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的女兒

兇手的女兒

版次:1 ──《波士頓雜誌》(Boston ──《圖書館雜誌》(Library

圖書信息

作 者:(美)梅爾斯 著,李儀芳 譯
出 版 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1
版 次:1
頁 數:336
字 數:204000
印刷時間:2011-12-1
開 本: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1407266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露露從來沒有忘記那一天,世界仿佛只剩下一片血色:媽媽躺在廚房地板上,胸前的傷口像是壞掉的水龍頭一樣不斷冒出鮮血;妹妹梅莉的衣服從中間裂成兩半,血跡沾滿了整個房間;爸爸手裡拿著刀子站在妹妹身邊,血不斷地從他的手腕上滴下。
那天之後,她們成了“怪物的小孩”:她們是兇手的女兒。
假裝是一對因車禍失去雙親的姊妹並沒有讓她們比較好過,要在童年的陰影和旁人惡毒的言語下尋找能讓自己安身立命的角落太過困難,於是露露把自己變成一棵仙人掌,多刺、不易親近,卻仍然渴望水分的滋潤;梅莉則選擇當一朵玫瑰,甜美、討喜,卻不真正為誰綻放。露露和梅莉心中的創傷從來沒有過去,她們彼此依靠,也彼此指責,心裡其實有著相同的焦慮:這個世界對她們來說是不安全的。
露露和梅莉苦苦掙扎了三十年,如履薄冰地在現實與過去的創傷之間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只為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但當露露的女兒意外成為挾持事件的人質時,一切再也無法隱藏,她們都知道,處理過去殘餘的時候到了……

作者簡介

蘭迪·蘇珊·梅爾斯(Randy Susan Meyers)長期關注家庭暴力與受虐者,並在相關的保護組織Common Purpose工作達8年之久。她曾在與人合作的專著《夫婦與小孩》(Couples with Children)中討論相關問題。本書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被眾多媒體與讀書會譽為2010/2011年度全球最受歡迎的處女作小說,在30個國家發行,斬獲2010年美國文學協會圖書獎、法國ELLE雜誌十新書獎、2011年亞馬遜圖書俱樂部處女作小說獎、美國公共廣播電台有聲圖書獎、布魯克林“名人讀書俱樂部”處女作小說獎等50餘項大獎。目前她在波士頓教授小說寫作。

媒體評論

《兇手的女兒》是一對小姐妹令人難忘又悲傷的故事,但故事的最後卻如隧道出口透進的光亮,讓我看到了一股希望。
──塔季雅娜·德·羅斯奈(Tatiana de Rosnay), 暢銷書《莎拉的鑰匙》(Sarah's Key)作者
劇力萬鈞……令人讀來聚精會神且揪心不已。
──《波士頓雜誌》(Boston Magazine)
梅爾斯的首本小說《兇手的女兒》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故事。描述梅莉與露露這對姐妹掙扎了三十年,只為了找到她們的生存之道,因為她們其中一個愛著她們被監禁的父親,另一個則是對他深深感到憤怒……令人心神不寧卻又極具說服力。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兇手的女兒》的故事節奏老練,文筆優美,劇情令人心碎……梅爾斯用創傷與羞恥編織成傷慟與救贖,這是一段關於姐妹之情的故事。
──加拿大《溫尼伯自由報》(Winnipeg Free Press)
梅爾斯以她八年的家扶團體工作為藍圖寫出的這部小說,將讀者的情緒引逗得起伏如坐雲霄飛車。讀者們最好拿好手帕,並做好傷心的心理準備。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Review)
本書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它將家庭關係與義務的複雜性,以最誠實且直截了當的方式呈現,迫使讀者置身於書中人物的處境。
──網站書評
梅爾斯的長處在於,無論是兩姐妹兒時的心碎時分,或是她們成人後的苦苦掙扎,都能用明晰且獨特的敘述方式,說出屬於角色自己的話語。
──《學校圖書館雜誌》(School Library Journal)
一個發人深省、略帶悲傷(但最終充滿希望)的故事,描寫的是家庭、姐妹與施加在兒童身上之虐待與暴力的悲劇性影響。
——網站書評
一本關於童年記憶考驗著姐妹之情的書,一個充滿感情並緊扣人心弦的故事…………讀者定能體會到謊言與暴力是如何讓一個人終生活在陰霾之下的。
──網站書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