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丘縣第四中學

內丘縣第四中學

內丘縣第四中學,屬教育機構,該學校的類型:中學。餐廳建築面積2000多平米。

基本信息

內丘縣第四中學是唯一一所縣辦完全中學,其前身為內丘縣金店中學,是我縣建校最早的三所中學之一。由於石武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從學校穿過,原址不再適合辦學。經過科學規劃,合理論證,一所投資1800多萬元的現代化高標準新學校在縣城南落成。2009年10月喬遷新址,同時更名為內丘縣第四中學,辦學體制為完全中學,即既有高中又有國中。目前,學校占地46620平方米,建築面積16826平方米,設計能力12軌,可容納學生2000多人。
學校建築布局合理,分為教學區、辦公區、生活區和運動區。各種硬體及配套設施齊全。學校建有教學樓、實驗樓、教師公寓、學生公寓、餐廳、標準化運動場和教學勞動實驗基地等,並配有微機室2個、圖書室2個、閱覽室4個、音樂教室1個、美術教室5個、理化實驗室各4個、生物實驗室2個和校園計算機網路系統,班班安裝多媒體。按國家Ⅱ類標準配備了電教器材和儀器,圖書室藏書三萬八千多冊。學生公寓帶有獨立的陽台和衛生間,宿管科對學生實行標籤化管理,每個學生都有固定的床位,並定期開展優秀寢室評比。餐廳建築面積2000多平米,可同時容納2000多名學生就餐,其衛生建設標準達縣B級單位,是我縣教育系統唯一達到該項標準的學校。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91人,全部為本科學歷,並有5名教師正在進修研究生,攻讀碩士學位。學歷達標率100%。近幾年來,學校通過“中青年教師培養”與“優秀教師培養”兩項工程的實施,造就了一批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學科配套、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師群體,產生了省級優秀教師2名,市級優秀教師6名,縣級優秀教師20名,學科帶頭人15名。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年級實體制、教師聘任制和崗位責任考核制。2010年學校被評為市法制安全先進單位,其安全管理經驗被教育局在全縣各學校推廣。教師在市級以上報刊雜誌發表論文70多篇,完成市級“十一五”規劃課題研究3個。教師劉印、楊保瑾發表的論文分別獲省級二、三等獎,並被吸收為省教育學會會員。學生畢業率91%以上,高中會考及格率98%以上,高考成績也呈逐年上升趨勢。2008、2009、2010連續三年榮獲“高考進步獎”。2010年8月縣創先爭優現場會在該校召開,校長李文海做了先進經驗介紹。
“著眼學生出路,辦出自己的特色”是我們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2005年學校與邢台學院美術系聯合辦學,成立了全市唯一一所由大學與高中學校聯辦的美術高中。堅持文化課與專業課並重,定期外出寫生,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創作能力,參加高考學生的專業課成績全都過關,本科上線率90%以上。百餘名學生被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南開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等重點院校錄取。生源覆蓋隆堯、臨城、柏鄉、平鄉、邢台等縣市區。2006年4月省教育廳韓清林副廳長來該校視察,對該校的特色教育更是讚不絕口。美術高中的成功舉辦為該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抹上了最絢麗的色彩,已經成為該校的辦學特色,正在煥發出無比旺盛的生命力。
2010年該校恢復國中招生,在生源嚴重匱乏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6個班的招生計畫,招收學生300多名。鑒於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基礎薄弱,教學上,我們採取放慢進度、降低難度,不放過一個知識點、不放過一個學生的策略來夯實基礎,從而保證了沒有一個學生掉隊,成績穩步提高。生活上,我們從起床疊被、就餐排隊、洗臉刷牙等點滴小事做起,通過家長座談會、舉辦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共同抓好學生養成教育。一年來,學生的文明素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長對學校管理非常滿意,很多家長通過打電話、寫感謝信、送錦旗等不同方式表示對學校的感謝。並有很多外校學生要求轉入國中部就讀。
2009年12月2日,縣委書記楊愛國、縣長劉飈等領導到該校視察,對學校建設和管理給予了高度讚揚。2010年12月1日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李同修、副縣長鬍靜霞到該校視察,表示要進一步關注和支持學校發展,希望把美術高中做大做強,把國中教育做優做精。2009年12月21日,教文體局局長馬成龍,到校視察後表示,今後要把內丘四中努力打造成“優質國中、特色高中”。
內丘四中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有過淚水有過歡笑,有過坎坷有過輝煌。對於永恆的教育事業而言,幾十年僅僅是她青春的開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時期,面臨新的挑戰,在新的學校里,內丘四中仍將一如既往地抱定他們的信念,那就是圍繞素質教育這個永恆的主題,去建設學校,管理學校,並辦出特色,努力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在各級政府的關懷和全縣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內丘縣第四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現任校長石永勝
石永勝在河北電視台/時尚內丘
,2012年12月調任內丘縣第四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上任以來,對學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提出了“課改興校、質量強校、文化立校、特色辦校”的思想,組織教師到河南永威中學習並借鑑洋思中學等校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構建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採取 “兵教兵、將教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辦法,使學生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在快樂中進行學習”,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向課堂教學要質量,使課堂教學煥然一新。特色辦校方面,在繼續加強美術特色辦學的基礎上,對高中在校生進行分流,成立了舞蹈、體育、書法等特色班,為學生升學、就業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