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反光鏡

”我們看到的外在世界,往往是有限而扭曲的。 造成扭曲的原因是我們不敢面對自己人性脆弱的一面,像是私心、貪婪、猜忌等等。 唯有摘除內心這面反射的鏡子,才能開始反觀自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們社區兒童遊樂場旁的綠樹,結出累累桃子。你一直覬覦著桃子成熟後,要偷偷採下來醃漬。一天午後,整個社區仿佛還在沉睡,你趕緊到遊樂場去,卻看到鄰居李太太在樹下雙手向上伸展。你心想她簡直貪婪得可惡,竟圖謀私討摘公產。這時她向你招手喊著:“陳太太到這兒來動動,這兒涼快!”
我們看到的外在世界,往往是有限而扭曲的。
造成扭曲的原因是我們不敢面對自己人性脆弱的一面,像是私心、貪婪、猜忌等等。這時,我們的內心就會很巧妙地透過一種保護自己的工具,也就是一面像是反光鏡的東西,把這樣的弱點反射出去,歸諸他人,心理面就不會矛盾痛苦。這就是心理上稱的“投射作用。”
只是,每每一使用投射作用這法寶,不但會看擰了外界,也弄不清自己的真相,也就無法在痛苦的自覺過程中,淨化成長。
唯有摘除內心這面反射的鏡子,才能開始反觀自己。不見得自此就沒有人性脆弱面,但能由此洞徹人生智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