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戰警

克羅埃西亞戰警

萬米爾科·菲力浦維奇 Mirko Filipovic,綽號:克羅埃西亞戰警,立格鬥選手,出身特警部隊,隸屬於內務部特種部隊反恐組,目前更是貴為克羅埃西亞國會議員。2006年9月10日,他贏得了2006年的“傲慢的世界大獎賽開重量冠軍,並在2007年進入了UFC。在K-1和PRIDE比賽中均有不俗的成績。MMA(綜合搏擊)戰績:23勝-6負-2平,16次KO對手。

基本信息

克羅埃西亞戰警

萬米爾科·菲力浦維奇(Mirko Filipovic)

克羅埃西亞戰警克羅埃西亞戰警

國籍:克羅埃西亞、

生日:1974年

身高:188CM

體重:100KG

類型:自由搏擊出身

綽號:克羅埃西亞戰警 腿王二世 征服霸王 超人

主要戰績

克羅埃西亞戰警克羅埃西亞戰警

2006年9月10日,他贏得了2006年的“傲慢的世界大獎賽開重量冠軍,並在2007年進入了UFC。 2013年3月16,他贏得了K-1世界大獎賽成為K-1世界冠軍。在K-1和PRIDE比賽中均有不俗的成績。人稱克羅埃西亞戰警“Mirko Cro cop”。 同時也是繼Andy Hug之後的“腿王二世”。MMA(綜合搏擊)戰績:23勝-6負-2平,16次KO對手。

技術體系全解析

米爾科的左掃腿是格鬥界最恐怖的武器,人人都知道他這一招的可怕,但就是防不住。在掃踢技術上米爾科的腿法與泰式掃踢不同,有著自己的特點:

一、米爾科的左掃腿不象傳統的泰拳以大腿為主攻目標,而是將目標集中在肝臟部位與頭部兩個致命點,達到一招必殺的效果。由於強調打擊的精確性,米爾科並不是以脛骨進行一掃一大片的大範圍攻擊,而是以腳背與脛骨連線處作為打擊點,進行精確的點式打擊。

二、支撐軸穩定,支撐足基本不離地面。傳統的泰式掃踢一般提倡拔高重心,提起腳跟以前腳掌為軸,運用身體扭轉和重心前移加大攻擊力度和滲透效果.。米爾科的掃腿並不拔高重心,而是支撐足先有一個鏇轉蓄力的動作,以此為發力前奏,以支撐足為圓心,胯部驅動發力,注重支撐軸的穩定和腰胯的配合發力,最大程度的利用了身體力量,產生加速度大,集中力量於一點爆發。米爾科採用這種技術並非沒有道理,在綜合格鬥中注重重心穩定,拔高重心並不明智,三、發力緊湊,角度刁鑽。與有些泰拳手提倡掄圓了踢腿不同,米爾科的掃踢預動作小,角度也刁,沒有明顯後拉的動作。起腿採用斜向上的小角度,隱蔽性、突然性強,令人很難判斷。同時由於動作幅度小,速度也就更快。在綜合格鬥中,如何抓住對手短暫的攻防轉化漏洞實行精確打擊是取得勝利的關鍵,米爾科技術上的針對性改良讓他的腿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必殺技術”。

出色的拳法也是米爾科的重要制勝武器,他的直線拳法威力尤其突出。強悍如薩普也承受不了米爾科的左直拳。憑心而論,米爾科拳法也有明顯的缺點,雖然力量足,但角度的變化不多,而且拳法的連續性也不出色。了解自己的缺點,合理安排戰術揚長避短是米爾科成功的主要原因。米爾科充分發揮了拳腿的互補的特點,進行戰術配合,以直線拳法開路,吸引對方注意製造防守漏洞給“必殺高掃”創造機會。或者在對方因為躲避高掃防禦姿勢破壞之後,以長矛般的拳法給予對方重創。在正確的戰術下,拳腿組合相得益彰,最大程度發揮了威力。

除了站立打擊技術之外,摔交和地面關節技術也是綜合格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獲得06PRIDE無差別冠軍之後米爾科說出了以下的話:“在綜合格鬥技的擂台Pride上,已經越來越難以劃分打擊型選手和地戰型選手了。不綜合全面肯定是不行的了,這是我親身的深刻體會。”米爾科深刻認識在綜合格鬥中技術不全面的人是沒有機會獲得王者的,他聘請了巴西的柔術高手進行柔術強化訓練,訓練出優秀的反摔sprawl技術(針對潛抱的防守技術,調整重心迅速下壓,把對方壓在自己身下,破解摔法),同時也加大了地面防守技術的訓練,即使面對地面錘擊(GNP)第一位的非多(Fedor),在地面防禦戰中表現的也無懈可擊。

科學訓練直擊

在日常訓練中米爾科極其注重實戰訓練,模擬擂台環境的實戰在整個訓練計畫中占據主要位置,一切訓練內容圍繞擂台要求進行,在練習中考慮到擂台會出現的各種情況並進行針對性訓練。他採取的是循環模擬訓練的方式。在充分熱身之後,以3個回合為一組進行綜合實戰訓練,第一,二回合10分鐘,第三回合5分鐘。而每回合也由三位不同風格的陪練輪流進場與米爾科進行針對性的實戰。第一位是拳擊選手,與米爾科進行拳法和站立狀態的角力訓練,訓練實戰中的距離感、身法移動以及攻防節奏;在一輪激烈的拳法大戰之後,摔角手進場,主要訓練站立與摔角之間的轉化過度技術,陪練選手在拳法組合後不斷尋找時機施展扭倒(Takedown)技術,而米爾科則使用反摔技術不斷破解攻擊,並在地面纏鬥中確保自己的優勢位置;最後3分鐘柔術選手上場,與米爾科進行地面技術的強化,進行地面技術的攻防演練。整整10分鐘的回合中沒有任何休息和調整時間,而且必須每時每刻集中精力真刀真槍地對抗不同風格的選手。大強度的實戰訓練在提供各種擂台經驗的同時,對於選手的體能也是一種強有力的訓練。而打引靶(活動靶)是提高攻擊能力,攻擊時機角度的最好的訓練方式,當結束了一輪25分鐘的實戰訓練之後,米爾科會以打拳靶,踢沙袋等方式進行狀態的調整,並強化自身的格鬥技術,並等待下一輪實戰訓練的到來。

身體素質強化也是米爾科訓練課程的一部分。搏擊選手身體素質分為基本反應和力量素質、身體協調能力、對抗能力、心肺功能完善等幾個大方面。負重訓練是強化力量的有效方法,與力量舉選手不同格鬥選手並非一味追求巨大的力量,而是要求速度、爆發力的平衡。單純的舉重並不是功能性健身,有很多人臥推成績很好,但他們在拳擊與摔交動作中卻發揮不出力量,因為那不是擂台需要的力量。對於格鬥選手來說,模擬各種不同的摔角和打擊動作進行阻力和負重訓練,針對性強化發力肌群才是符合格鬥擂台的需要。米爾科並非象健美選手那樣每天訓練特定一部分肌肉,而是在一次訓練中同時訓練多部分肌肉,並很注重腰腹、下背、和腿部肌肉群的訓練,而他石破天驚的掃腿攻擊力與這些部分的力量素質強化也不無關係。

米爾科1米88、100公斤的身材在重量級的格鬥世界中實在不突出,在06年PRIDE無差別比賽中,身為冠軍的他甚至是所有選手中體重最輕的。但通過自己精湛的技術和科學的訓練,米爾科將自己的身體磨練為“致命武器”,並以一招絕妙腿法震驚了世界。不斷挑戰是他的信念,從K-1到PRIDE,又轉戰UFC,當在英國意外爆冷失敗之後,希望米爾科能重新振作,重現昔日雄風,在UFC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米爾科在08年的Dream比賽中復出,組合拳KO了日本新秀。

很容易被摔倒。同時保持身體的穩定還有利與配合連續攻擊的展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