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陶瓷導論

《先進陶瓷導論》是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前言

先進陶瓷導論先進陶瓷導論
材料是一切人類生產活動的工具。若要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不能不去了解材料的發展,若要了解材料技術的發展,不能不去關注先進陶瓷材料。

一部人類文明史可以看成是一部材料發展史。人們把新型材料、生物工程和信息技術作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重要標誌,新材料在被稱為現代社會三大技術革命(材料、能源、信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先進陶瓷作為新材料家族中異軍突起的新軍,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很多領域,材料的發展和套用水平已經成了諸多前沿科技發展的瓶頸,許多現代科學技術,如核技術、太陽能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空間技術、軍事技術等的發展都要受到先進陶瓷技術的制約,而尖端科技的發展也會帶動先進陶瓷技術的發展,因此可以說先進陶瓷技術的發展與現代社會科技的進步密不可分。

先進陶瓷材料大體上可分為結構陶瓷和功能陶瓷,是由傳統陶瓷發展而來的,它不但繼承了先進陶瓷的諸多優點,而且還具備了一系列其他材料無法比擬的優異性能,基於先進陶瓷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作用,各國都在力圖搶占先進陶瓷發展技術的制高點,可以說,世界上比較發達的國家,如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等,其先進陶瓷技術也必然是在世界上領先的。

先進陶瓷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戰略家和科技界的重視。我國科技界教育界也都十分重視先進陶瓷的研究和套用。為了適應我國先進陶瓷技術研究發展的需要,同時兼顧非專業人士迫切希望了解先進陶瓷科技的願望,使先進陶瓷能為更多的人理解、關心和支持,從而促進我國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出版一部系統介紹先進陶瓷的科技著作是很有必要的。

在一些專家的熱情倡議下,應化工出版社之邀,本書作者在總結近30年來從事陶瓷生產、科研、設計、教學等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參閱國內外大量文獻,進行綜合分析整理,撰寫成《先進陶瓷導論》一書。本書初稿近百萬字,前後經過5次大的修改,形成今天所見到的這樣一本既簡要明晰而又內容全面的先進陶瓷方面導論性專著。本書之前已有一些先進陶瓷方面的書籍出版。本書的特色在於比較全面地論述了先進陶瓷的發展歷程、先進陶瓷的類別、性能特點和套用情況,以及先進陶瓷的評價技術及今後發展的趨勢。在撰寫方面,重點考慮知識的全面介紹,儘量使讀者對先進陶瓷有一個簡明而全方位的了解,避免過於專業和生澀難懂,敘述上注重通俗性、可讀性,同時具有一定深度。因此本書既是一本知識點較全面的專業著作,又是一本兼有知識性和普及性的讀物。

本書撰寫過程中得到尹衍升教授的熱情幫助,另有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了寶貴意見和無私指導,在此謹向尹衍升教授和幫助本書撰寫修改的專家們表示誠摯的謝意,也向書後提及的和未提及的文獻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讀者對象

本書可供從事先進陶瓷研究和生產的科技人員閱讀參考,亦可作為有關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大學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材料科學技術——人類文明的基石

1.1.1 材料的發現、產生和發展伴隨著人類自身的成長

1.1.2 材料的開發和使用必須考慮環境協調性和可持續發展

1.1.3 未來材料發展的特點——材料設計和分子設計

1.2 古老陶瓷,文明的象徵和載體

1.3 藝術陶瓷,美的使者和源泉

1.4 現代陶瓷,科技發展的動力和催化劑

第2章 高新技術的先導——先進陶瓷

2.1 引言

2.1.1 人類、材料和技術的演變

2.1.2 結構材料

2.1.3 功能材料

2.1.4 複合材料和雜化材料

2.2 新型材料——當代新技術革命的先鋒

2.2.1 新型材料發展史

2.2.2 材料需求——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2.2.3 新材料的套用

2.2.4 五彩繽紛的材料王國

2.2.5 科學發展與新材料探索相互促進

2.3 從傳統陶瓷到先進陶瓷

2.3.1 陶瓷材料的進展

2.3.2 先進陶瓷的由來

2.3.3 先進陶瓷的內涵

2.3.4 先進陶瓷的特點及與傳統陶瓷的區別

2.3.5 先進陶瓷的基本類別

2.4 先進陶瓷結構與陶瓷特性

2.4.1 陶瓷材料物質結構相、結合鍵等

2.4.2 材料成分與組織結構

2.4.3 材料成分?結構?合成與加工?性能?使用效能

2.4.4 特種陶瓷無與倫比的優越性能

2.4.5 陶瓷材料中的晶體缺陷

第3章 先進陶瓷分類概說

3.1裝置陶瓷

3.1.1高鋁陶瓷

3.1.2 鎂質陶瓷

3.2 電容器陶瓷

3.2.1 非鐵電電容器陶瓷

3.2.2 鐵電電容器陶瓷

3.2.3 反鐵電電容器陶瓷

3.2.4 半導體電容器陶瓷

3.3 壓電陶瓷

3.3.1 壓電陶瓷的結構與原理

3.3.2 壓電陶瓷的性能參數

3.3.3 壓電陶瓷材料

3.3.4 壓電陶瓷的套用

3.4 磁性陶瓷

3.4.1 鐵氧體的晶體結構

3.4.2 鐵氧體的一般生產工藝

3.4.3 軟磁鐵氧體

3.4.4 其他鐵氧體材料

3.5光學陶瓷

3.5.1 透明氧化物陶瓷

3.5.2透明鐵電陶瓷

3.5.3透紅外陶瓷

3.6 導電陶瓷和超導陶瓷

3.6.1 導電陶瓷

3.6.2 超導陶瓷

3.7 半導體陶瓷

3.7.1 正溫度係數熱敏陶瓷

3.7.2 負溫度係數熱敏陶瓷

3.7.3 壓敏半導體陶瓷

3.7.4 氣敏半導體陶瓷

3.7.5 濕敏半導體陶瓷

3.7.6 光敏半導體陶瓷

3.8 其他功能陶瓷

3.8.1 熱學功能陶瓷

3.8.2 化學功能陶瓷

3.8.3 生物功能陶瓷

3.9 高溫陶瓷

3.9.1 高熔點氧化物陶瓷

3.9.2 非氧化物高溫陶瓷

3.9.3 高溫碳化物陶瓷

3.9.4 氮化物耐熱陶瓷

3.9.5 其他結構陶瓷

3.10 陶瓷纖維和纖維強化陶瓷基複合材料

3.10.1 無機纖維及其複合材料

3.10.2 幾種典型的無機纖維和晶須

3.10.3 主要的纖維強化陶瓷基複合材料體系

3.10.4 陶瓷基複合材料的套用前景

3.10.5 主要的特種無機纖維增強複合材料體系

3.10.6 高溫塗層

3.11 金屬陶瓷和玻璃陶瓷

3.11.1 金屬陶瓷

3.11.2微晶玻璃

3.12 納米陶瓷

3.12.1 納米陶瓷的基本概念

3.12.2 納米技術的基本原理初探

3.12.3 納米材料的性能初探

3.12.4 納米材料的製備方法

3.12.5 納米機器人

3.12.6 納米管及其對材料科學的意義

3.12.7 納米材料的套用

3.12.8 納米材料的前景展望

第4章 先進陶瓷在高新技術中的套用

4.1 先進陶瓷無與倫比的優異性能

4.1.1 威力無比的先進結構陶瓷

4.1.2 奇妙無窮的功能陶瓷

4.1.3 陶瓷基複合材料

4.2 先進陶瓷與電子工業和信息工業

4.3 先進陶瓷與化學工業

4.4 先進陶瓷與汽車工業

4.5 先進陶瓷與生物工程和醫學科學

4.6 先進陶瓷與機械加工

第5章 先進陶瓷的評價

5.1 先進陶瓷評價的內容

5.1.1 組成評價

5.1.2結構評價

5.1.3 性能評價

5.1.4 套用評價

5.2 先進陶瓷的評價手段

5.2.1 先進陶瓷組成研究方法

5.2.2 先進陶瓷結構研究方法

5.2.3 先進陶瓷性能研究方法

第6章 先進陶瓷未來發展展望

6.1 先進陶瓷未來發展的技術展望

6.1.1 材料加工

6.1.2 材料合成

6.1.3 陶瓷增韌

6.1.4 材料的成分和組織結構檢測

6.1.5 材料研究由炒菜式到材料設計和分子設計

6.1.6 材料功能設計原理和方法

6.1.7 綠色材料

6.1.8 陶瓷在工程套用中應注意幾個問題

6.2 先進陶瓷環境協調性與可持續發展

6.2.1 材料環

6.2.2 材料、能源與環境

6.2.3 環境對材料的影響——結構材料的失效

6.2.4 組織?性能?加工工藝之間的關係也受材料所處環境的影響

6.2.5 材料對環境的影響

6.2.6材料的可持續發展:環境材料等

6.2.7陶瓷材料與環境協調性

6.3 先進陶瓷未來的研究展望

6.3.1 未來材料的發展

6.3.2 材料產業化

6.3.3 脆性攻堅戰

6.3.4 材料複合化:金屬陶瓷等

6.3.5 功能陶瓷工業發展趨勢

6.3.6 功能材料與納米技術

6.4 研究先進陶瓷的意義

6.4.1 先進陶瓷的發展現狀及對今後的展望

6.4.2 研究先進陶瓷的意義和前景

參考文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