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門民國堡壘遺址

光華門民國堡壘遺址

該遺蹟位於東經118度48.546分,北緯32度01.426分。2006年10月,白下區建設局在光華門西側“月牙湖五期”環境整治施工中發現光華門明代城牆基礎遺蹟,隨後南京市博物館進行了考古發掘。考古發掘表明光華門西段明城牆依山而建,其基礎比較獨特,不同於以往發現的其它地段城牆結構,對研究明代南京城牆構築有著比較重要的學術價值。

歷史

首都保衛戰

1937年12月9日拂曉,日軍第9師團脅坂部隊趁5師87師換防,搶占光華門外的大校場和通光營房,隨後連續數日,日軍飛機、野山炮和坦克不停地猛烈轟擊光華門。城樓被炸飛,80米段的城垛被炸平。10日下午5時,日工兵第9大隊在對光華門東南角殘牆實施爆破,日軍百餘人從被擊穿倒塌的城門沙袋掩體工事中沖入光華門,脅坂36聯隊伊藤善光少佐將太陽旗插在南京城頭。光華門成為最先被日軍突破的地點。訊息傳回日本,日本立刻舉國若狂。擔任光華門防務的中國守軍,以大量集束手榴彈、機槍和步槍與日軍展開激戰,在短短數小時內整連整營編制的中國官兵大批傷亡,終於奪回城門、堵住城牆缺口。中國軍人又將汽油桶拋下,縱火焚燒據守在城門洞裡的日軍。12日,光華門再度被日軍突破,被守軍謝承瑞團長親率戰士用十餘挺機槍的火力,將第二次入城的日軍悉數殲滅,並用沙袋重新堵塞缺口。當夜,中國守城部隊撤退,脅坂第36聯隊占領了殘破的光華門。

光華門是日軍攻打南京時戰鬥最激烈、傷亡最大的一座城門。日本方面對南京光華門爭奪戰印象頗深,日軍占領南京以後,日軍在光華門外城牆下樹立墓標,憑弔戰死者,還在光華門一側書寫“和平”兩個大字。還組織有關材料編成軍事教材廣為宣傳。光華門是朝香宮鳩彥王等日本軍政要員到南京參觀、巡視、憑弔的必選之地。光華門作為“戰績”保存,原狀保護,沒有進行修復。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南京市工務局修補了被日軍炸毀的城牆豁口。

在南京保衛戰中,無數將士為國捐軀,在南京保衛戰中直接參與了光華門之戰的就有四位將軍以身殉職。

讓我們一起記住他們:

蕭山令

(1892-1937)憲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廳廳長、南京市長等,字鐵儂,湖南益陽人。1910年入陸軍國小。次年畢業後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1916年畢業。回湖南蔡鉅猷、賀耀祖部任連長、營長、團副、參謀等職。1928年任益陽縣縣長。1929年1月任首都憲兵司令部中校參謀,1930年升參謀處處長。1932年任總務處處長,主管全國憲兵的編制與訓練工作。1936年3月攫升為少將參謀長。1937年11月中旬憲兵司令谷正倫赴武漢就醫,升任憲兵司令部副司令,成為南京憲兵首腦。旋首都衛戍司令部成立,長官唐生智命令其代理首都警察廳廳長暨南京市市長,以便憲警協調行動。因積極組織修築野戰和城防工事、維持市內秩序等,頗受好評。12月,南京保衛戰開始,所屬1萬餘名憲警除負責防守城內重要據點外,還協助防守上新河、雨花台、光華門等處復廓陣地,光華門戰鬥最激烈時清涼山憲兵部隊曾被調遣馳援。12月12日上午城防危殆時,命令憲兵增築城內街壘工事,準備巷戰。下午奉命撤退,並殿後督隊。夜於儀鳳門外又指揮憲警與追敵激戰,渡江時為日軍汽艇機槍掃射身亡。後追晉中將。

易安華

(1900-1937)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少將旅長,字福如,號濟臣,江西宜春人。江西省立第八中學肄業。1925年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憲兵科。次年畢業,任軍校憲兵教練所見習少尉隊長,後調任中央憲兵團排長,參加北伐。1927年升任浙江警備司令部第三補充團上尉連長。1928年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次年入中央教導隊。畢業後任教導第一師第一團上尉連長。1930年中原大戰後升任少校營長。次年,教導師改編為陸軍第八十七師,任該師第二六一旅五二二團中校團副。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軍抗日。1933年冬,升任該團上校團長。 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隨八十七師圍攻上海市區日軍陣地,斃傷大量日軍,遂任該師二五九旅旅長。11月,奉命撤離上海。後於鎮江任戒嚴司令。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防守中華門右翼陣地。9日,日軍猛攻光華門、通濟門、雨花台。10日午後,第九師團部分日軍沖入光華門,占據沿街房屋。乃率部與該師二六一旅經過8個多小時血戰,全殲入城日軍。易安華與二六一旅參謀主任倪國鼎等30餘官兵在戰鬥中壯烈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謝承瑞(1905-1937)教導總隊第一旅二團上校團長,江西南康人。1927年10月入法國里昂中法大學攻讀陸軍專業,1930年1月畢業。1937年時為教導總隊第一旅二團上校團長。所部與八十七師二六O旅防守工兵學校。9日,防守淳化的五十一師敗退回城,在尾追的日軍第九師團的猛攻下陣地失守,遂退入光華門與八十七師、一五六師、憲兵教導二團等堅守城垣,並迫退城外日軍。10日,光華門兩次被突破,但入城日軍均被殲滅,有少量殘敵隱藏於城門洞內。遂建議組織敢死隊清除殘敵獲準。半夜,從箭樓上將汽油桶摔到門洞口,點燃燒敵,並親率教導二團敢死隊打開城門,與從城上縋下的一五六師敢死隊前後夾擊,敵人悉數被殲,且俘獲一人,原本抱病參戰的謝承瑞為火焰灼傷。此後堅守光華門。13日凌晨始受命撤往下關,在挹江門因身體虛弱被擁擠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後追贈少將。

黃紀福

(1902-1937)第六十六軍一五九師四七七旅上校副旅長,廣東梅縣人。1926年,加入國民革命軍,後入第十一教導隊學習。畢業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曾參加北伐戰爭。1936年在第六十六軍一五九師任團長。1937年率部在劉行、廣福等地奮勇抗擊日軍,予敵重創。12月,任四七七旅副旅長,參加南京保衛戰,在湯山拒敵。湯山失守後經麒麟門退大水關集結待命。10日隨一五九師調駐明故宮,策應增援光華門的一五六師。12日,南京失守,隨六十六軍經太平門突圍,沿途戰鬥中壯烈犧牲。後追贈少將。

現狀

2006年10月,該遺蹟在“月牙湖五期”環境整治施工中被發現,隨後南京市博物館進行了考古發掘。這兩處民國時期堡壘遺蹟是以明城牆為依託構築的城防工事,東西相鄰,均用明城磚砌築。據記載,1937年冬侵華日軍進攻南京,光華門是中國守軍抵禦日寇最為頑強的戰場之一,發現的光華門民國磚築堡壘遺蹟是這段歷史的重要見證,因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光華門民國堡壘遺址 光華門民國堡壘遺址
光華門民國堡壘遺址 光華門民國堡壘遺址

地址

該遺蹟位於東經118度48.546分,北緯32度01.426分。

秦淮區,捷運二號線明故宮站往南。

光華門民國堡壘遺址 光華門民國堡壘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