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疾病中醫藥臨床研究技術要點

內容介紹

馬融、胡思源主編的《兒科疾病中醫藥臨床研究技術要點》分總論、各論兩篇,共30章,通篇突出工具性、實用性。總論部分,著重論述中藥新藥臨床研究設計的基本方法,力求幫助讀者解決中藥新藥臨床研究設計、總結中經常遇到的方法學問題。各論部分,詳細闡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厭食、腹瀉病、抽動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遺尿症、手足口病、濕疹類疾病等15種兒科特有或高發病症的臨床研究技術要點。
《兒科疾病中醫藥臨床研究技術要點》可供中西醫兒科醫生和兒科中藥新藥研究機構及企業參考使用。

作者介紹

馬融,1956年3月生。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主任醫師。現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天津市政府授銜“中醫小兒神經內科”專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審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藥防治小兒常見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特別在小兒癲癇、多動症等疾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研製了小兒定風湯劑、熄風膠囊、抗癇增智顆粒等系列院製劑。多次參加國家兒科中藥新藥審評工作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編寫工作,牽頭組織兒科臨床試驗30餘項。先後承擔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科研課題22項,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獎勵19項,發表論文102篇,主編或副主編專著和教材18部。
胡思源,1963年9月生。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主任醫師。現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兼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臨床療效評價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市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藥治療兒科常見病的臨床評價研究和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中醫藥治療研究。近年來,牽頭組織兒科臨床試驗30餘項。牽頭承擔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兒科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平台規範化建設課題1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表論文62篇,主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醫診斷和治療》1部,副主編專著2部。

作品目錄

總論第一章臨床試驗背景第二章試驗目的和觀察指標第三章試驗總體設計第四章受試者的選擇與退出第五章試驗藥品與合併治療第六章試驗流程第七章有效性評估第八章安全性評估第九章數據管理第十章統計分析第十一章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和保證第十二章兒童臨床試驗的倫理學原則第十三章臨床試驗總結及其他第十四章兒童群體藥代動力學研究第十五章I期臨床人體耐受性試驗 各論第十六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十七章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第十八章咳嗽第十九章支氣管哮喘第二十章反覆呼吸道感染第二十一章厭食第二十二章腹瀉病第二十三章兒童功能性便秘第二十四章病毒性心肌炎第二十五章抽動障礙第二十六章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第二十七章小兒癲癇第二十八章遺尿症第二十九章手足口病第三十章濕疹類疾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