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白楊河大峽谷

克拉瑪依白楊河大峽谷

克拉瑪依白楊河大峽谷在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境內,位於烏爾禾街區西側,217國道跨越河谷。大峽谷蜿蜒約30千米,具有典型的雅丹地貌。從白楊河水庫白楊河發源於準葛爾西部山地的烏爾喀什爾山,全長170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最終流入艾里克湖。河水倚在谷底緩緩流淌,河水多曲流,沿谷地。克拉瑪依市白楊河大峽谷為國家AA級景區,峽谷景區是集觀光與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旅遊景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克拉瑪依白楊河大峽谷克拉瑪依白楊河大峽谷

克拉瑪依白楊河大峽谷在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境內,從白楊河水庫至烏爾禾的河段近東西走向,長24千米,一般寬400米左右,最窄約200米,最寬約600米,兩側河岸陡峭,高約20~30。河谷中水面寬約5~10米,深約50厘米,河水多曲流,沿谷地蜿蜒而下。水流兩側是茂密的胡楊林,主要樹種有胡楊、銀灰楊、毛柳、尖果沙棗,灌木有鈴鐺刺、薔薇、柳。白刺等,草類繁多,多為禾本科和豆科屬種,如芨芨草、苦豆子、甘草等,植被蓋度可達60%左右。胡楊是新疆古老和珍奇的樹種之一,是荒漠中河岸林的優勢樹種,具有抗乾旱、御風沙、耐鹽鹼的能力,樹型與一般楊樹的大不一樣,樹幹粗壯而多分支,樹葉有柳葉型和橢圓型兩種,樹冠寬圓,成年的胡楊給人以蒼勁挺拔的感覺。白楊河谷地是河谷林最為茂密的河段,景色優美。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河谷地林木茂密,河水蜿蜒,夏季氣溫明顯低於周圍地域,是休閒、避暑度假的好去處。

植物資源

克拉瑪依白楊河大峽谷克拉瑪依白楊河大峽谷
白楊河谷地中的胡楊、喬木類樹種占90%以上,樹高6~10米,胸徑20~30厘米,最大可達40厘米。河谷兩岸壁上是白堊系淺褐紅色泥岩砂岩。白楊河發源於準葛爾西部山地的烏爾喀什爾山,全長170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最終流入艾里克湖。上述白楊河谷地是河谷林最為茂密的河段,景色優美。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河谷地林木茂密,河水蜿蜒,夏季氣溫明顯低於周圍地域,是休閒、避暑度假的好去處。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雅丹地貌
“雅丹”一詞是地地道道的新疆“鄉土貨”,維吾爾語意為“險峻的土丘”。大峽谷的雅丹地貌遠看是一種介於淡黃與淺紅之間的色調,走進細看,岩層從下到上有淡青、赭紅、土黃、灰綠等多種顏色橫向排列,可謂色彩斑斕。從虹吸口烏爾禾龍口,白楊河大峽谷蜿蜒近三十公里,寬400米左右。峽谷兩岸,陡峭的谷壁巍然挺立。谷壁的下半部分連綿遠去,上半部份有起有伏,壁高40至60米不等,造型千姿百態。

克拉瑪依

胡楊林胡楊林
克拉瑪依(維吾爾語:قارامايشەھرى;維吾爾語拉丁化:Qaramay;英語:Karamay或Karamai),系維吾爾語“黑油”的音譯,得名於市區附近的一座天然瀝青丘——黑油山。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噴油,當時取名為克拉瑪依油田,是新中國成立後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

1957年1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第14次會議決定設立克拉瑪依市。1958年5月2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克拉瑪依市(縣級);同年7月25日,克拉瑪依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宣告克拉瑪依市成立。1982年2月16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克拉瑪依市為設區的地(州)級市,下設克拉瑪依、獨山子、白鹼灘、烏爾禾4個區。1984年8月17日,自治區決定克拉瑪依市為直轄的不設區的縣級市,下轄街道辦事處和鄉、鎮。1990年1月8日,自治區恢復克拉瑪依市為地級市。建市前,獨山子鎮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的縣級建制鎮,其餘各地均為鄰縣轄區。其中烏爾禾屬於和布克賽爾縣;大、中、小拐屬沙灣縣,克拉瑪依地區屬託里縣。1958年克拉瑪依設市後,行政區域包括克拉瑪依、獨山子、六十戶、烏爾禾、百口泉、紅山嘴、前山撈壩、白鹼灘、小拐、中拐、大拐等地區,下設獨山子和烏爾禾兩個區;撤銷了獨山子鎮人民委員會建制。1997年全市總人口(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口)為254560人。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數的76.5%;少數民族人口占23.5%。截至1999年4月,克拉瑪依市下設克拉瑪依、獨山子、烏爾禾、白鹼灘4個區,烏爾禾、小拐2個鄉;還設有勝利路、崑崙路、天山路、銀河路、金龍鎮、五五新鎮、金山路、西寧路、北村、中興路、三平鎮、百口泉等街道辦事處以及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全市設克拉瑪依、獨山子、白鹼灘、烏爾禾4個區、9個自然鎮、2個鄉、12個街道辦事處、109個居民委員會和20個村民委員會。境內有生產建設兵團所屬的4個團場。新疆石油管理局機關設在克拉瑪依市。石油管理局與克拉瑪依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下政企分設的兩套管理體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