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八七的小時代

兔八七的小時代

《兔八七的小時代》是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霍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ISBN:978-7-5309-5230-6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作者:霍艷

內容簡介

霍艷2008年轉型之作,安分守己化身“兔八七”,帶你一起追憶80年代人的成長點滴。
這是一隻八七年生的兔子的“奮鬥”史,一個小女生跌跌撞撞闖蕩“江湖”的成長履歷。從毫無自信到特立獨行,“兔八七”經歷了年少一夜成名、拿獎到手軟;青春期年少無知、緋聞新聞蜜蜂般轟炸;出版圈、娛樂圈摸爬滾打、煉就一身無知者無畏的壯膽……二十歲大好年華、正值豐茂卻閉門做起了編劇策劃、幕後製作;胸無大志、一門心思地在家當起了“宅兔”!?
她從懵懂無知、笑料百出的兒童時代悶騷發芽到精明歷練應對各路人馬,從幼稚園里被欺負的小女生到大學裡的敢作敢為的“大姐大”,堅持不拋棄、不放棄、認準目標不撞南牆心不悔的勁頭,從專業課倒數第二到正數第二的飛躍,背後又隱藏了藝術院校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這隻兔子的經歷,看似不一般卻又極象再熟悉不過的鄰家活蹦亂跳、性格多變的“可愛多”。
她的故事,也許代表了那么一代人的那么一些事兒,也許根本就是“獨樹一枝”,不管怎么說,“兔八七”的故事很精彩,捧腹大笑的時候還藏著點神不知鬼不覺的成長小心酸,其中不乏讓人共享共鳴,即將遺忘的那些青春回憶,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霍艷 1987年6月29日生於北京,敏感任性的巨蟹座女子。網名不固定。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就讀,學習編劇以及電影史,但卻討厭看文藝片。2008年初畢業於魯迅文學院第七節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
沒事的時候習慣聊八卦,研究護膚品,對著偶像劇的帥哥流口水。學過八年大提琴、寫過三十餘萬字、看過百餘部電影。
7 歲學習大提琴;14歲獲得第四屆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成為新概念作文最年輕的獲獎得主,出版小說《地下鐵》(工人出版社);15歲蟬聯第五屆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與人合著《SARS時期的愛情》;16歲獲得首屆《花溪》原創大賽“純情文字大獎”,創作首部長篇小說《生如夏花》。2007年因為被揭露為《摯愛郭敬明》中兩個郭敬明的緋聞女友之一卷進了一次沸沸揚揚的“摯愛門”事件。
作品已出版的有《沒有人像我一樣》給我一剎那寵愛》等七本書;策划過朱哲琴唱片《七日談》、編劇話劇《瘋狂的石頭》、《開心麻花2008》,一票難求。

編輯推薦

★首次自剖式照片回顧,真實經歷真實呈現。霍艷第一次曝光照片,一改往日低調作風,只因讓讀者看見一個女孩到女人的蛻變。全面梳理80年代人的成長史,不光是個人的成長史,更是整個八十年代的時代坐標,每個段落都巧妙地融合了當年發生的時事新聞,使全書具有真實成長的質感。
★80後珍寶展般的回顧,讓人共鳴共享的青春記憶。霍艷精心整理了《80年代小物件大收集》,製作成精美別冊超值附贈。
★文風轉型,從小說到隨筆的轉變:從浮躁華麗的浪漫情節編寫到平易近人的真實成長記錄。霍艷轉型之作,文風突變,不再是晦澀難懂的辭藻堆砌,編年體式的正而八經地“成長匯報”拉你見證一段80年代人共有的成長史。獨家解密藝術院校提招過程,以及藝術院校生活的點點滴滴。讓讀者了解到霍艷看起來一帆風順,拿獎、出書、編劇的過程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委屈,被搶占提招名額,與出版商鬥智鬥勇,應對負面傳聞,向讀者抖摟背負的沉重包袱,文字版本的“背後的故事”。用冷幽默的文字抒寫出乖張女孩心底世界的“秘密花園”。比桑格格的《小時候》更具有普遍性、時代性,小故事大背景。
★時代符號的活靈活現——“兔八七”;成書配以個性“兔八七”標誌的手繪插圖,形色各異、生動有趣。如假包換的兔子:87年生的兔一代,悶騷性格像兔子,家裡兔子的玩偶不下十隻。在流行的定義:這是一個“兔子”猖獗的時代,有不要臉的流氓兔;有不要命的自殺兔;有強悍的監獄兔;還有永遠舞動不停的兔斯基,現在又有“兔八七”了!八得有點“八格格”(碎吹),七(通“奇”)得有點諧趣,幽默,還有點傳奇。
★娛樂圈、出版圈一行朋友一起為霍艷搖旗吶喊:將“兔八七”的故事進行到底!

精彩書摘

書摘1:
1989年
在我兩歲的時候還真發生了件大事,這件事對我以後的成長都有深遠的影響,使我的人生軌跡向另一個反向偏離,造就了如今自詡為霹靂無敵宇宙最大的神經質美少女“兔八七”。
那件事情就是——我從床上翻下來,磕了腦袋!
我實在有理由相信我現在晃晃悠悠、不著四六、喜怒無常外加極不靠譜的性格和我兩歲時的受傷有關係。
我媽算是對兩歲的我看走眼了,才被我不哭不鬧的平靜表象所迷惑,放任我一個人在床上耍。那床是大學宿舍里常見的上下鋪,我躺在上鋪,我媽一轉身下床,我就開始可勁地折騰,狠不得把床翻一個個兒,更把我表里不一、當一面背一面的本性在兩歲的時候就暴露無遺。
等我爸媽推門進來時看見了有史以來最驚心動魄的一次跳水錶演——她的孩子以半屈體向後翻騰兩周半,難度係數3.0的姿勢“咣當”一下杵地下了, 因為是後腦勺著地,所以水花壓得不夠小,不然這一定是能載入奧運史冊的一次表演。
我家頓時就炸了廟,抱起我就往醫院奔,當時我家在三環邊上,與現在的黃金地段不可同日而語的是,那以前就是一城鄉結合部,傳的更懸乎的是那片原來是個墳場,埋著很多冤死的靈魂,總之是對不起現在幾萬塊錢一平米的價格。
摔下來的一個小時裡我都處於精神亢奮的狀態,哇哇地哭個不停,把兩年前假裝堅強的眼淚一口氣倒了出來。
到了離家最近的醫院,醫生看我這個德行就搖了搖頭說,我們看不了,還是送到大醫院吧。
我爸又跑到一公里外的出租汽車站攔車,那時坐個出租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我爸媽沾了回我的光坐上皇冠牌計程車奔赴朝陽醫院。
我再度以“看不了”的藉口被打發出了朝陽醫院,二出宮讓我得出了兩個結論:一、他們是庸醫,二、醫生實在不待見我。後來的成長過程中我分別驗證了這兩條結論,庸醫的確多的嚇人,庸醫也實在討厭趾高氣揚、看病愛哼哼歌的我。
坐上皇冠牌計程車,我們一家三口浩浩蕩蕩地奔赴兒科研究所,我在計程車上麻利兒的止住了哭泣,憋足了勁的蹦跳,要把這齣租費給值回來。 司機一路上不停地呲瞪我爸,我爸卻一句也不敢轉嫁到我身上,那時的感覺真是好極了。
第三個醫生搖搖我的胳膊,抖抖我的小腳,擰了擰了我的腦袋,拍了拍我的後背,最後得出讓我爸媽大跌眼鏡的結論:這孩子沒什麼

後記

我又再度戀上昨天
結束這本書的創作時,我發現自己許久未走出家門,於是隨便披上了一件桃紅色的耐克限量版衛衣,光腳穿了單鞋,不帶任何通訊工具,口袋裡只有零碎的鈔票,心情舒暢的走在陽光下。
先是和一堆民工一起在熱騰騰的麻辣燙麵前揮舞著爪子,緊接著去附近的超市為自己買了一包康元的椰子味餅乾當作獎勵,那包餅乾是六塊錢,我小時候總是捨不得買,遠遠地看了一眼就轉身拿了一塊錢一包的促銷餅乾跑掉了,雖然和我日後賺到的錢相比,一包六塊錢的餅乾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此時此刻卻能讓我覺得握住了幸福。
對於幸福的定義,每個人都有著迥然不同的答案,衡量幸福的標準也千差萬別,大房子、豪華車、名牌包都可能作為幸福的標尺,但對於我來說,幸福就是一串熱騰騰的麻辣串,一包小時候不捨得買的餅乾,一句噓寒問暖,都能讓我覺得那么接近幸福。
不了解我的人,總是以為我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從國小習音樂,十四歲時在作文比賽里嶄露頭角,二十歲就擁有八本自己的出版物,還踏入娛樂圈,擁有一片小小的天地。
而了解我的人,是會知道那些光芒的背後有著這么不為人知的傷痛。
曾經因為磕破了琴的一角而被爸爸甩了一個巴掌,因為不會阿諛奉承而被老師冷落,因為經驗淺而被出版商欺負,那些青春的傷痕,在光芒的地下漸漸被隱去,你如今所能看見的我,是一個妝容精緻,衣著得體,和不同的人都談笑風生的女子,那個固執的、自卑的甚至懷揣著對於全世界不信任的小姑娘,也在成長這條湍急的河流里,漸漸消失不見了。
有些東西是藏在心裡最隱秘的角落不能被觸碰的,比如我從來會去看以前自己肥胖的照片,不會去描述爸爸騎著殘疾人機車帶我上學的日子,不會講我整整六年沒有看過一部完整的卡通片,全家人擠在一張床上相互取暖。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無法面對自己的過去,就像醜陋的疤,在沒完全癒合的時候一旦揭去就會流出鮮血或膿汁,而只有當時間講它們緊密封和在一起的時候,小心翼翼地揭開那層疤,才會看見嫰粉色的新生肌膚,以及重生的希望。
而我寫下這本書全部文字的意義是,向你們證明,我已經被時光洗禮得足夠強大,強大到面對從前那個自信全無的自己時,一笑而過。
雖然這本書與我最初的構想大相逕庭,除了成長和學校的篇章,還有關於工作、變美麗、父母、感情的篇章,但由於我絮絮叨叨的筆法使得整本書只容納下了其中最為漫長的兩個段落,是對成長過程的描繪,而更多對人情冷暖的體味只有在下一本書里,與你們一同分享。我甚至還開玩笑的跟編輯說,一個叫“成長卷”一個叫“情感卷”。
而在情感的部分里,我將對自己少女私密的內心世界進行剖析,或者說是探究我之所以如此這般“不靠譜”的原因。
當我寫下這本書里的文字時,內心總是波濤洶湧的,曾因為回憶起小時候的窘相而開懷大笑,也因寫到父親無聲的眼淚而莫名地湧起想哭的衝動。過去我總是不肯寫身邊的事情,甚至連最熟悉的校園生活也嗤之以鼻,但如今當我開始描述我整個成長過程里,流暢與痛快的感覺才第一次出現在我七年的寫作生涯里,我把這次寫作看成一種酣暢淋漓的釋放。
無論是成長還是學校的段落,我都幾乎是從開始敘述到現如今的生活,而最初的描寫總是充滿著無憂無慮與天馬行空,可以隨意做夢可以犯下錯誤不去承擔責任,而時間軸到了當下,我的描寫開始變得沉悶與謹慎,小心翼翼地只做出現實生活的呈現而不是批判或抱怨,我變得小心謹慎一絲不苟,低調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做一隻微小的螞蟻。
每次在書的後記都會感謝那段時間陪伴在我身邊的人,而如此當我翻看那些文字的時候,發現感謝過的人如今還圍繞在我身邊的已經所剩無幾,所以我覺得這是個魔咒,我感謝過他們於是便不會珍惜他們的存在,所以這本書的最後,我唯一想感謝就是我的父母,是他們賜予了我生命以及給我支撐下去的勇氣,無數個日夜我徘徊在崩潰的邊緣,甚至想到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每當父親把我喚醒,母親為我端來熱騰騰的早點時,我發現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就是為了讓他們過得更好,以及向看清過我的人證明我以足夠強大。
我希望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一場徒勞。
雖然我每天和父親並無過多的交流,對母親的嘮叨也是心不在焉,但我能用心記住的就是小時候那些貧困的日子以及不斷踐踏著我們尊嚴的人。
我聽過太多的流言蜚語,以前總是會費盡心思地解釋與闢謠,現在我只是微笑的擺手,讓他們說去吧,過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我,這真的不是一句空話,人所以能被傷害是因為他在乎,有一天他什麼都不在乎了,也就沒有人能傷害到他。
無論是否會繼續出版接下來的部分,我都會義無反顧地寫下去,算是對我二十年成長的一次檢閱,那些文字在我身體老了的時候,將會依然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而這場浩大的檢閱結束後,我是否還會從事寫作,變成了一個未知數,將近八年與文字的生活雖然給了我情感上的釋放但也給我帶來了生活上的壓力,我不得不去面對一些亂七八糟影響生活純度的事情,不得不講著言不由衷的話與各式不靠譜的人打著交道。
靠譜不靠譜已經成了衡量一個人重要的標準,不能不說是這個社會的悲哀。
如果海子說,做一個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那么我只得希望自己做一個靠譜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精彩書評

你我共同的小時代
來自: 大約在秋季 (北京)
“當我二十歲的生日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時候,倍感憂傷,因為從那一刻起我已經在奔三的路上大踏步前進了。”
我是無意中看到這句話的。當霍艷在她《兔八七的小時代》里,以這樣一種姿態來開始講述她的故事時,我猛然意識到,這個80後的小女子是真切地在思考關於成長的一些問題。我突然就很想問問自己,我二十歲那年正在做什麼,我從出生到現在的每一個階段都做了些什麼。
關於成長,年輕的我們很少會去回望,總覺得只有汲汲老去的時候,才會對過去如此的念念不忘。而霍艷卻以一種日記的形式,用典型的京式幽默告訴我們,回望,並不只是長者的專利。在她的小時代里,幾乎講述了她成長中每一年發生的大小事兒,你可以很輕易就在裡面發現自己的影子,並且很容易就找到一些熟悉的身影和事件。
你還記得那時候愛看的花仙子和機器貓嗎?你還記得那時候愛吃的全是色素的魔鬼糖嗎?你還記得第一次知道死亡的概念時那種心驚膽戰嗎?你還記得香港回歸時的喜極而泣嗎?你還記得第一次喜歡一個男生時的怦然心動嗎?你還記得千禧年前那鋪天蓋地的恐慌謠言嗎?你還記得2003那中國人心中不能觸碰的傷痛嗎?你還記得掀起全民娛樂精神的超級女聲嗎?
霍艷記得,我也記得,我想你也會記得的。
我記得1987年以來每一年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也對那些瑣碎的細節了如指掌。我記得自己經常一個人去逛街,上上下下,把諾大的商廈走了好幾遍。記得經常一個人跑步,有時會在夜晚12點左右,穿上球鞋,溜到大街上,跑40分鐘左右。記得經常一個人去西湖,走到永遠人聲鼎沸的風景區找個台階坐下,抽根煙發會兒呆,然後離開。記得一個人去新開的餐館點很多從沒吃過的奇怪飯菜來吃。記得一個人在KTV的包廂中狂吼。也記得一個人在地下通道里看流浪少年在大風中唱歌。
翻看《兔八七的小時代》,看著霍艷娓娓道出自己從事文字寫作的前前後後,看著她獨自參與處理各種成人世界中的事務,看著她慢慢變成簡單而獨立的小女子,看著她“厭惡自己安逸的生活,希望它結束”。我似乎正在看著自己,看著自己如何用文字替代了語言,看著自己在一個個城市間輾轉,看著自己從一個熟悉的行業到達另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當霍艷決定放棄學習了七年的大提琴,轉而征戰文字領域時,我看到自我放逐的那個陌生城市。切斷了所有與原來世界可能的聯繫,用時間麻痹了情感,用距離縮放了回憶。當心靈回歸澄澈本真的時候,才又重新步入熟悉的世界,很自然地走上大街,未經思考坐上熟悉的公車,周邊的景物都未曾改變,我的感覺也未陌生,仿佛昨日還在這裡遊蕩,未曾離開一樣。所以看到霍艷的自我挑戰時便倍覺親切。許是被人們定義了80後的一代總是不安分的,總是希望通過各種途徑來驗證自己存在的價值,總是能夠理直氣壯雲淡風清地笑談自己的傷痛和苦楚,因為我們堅信“只要我們不嫌棄自己,那就沒人能嫌棄我們!”
偶像這個詞,一度也是我們追逐的目標。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發現文字的價值是在看到韓寒的《杯中窺人》,於是韓寒便成了我讀書時代的偶像。我也保留著小虎隊、林志穎等人的海報和專輯,雖然現在即便想再聽聽也找不到當年用來播放的那個隨身聽了。“曾經,偶像就是你會為他心甘情願啃一個饅頭的人,就是你為他跟小夥伴們爭執得面紅耳赤的人,就是你把他的照片藏在枕頭下,每天在筆記本上模仿簽名的人。可等我們長大了,再也沒有人讓我們如此魂牽夢繞,所以我們再也沒有了偶像。”我跟著霍艷一起,默默悼念起自己當年的偶像,緬懷著那段單純的青蔥歲月。現在的你我,早沒了當初的那份情懷,早沒了追逐的熱忱,早沒了生活的激情和衝勁。
很多時候,你以為早就遺忘的故事,卻在別人的時代中輕易找回了感覺。《兔八七的小時代》,其實就是你我共同的小時代,它是我們成長經歷的縮影,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短暫,如此寂寞,如此煙花般絢爛而孤寂。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你我的人生,倏忽過完了二十幾年,如同世間流轉起伏的情緣意志,並無什麼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