃紅棗真正有了自己的品牌,從而使內黃紅棗產業初步形成了統一無公害農資供應、統一技術管理、統一品牌、統一加工、統一銷售“五統一”的一體化生產格局。
(一)依託科技興產業。為切實提高紅棗品質,增加效益,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大力實施科技興業戰略,努力提高廣大棗農的科學管理水平,促進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的順利開展。一是注重技術培訓,今年來高薪聘請5名專家教授和l0名紅棗技術人員做好無公害標準化大棗生產技術推廣服務,先後舉辦了12期培訓班,受訓人數達6000人次,組織3000餘名棗農到合作社創辦的無公害新品種紅棗示範園參觀學習;二是注重品種改良和新技術的弓l進推廣,一年來共引進新品種3個,新技術8項,同時制定了無公害紅棗生產操作技術規程,目前已有8萬畝紅棗通過無公害基地認證。三是以合作社下設的中國科技110內黃服務中心為技術服務平台,積極為社員搞好技術服務,減少了生產投資,增加了收入,如後河鎮城布村喬志國通過加入合作社後,管理投入由原來的每年的2000元減少到l200元,由原來的每年收入6000元增加到l萬元。
(二)狠抓市場活產業。依託後河鎮紅棗專業批發市場,合作社組織農村經紀人600餘人從事紅棗銷售,並與全國20餘個省、市客商建立了長期的業務聯繫,在湖南、湖北、江西、遼寧、吉林等全國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設有辦事處及信息採集點,實現產品與市場有效對接,2008年合作社社員年交易紅棗1.2億元。
(三)拉伸鏈條促發展。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為增加紅棗附加值,促進棗農增收,緊緊圍繞紅棗深加工和豐富紅棗文化大做文章。一是組織合作社社員到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新鄭等地學習紅棗加工技術,通過辦班學習、專家講課、現場指導,引導社員建火牆式烘房350餘座,普及了紅棗烘乾技術,大大減少了因天氣霉爛給棗農帶來的經濟損失。合作社以股份制形式建起了棗相情紅棗加工廠,年加工免洗棗、香心棗焦棗、奶油棗50餘萬斤,暢銷安陽、濮陽等周邊市場。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當地又新建了紅棗加工廠3家,保鮮貯藏庫5座。二是依託紅棗產業,大力發展旅遊業,藉助內黃縣紅棗文化節,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創辦了“以採摘無公害大棗、刨彩色水果紅薯、刨黑花生、品嘗彩色玉米、觀賞奇形瓜果”為主題的特色農業旅遊觀光園,同時還指導棗農自辦紅棗採摘園25個,皆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如後河鎮桑村尹繼生通過辦採摘園,l50棵棗樹每年多收入l.5萬元左右。
內黃縣棗相情紅棗專業合作社,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社員的共同參與和不懈努力,為內黃紅棗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2008年被內黃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稱號,其前身後河鎮紅棗協會被省科協、省財政廳授予“2008年度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同時被省、市科協授予2008年“三創一帶”活動先進單位、“先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榮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