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森·林恩

米爾斯坦73年的藝術生涯的回顧,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罕見的、有價值的對於大師個性和他對樂器和音樂敏銳洞察的展示。 訪談內容散布在小品表演中,顯示了米爾斯坦對於樂器耀眼的控制。 在與平恰斯·祖克曼的談話中,米爾斯坦談到了音樂家創造力的重要性。


簡介

內森·林恩(19O4-1992)美籍俄國小提琴家。1904年12月31日生於俄國敖德薩。7歲從斯托利亞爾斯基(P.Stoliarski)學琴,1920年在敖德薩正式舉辦演奏會,1926年至布魯塞爾從伊薩伊進修。二、三十年代,曾與霍羅威茨合作,在蘇聯舉行一系列室內樂演奏。1929年定居美國。長期以來,米爾斯坦的光彩往往被海菲茲遮掩,而實際上,與海菲茲的炫技與明星風采相比,米爾斯坦更為紮實,對具體作品的表達亦深于海菲茲。他的跳弓非常精確而輕巧,震音充滿韻味,音色變化也非常精緻。米爾斯坦一生傾注心力最多的是巴赫的6首獨奏奏鳴曲與帕蒂塔,曾先後3次錄音。米爾斯坦於1992年12月21日逝世。

個人評價

內森·林恩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技巧無暇到完美,他的音樂演繹造詣深厚,但他羞於在公開場合露面。米爾斯坦73年的藝術生涯的回顧,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罕見的、有價值的對於大師個性和他對樂器和音樂敏銳洞察的展示。
內森·林恩與許多著名作曲家和音樂家有過交往。他是奧爾的學生,也是格拉祖諾夫、拉赫瑪尼諾夫、伊薩伊、霍羅維茲等人朋友,他在影片的採訪中講述了很多非常吸引人故事。他還回憶了自己早年在蘇聯在工廠為工人演出的情景,以及巴赫作品在工人老大哥面前所遭受的冷遇。裡面還有他最後的音樂會的片段,由瑞典電視台拍攝,裡面有純正的貝多芬克魯采奏鳴曲和巴赫夏空表演。訪談內容散布在小品表演中,顯示了米爾斯坦對於樂器耀眼的控制。米爾斯坦對於音樂的一絲不苟被溫暖、幽默的人性所掩飾。我們不僅能聽到有趣的故事,還能體會到他對作品冷靜深入的研究。
在與平恰斯·祖克曼的談話中,米爾斯坦談到了音樂家創造力的重要性。演奏家需要經常改造他們對於一部作品的處理方式,這意味著改變他們的指法讓其詮釋保持新鮮感的方法。在第2張DVD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證:手指的痛苦強迫米爾斯坦來修訂他的左手指法,但是演奏的效果沒有絲毫變化。
米爾斯坦在82歲高齡的還保持高水平技巧,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因為大多數小提琴家這個時候已經退休很久了。對於他來說,這沒有什麼特別的。他說他經常改良自己的指法,即使在舞台上的演出中。
努本以前的電影常常在顯示音樂家作為一個平常人方面走得很遠,甚至形成了一種模式,這裡則變的小心謹慎,或許是因為這張DVD標題的緣故——偉大的音樂家的生活和藝術在這部很好的記錄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描繪。

個人作品

唱片選粹:
EMIZMS7647932巴赫:6首獨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EMITOCE-3308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聖一桑:第三小提琴協奏曲(愛樂樂團/巴爾金、費斯托拉里)
DG453142-2孟德爾頌/柴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巴多)
作品:EMIZDMB64793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組曲
創作作品:Paganinianaforviolin,小提琴曲《帕格尼尼》JMR11里奇/史密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