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凱郭爾:審美對象的建構

(13)用阿多諾的話來說,在海德格爾這裡,生存的意義"被標示為了解釋性的本體論追問的意圖"。 "(21)在阿多諾看來,"這不僅是對客觀世界的科學理解的批判,而且同樣也是對主觀性的'客觀化'解釋的批判,因此是對一個先驗、一個'生存的生存論分析'的可能性的批判。 這在克爾凱郭爾那裡也不複雜:"對於克爾凱郭爾來講,生存運動就是一個引導無客體的內在性走出它在'自由'中的神秘糾纏,達到自身真理的呈現。

內容介紹

一、生存與真理,或克爾凱郭爾與海德格爾的差異
在克爾凱郭爾的復興中,為什麼其生存概念成了"當下最突出的一個"?阿多諾認為,這與克爾凱郭爾生存哲學本身的旨趣沒有關係,因為它與"官方基督教"的鬥爭已不再具有迫切性;與卡爾·巴特的辯證神學對克爾凱郭爾的繼承也沒有關係,(6)因為前者從來都沒有使後者超出基督教的內部爭論,成為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只是在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發表之後,他的生存概念及其對真理問題的系統闡述才變得非常令人注目,"作為'生存的意義'問題,本體論問題今天更多地是從克爾凱郭爾那裡被讀取出來的",(7)儘管海德格爾本人在《存在與時間》中總是試圖弱化這一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克爾凱郭爾的生存概念的分析中,阿多諾更多地是強調它與海德格爾的差異:(8)"在克爾凱郭爾那裡,生存不可以被理解為'生存方式',即使它向本身'敞開'也不行。他並不關切那'必須在生存的生存論分析中被找尋到的''基礎本體論'。對克爾凱郭爾來說,生存的'意義'問題不是生存恰如其分地是什麼的意義問題,而是什麼給予生存--自身中的無意義--以一個意義的問題。"(9)--阿多諾當然不是要把克爾凱郭爾與海德格爾對立起來,他不過是想指證當代存在主義哲學的荒謬性(paradoxy):唯心主義的起源被不加區分地視為了唯心主義的解毒劑!
阿多諾從三個方面討論了克爾凱郭爾和海德格爾的差異。首先是生存概念與本體論的關係問題。(10)海德格爾說:"此在這樣或那樣地與之相關的那個存在:總之此在無論如何總要以某種方式與之相關的那個存在,我們稱之為生存。"(11)生存是此在具有優先性的一種存在方式,此在作為存在者,它的與眾不同之處即在於"它存在論地存在","因而其它一切存在論所源出的基礎存在論必須在對此在的生存論分析中來尋找"。(12)就生存在海德格爾那裡具有超越自身存在的能力這種意義來說,"此在"也就是"自由地為對最本己的能在而自由存在的可能性",在這個意義上,"此在"與領會有關,"領會是此在本身的本己能在的生存論意義上的存在"。(13)用阿多諾的話來說,在海德格爾這裡,生存的意義"被標示為了解釋性的本體論追問的意圖"。(14)按照阿多諾的解釋,克爾凱郭爾的生存不是通過"意義"來解釋自身,而是把自己從無意義和偶然性中分離出來,在引證了《重複》中匿名的朋友10月11日信中關於生存的那段著名的疑問之後,(15)阿多諾說:"克爾凱郭爾自己只是在論辨的意義上使用本體論術語,它等同於形上學。如果它適用於真理,那么,……生存不應以本體論的方式進行術語表述。……既然本體論是在生存領域被發現的,那么,它就不能同時是本體論'問題'的解答,'意義'遠非生存可能性的結構……應標示為超越生存的、確定的'無限'"。(16)儘管都具有"生存論-本體論"的哲學旨趣,但與要在生存中發現本體論問題的解答的海德格爾不同,克爾凱郭爾"為了最終使它們分開,他的凝神辯證法(dialectic of engrossment)才把生存與本體論連在一塊"。(17)在"簡單生存"、"純粹生存"與克爾凱郭爾的"歷史性生存",生存的靜力學與生存的"動力學"之間進行了一種並不是非常清楚的界劃之後,阿多諾得出一個結論:"克爾凱郭爾想保存一個作為顯明的先驗意義的競技場的內在意識,與此同時在黑格爾那裡,這個意義是內在於先驗意義之中的。" (18)--在我們看來,儘管存在類主體和個人主體的差異,但克爾凱郭爾生存哲學的邏輯結構其實與青年馬克思的異化史觀是極其一致的:異化是歷史地形成的人的生存狀態,人的本質不是消失了,而就存在於異化之中,只不過是以顛倒的形式存在著罷了,因此,我們不是要在異化中認識、領會人的本質,而是要通過對異化的認識揚棄異化, 回復人的本質、找尋到生存的意義。就此而論,克爾凱郭爾是黑格爾學派解體後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一支,我們相信此時的阿多諾對這一點應當是有所領會的。
其次是真理問題。在一般人眼中,克爾凱郭爾與海德格爾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擁有更多的共同之處,因為他們不僅都批判了傳統的符合真理論,特別地,他們都持有一種主觀真理說。不過,在阿多諾看來,問題似乎正相反,"本體論的解釋問題被(克爾凱郭爾)詛咒為'客觀的'"。這看似荒謬的評論的真理性要從海德格爾的真理觀的原初說起。海德格爾真理觀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真理等同於此在的展開,因此,"此在本質上在真理中。……唯有當此在存在,才'有'真理。……唯當此在存在,……無論什麼真理才存在。此在根本不存在之前,任何真理都不曾在,此在根本不存在之後,任何真理都將不在,因為那時真理就不能作為展開狀態或揭示活動或被揭示狀態來在。"(19)這似乎確鑿地證明了海德格爾的主觀主義。但問題在於,此在就是領會,"領會同顯身一樣始源地構成此之在"。 (20)那么,此在領會的是什麼?以超越主客二分哲學處境自居的海德格爾竭力強調領會本身的始源性,不過,從胡塞爾起家的阿多諾清楚地知道,就像胡塞爾的意向性、沒有客體的主體、直接經驗是一種遁詞一樣,海德格爾此在、沒有主體的客體也是一種遁詞,他不過是像前者設定一個絕對客體而排除了客體一樣,設定一個絕對主體而排除了主體,存在的生存真理不過和存在者的認識真理一樣,都是對象性的反思(領會)。阿多諾因此直接引用了克爾凱郭爾的話來"詛咒"海德格爾:"客觀反思道路使主體成為偶然的,因此把生存變成了漠不相關的事物、消失著的事物。走向客觀真理的道路偏離了主體,同時主體和他的主觀性變成漠不相關的了,真理也變成漠不相關的了,這種漠不相關性確切地說就是它的合法性,因為就像所有決定性一樣,所有旨趣都植根於主觀性之中。……從在它的實現中的主觀的視角來看,已經出現的客觀性或者是一個假設,或者是一個近似值,因為所有的永恆決定性都植根於主觀性之中。"(21)在阿多諾看來,"這不僅是對客觀世界的科學理解的批判,而且同樣也是對主觀性的'客觀化'解釋的批判,因此是對一個先驗、一個'生存的生存論分析'的可能性的批判。"(22)這樣,克爾凱郭爾對費希特、黑格爾的客觀真理的批判毋寧說也就是對海德格爾的一種變相批判了。對於克爾凱郭爾的真理,除了它的主觀性之外,阿多諾特彆強調了它的否定性:"就像對內容的任何斷言一樣,對真理的斷言將使真理理念'客觀化',因此對於克爾凱郭爾來說,這是不被允許的。真理的先驗性是通過對內在主觀性的否定、無限的矛盾生產出來的。"(23)由此,最後一個問題即生存和真理的關係也就被提出來了。
對海德格爾而言,生存與真理的關係是非常清楚的:真理將從生存中被領會到、解釋出來。這在克爾凱郭爾那裡也不複雜:"對於克爾凱郭爾來講,生存運動就是一個引導無客體的內在性走出它在'自由'中的神秘糾纏,達到自身真理的呈現。"不過,阿多諾拒絕不加說明地接受這種理解,因為通常持這種理解的人都把克爾凱郭爾的"清晰性(transparentness)當作基督教意義上的簡單性(simplicity)"了,(22)既然我們已經承認克爾凱郭爾是一個哲學家,那么,就應當首先按照哲學而非信仰的要求去理解他,因此"清晰性的辯證觀念並不能充分地以心理學的方式被把握到,而只有根據克爾凱郭爾的真理觀念的構造,才能把握到",這首先不是一個信仰的心理學問題,而是一個本體論問題。(23)也就是說,阿多諾深刻地意識到,克爾凱郭爾無客體的內在性並沒有超越唯心主義,具有主觀面貌的生存境界、生存辯證法在本質上是一個本體論問題,因此,個人生存與主觀真理的關係歸根到底是主體與自然客體的關係。(24)"在那在真理中已然熄滅的主觀--不僅是主觀--辯證法那裡,真理顯得是荒謬的,作為沒有成為它的尺度的辯證運動的精華,真理變成含混的了。"(25)按照一般的理解,精神將在生存辯證法構成的荒謬中突然浮現,克服自己的含混性,在"超越"中實現自己的簡單性。依阿多諾之見,克爾凱郭爾的真理注定是不能獲得清晰性的,這是由克爾凱郭爾的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決定的。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審美對象的說明
文學創作與辯證法的概念
文學的要求
作為圖解的文學創作
“唯美主義”
面具與方法
歧義性
古典主義的內容美學
形式主義
第二章 內在性的結構
“文字”
無對象的內在性
內在的辯證法
歷史哲學
“處境”
“室內”
第三章 內在性的闡明
關於社會學
精神的軀體
神話的內容
辯證法的召喚
憂鬱
“巴羅克時期”
審美對象的悖論
第四章 生存的概念
此在與真理
悖論與多義性
抽象的自我
神秘的生存
客觀的絕望
生存辯證法的突變
第五章 關於“境界”的邏輯
生存與體系
境界的起源
“狀況”
唯心主義因素和本體論因素的覆蓋
幽默、偶然、“誘因”
邊界與“飛躍”
境界的辯證法
間歇性
投影
超驗化
第六章 理性與犧牲
唯心主義的自我毀滅
神話中的犧牲
“靈知”
單純精神的悖論犧牲
激情
第七章 審美對象的建構
憂鬱的轉變
生存的消失
圖像與境界
主觀的情況與對藝術的敵意
幻想碎片
對渴望的超越
編者注釋
引文說明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