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音河鄉

克音河鄉位於黑龍江綏稜縣,下轄有8個行政村,主要由漢族、滿族、鄂倫春族等民族組成。 該鄉地勢平坦,有部分為不規則梯形,氣候溫和,南北長15.7公里,東西長14公里,南面和靠山鄉的付家村相鄰,東北與綏中鄉和閣山鄉接壤,北與雙岔河鄉隔河相望,西與海倫市的海南鄉和東風鄉相對。

基本信息

音河鄉

地理位置

克音河鄉黑龍江綏稜縣,全鄉現有8個村,71個村民組,52個自然屯。有農業戶4134戶,15962口人,非農業戶128戶,383人。其中有滿、鄂、鮮三個少數民族28人。人均收入2569元。

歷史

克音河鄉,以克音河。東北淪陷時期,隸屬綏稜縣綏南村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設定第六區,同年10月併入中心區。1956年並村劃鄉,設定克音河鄉。1958年10月,後併入閣山公社。1961年從閣山公社劃出,建立克音河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開,改為克音河鄉。  

地勢

 該鄉較平坦、土壤肥沃、土質以黑土和草炭土為主,全鄉總面積156796.8畝,耕地95132畝,其中水田1500畝,旱田93632畝,草原面積276.9畝,林地11309.1畝,灘涂2106.5畝。 全鄉企業總數102個,其中有全縣農村第一工業小區九井股份合作集團,下轄澱粉廠、亞麻廠、粉皮廠。有綏稜第三塑膠廠、磚廠、餐具廠、麵粉廠、積炭廠等,主要產品有省優部優產品“克音河”牌馬鈴薯粉皮,有亞麻纖維、塑膠製品、餐具、板材、紅磚、積炭等。另外每逢周五在鄉政府和十四井村開設集市,進行集市貿易。  

農業

 克音河鄉是典型的旱作農業鄉,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依託地緣優勢,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調大經濟作物種植比例,形成了南煙北麻、中部甜菜和種植格局,尤其在四井、西林兩個村重點發展蔬菜、黏玉米、笤帚糜子、西瓜、香瓜等特色創稅作物。形成了圍城經濟網。近年來,該鄉畜牧業主要以發揮特養大戶的輻射作用,以區、街、場、戶為基礎,以典型引帶為手段,逐步向一村一品、一鄉多業方向發展,先後引進德克肉羊、夏洛菜種羊;迪卡豬、長白豬;黑白花奶牛、西門塔爾、萊茵鵝、烏雞、美漩香鶉等優良品種進行推廣繁育,提高了畜產品的品質和質量,充分發揮畜牧業的“半壁江山”的作用。 全鄉8個村分別是省級標兵村1個,市級文明村2個,縣級文明村5個,新農村建設中心戶340戶,十星文明戶1570戶,新農村建設中心典型戶48戶,現在全鄉有6個村安裝了有線電視,5個村吃上了淨化水,5個村修建了白色路面35公里,3個村修建了砂石公路36公里,現已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