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醫學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醫學院

以培養蒙醫、蒙藥人才為主的高等醫科學校。前身是1978年在哲里木盟衛生學校基礎上建立的哲里木醫學院。1980年將籌建中的內蒙古民族醫學院與哲里木醫學院合併。定名為內蒙古民族醫學院。2000年7月,內蒙古蒙醫學院與內蒙古民族師範學院,哲里木畜牧學院合併,組成內蒙古民族大學。

基本信息

師資力量

內蒙古民族大學醫學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醫學院

醫學院教學、科研機構合理,現有解剖學等23個教研室以及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及團總支三個行政科室。院本部現有專職教師46人;實驗技術人員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2人,高級實驗師3人,講師(實驗師)19人;臨床兼職教師225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32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03人,主治醫師(講師)75人。碩士畢業生44人,博士5人,在讀博士1人,在讀碩士14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名,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名,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二層人選7人。

教學設施

醫學院擁有教學、實驗用房6000M2。現有800元以上儀器設備980台件,價值總額600餘萬元,其中大型儀器設備有: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尿沉渣分析系統、骨髓分析系統、病理圖像分析儀,CO2培養箱、PCR基因測定儀等。

附屬醫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門頭 內蒙古民族大學門頭

醫學院現有2個附屬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第一、第二醫院;10個教學醫院:大連友誼醫院、通遼市醫院、通遼市鐵路醫院、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興安盟人民醫院、烏蘭浩特市人民醫院、赤峰市第二人民醫院、通遼市傳染病醫院、通遼市神經精神病醫院;11個實習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第一、第二臨床學院、北京航天中心醫院、北京航天海鷹中心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北京平安醫院、北京房山區醫院、天津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天津海河醫院、吉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了可靠保證。

精品課程

該院現有校級精品課程2門、優秀課程11門,合格課程29門,自治區合格實驗室3個。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醫療衛生專業人才,我們採取了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中國醫科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知名院校進行了校際教學和學術交流,與這些院校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提高了我院的整體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辦學方向

建院以來,我們始終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新教育觀念,注重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教學方法、課程內容、專業設定等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和探索,逐步朝著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素質高、能力強”,能夠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複合型人才而努力奮鬥。

科研成果

建院20多年來,我院不斷發展壯大,師資隊伍不斷加強,學術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濃厚的科學研究氛圍,每年有百餘篇專業論文發表;近五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項、國家民委立項1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廳、衛生廳高校重點研究課題共12項,承擔校內課題33項,橫向聯合課題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項,教學成果獎1項,通遼市科技進步獎4項,校級科研成果獎8項,獲得校級以上個人獎勵29項,國家專利6項。

教學成果

建院以來,共為國家培養了1萬餘名畢業生,有幾百名畢業生考取了碩士、博士研究生,還有部分畢業生出國深造。他們中的大部分遍布在全國各地,已經成為各級醫療衛生戰線上的技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業績顯著,為我院爭得了榮譽,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人民衛生保健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專業設定

醫學院現有臨床醫學、高級護理、醫學影像、醫學檢驗四個專業,現有在校生1446人。

專業設定

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制5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高級護理專業:本科,學制5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醫學影像專業:本科,學制4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醫學檢驗專業:本科,學制4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課程設定

醫學基礎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人體解剖學、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組織胚胎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藥理學、病理解剖學、醫用拉丁文、局部解剖學等。

臨床專業主要專業課程

診斷學、影像診斷學、手術學、法醫學、中醫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皮膚病學、耳鼻咽喉科學、眼科學、口腔科學、中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核醫學、預防醫學等。

高級護理專業主要專業課程

診斷學、護理學基礎、中醫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管理學、五官護理科學、飲食與營養、預防醫學等。

醫學影像專業主要專業課程

斷層解剖學、影像設備結構及維修、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影像核醫學、介入放射學、放射治療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基礎實驗課,專業課課間實習,畢業生產實習等。

培養目標

臨床醫學專業:培養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通科醫師,畢業生具備紮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的醫療技能,掌握人類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的診治和急重病人的處理,掌握額中醫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預防醫學的基本知識;掌握一門外語,熟練使用計算機,並具有臨床醫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畢業生適合到各級醫療機構從事各科疾病的臨床診療工作及預防保健、計畫生育、婦幼保健、醫療管理、醫學院校等部門工作。

高級護理專業

培養從事臨床護理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畢業生具備紮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的醫療技能,掌握人類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的診治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額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疑難、急重病人護理的基本原則和操作技術,專科護理和專門監護技能以及醫院護理管理工作知識。掌握一門外語,熟練使用計算機。畢業生適合到各級醫療機構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醫學影像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放射治療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工作的高級醫學影像專門人才,要求學生通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專業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受到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超聲學、DSA、影像核醫學等操作技能的訓練,掌握醫學影像學各項技術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運用各種影像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能夠順利地閱讀專業英文書刊;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畢業生可到各級綜合醫院醫學影像科、超聲科、核醫學科、放射科、CT科、核磁共振科、放射治療科、介入治療科等,從事診斷及治療工作,或在各級科研機構、高等醫學院校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或在畢業當年報考影像醫學、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