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功之首:鄧禹

鄧禹聽到這個訊息,立即渡河北上追趕劉秀,追到鄴城(今河北磁縣南)才得相見,促膝談心,為之出謀畫策。 永平元年(公元58年),鄧禹逝世,終年五十七歲,謚為元侯,有確認他為中興功臣之首的意思,故後來凌煙閣標名也以之為首。 鄧禹早年雖與光武為布衣之交,但在中興功臣中,他既非首事之臣,也不如後來吳漢、賈復等人功績顯赫,其所以居中興功臣之首,蓋以運籌帷幄之功居多。

基本信息

作者:姜正成編著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2
ISBN: 978-7-5117-1931-7
頁數:223頁
價格:33.00元

內容簡介

鄧禹才識過人,少有知人之明。王莽末年農民戰爭爆發後,綠林軍將領擁立劉漢宗室劉玄為帝,建元更始。更始政權建立不久,立即派遣劉秀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名義持節北渡黃河,撫慰河北各州郡。鄧禹聽到這個訊息,立即渡河北上追趕劉秀,追到鄴城(今河北磁縣南)才得相見,促膝談心,為之出謀畫策。從此,鄧禹成為劉秀帳下參與決策的最親信的謀士。鄧禹不僅是一位善於運籌帷幄的謀士,而且還是一員勇於衝鋒陷陣的將軍。由於能文能武,故能出將入相,在平定河北、河東和建立東漢政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建武十三年(37年),東漢削平各地割據勢力,完成了統一大業。鄧禹以功更封為高密(今山東高密縣西)侯,食邑達四縣之多。永平元年(公元58年),鄧禹逝世,終年五十七歲,謚為元侯,有確認他為中興功臣之首的意思,故後來凌煙閣標名也以之為首。鄧禹早年雖與光武為布衣之交,但在中興功臣中,他既非首事之臣,也不如後來吳漢、賈復等人功績顯赫,其所以居中興功臣之首,蓋以運籌帷幄之功居多。如《後漢書》著者范曄所說:“明定帝略”、“勛成智隱”,誠為中肯之言。
本書以全新的視角對鄧禹波瀾壯闊的一生進行了論述,並結合歷史背景,詳細介紹了東漢建國時期的歷史事件,使讀者在品味鄧禹的經歷的過程中,對中國古代歷史及當時的社會、人文、經濟、軍事等內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本書為《中華歷朝著名宰相大傳系列》之一。

目錄

第一章 生於亂世,結識光武帝
世事紛亂中的聰慧少年
遊學長安,與劉秀結布衣之交
短暫求學,仕途無望歸故鄉
舂陵起兵,開始反莽的戰鬥
第二章 杖策而來,鄧禹上“圖天下策”
劉秀撫慰河北,鄧禹北上投軍
深慮遠圖,獻“一定之略”
智勇兼備,助劉秀平定河北
鄧禹西征,兵鋒直指關中
第三章 天下一統,鄧禹自抑不居功
鏖戰赤眉,鄧禹挺進長安
部將反叛,鄧禹作戰敗北
謹言慎行,鄧禹保身惠及子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