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戰

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戰

元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287—1288年),元軍對安南的第二次大規模進攻戰。

基本信息

簡介

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戰是1287-1288年(元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元軍對安南的第二次大規模進攻戰。

事件發展

忽必烈忽必烈

至元二十三年二月,元世祖忽必烈因安南王弟陳益稷等來降,封其為王,並命鎮南王脫歡、左丞相阿里海牙再次進攻安南。因連年征日本、占城和安南等國,百姓賦役繁重,疲於轉輸,忽必烈遂採納湖南宣撫司之建議,暫停進軍。二十四年正月,忽必烈命脫歡督左丞程鵬飛、參知政事樊楫等,調集軍隊,作進攻準備。發江淮、江西、湖廣三省蒙古、漢軍7萬人,船500艘,雲南兵6000人,海外四州黎兵1.5萬人,新附軍1000人。

十一月,各軍集結思明(今廣西寧明),脫歡留2500人看守輜重,指揮水陸等三路,進攻安南。程鵬飛等率漢軍1萬由西道永平(今越南諒山東南)經老鼠、陷沙、茨竹三關,大小17戰皆捷,進入安南;脫歡率征安南平章政事奧魯赤等部萬餘人,以右丞相阿八赤率1萬人為先鋒,由東道經女兒關進攻,攻破浮山寨,安南興道王退走;參知政事烏馬兒、樊楫率水師由海道,經玉山、雙門、安邦口,擊敗安南戰船400多艘的阻擊,斬首4000餘級,生擒100人。隨後,脫歡命烏馬兒率水軍,阿八赤率陸兵會攻升龍城(今越南河內市),元軍渡富良江(今紅河)擊敗守軍。二十五年一月,安南王陳日煚與其於棄城逃入海。

二月,脫歡引兵還萬劫,阿八赤率前鋒攻破三江口,破堡壘32處,殲敵數萬,獲船200艘,米11.3餘石。烏馬兒由大滂口趨塔山,擊敗安南船千餘艘,復還萬劫。是時,天氣炎熱,士卒多疾病,脫歡恐糧盡師勞,採納部將意見,決定撤返。三月,樊楫等率水師先退,在白藤江遭安南軍襲擊戰敗。陳日煚復聚兵30餘萬,據守女兒關和丘急嶺等地,切斷元軍退路。

元朝簡介

元朝歷史通常可以分為兩個到三個階段,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立國漠北,定國號為大蒙古國;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打敗南宋,金與西夏,將國號改為大元之際,共六十六年,稱為大蒙古國時期,又稱蒙古帝國。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將國號改為大元後,直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為止,共九十八年,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元朝歷史。元惠宗出亡後依舊以大元為國號,至1402年鬼力赤殺順天帝坤帖木兒,改國號為韃靼為止,共三十四年,稱為北元時期。

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奉鐵木真為大汗,上尊號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建立。蒙古汗國在1259年蒙哥汗去世後分裂為大汗之國和四大汗國(金帳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服從蒙古大汗宗主權。

1218年蒙古滅西遼,1227年6月滅西夏,1234年滅金朝,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滅大理,1279年消滅南宋政權。

成吉思汗時,蒙古沒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太宗窩闊台建都哈拉和林。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上都。1272年定都燕京,稱為大都。

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忽必烈成為中國皇帝。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軍攻占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退出中原,與明王朝對峙,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國韃靼,北元亡。

結局

元軍且戰且退,屢遭襲擊,樊楫、阿八赤等戰死。脫歡中箭,由間道退回思明州。元軍分路退返後,陳日煚恐元軍再來攻,遣使謝罪。此後,雙方使者往來不斷。

元朝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