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村

元上村

元上村是山西的一個村。

基本信息

元上村

元上村地處山西省晉城市固縣鄉北部9公里處,占地面積為13000平方米,交通便捷,山川蘊秀,地靈人傑。該村地處溫和半濕潤農業氣候區,年平均氣溫8.9-10.6℃,年降水量600-650毫米,無霜期為175天左右。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雹等。下轄元上、東坡、堯彎、河東、青陽嶺5個自然莊,6個村民小組,現全村有145戶,450口人,地下資源以煤炭為主,目前尚不易開發,地上資源以牧坡為主。耕地總面積為1500畝,2008年農業總產值520000元,人均收2878元。元上村以旱地為主,耕地總面積為1500畝,主要農作物以種植玉米、小麥等傳統產業為主。穀子、雜糧為輔,玉米為其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小麥只是用來當口糧。在以往生產力低下,那時候的糧食生產也只能夠人們日常生活所用。近年來,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三高”農業產業化經營。不僅解決了口糧,還成了村民主要的經濟收入,2008年糧食產量達到350噸。元上村主要以養蠶為主,也有其他養殖,如養豬、養羊、養蜂等。但目前仍停留在極少家戶養殖,沒有形成規模。一、土法養蠶傳統的農家養蠶,自繁,自育,自媒絲。蠶農選優繭優種,七、八天出蛾,母蛾交尾後,在麻紙上產卵。土繭個大質松,顏色有雪白、深黃、淡黃、粉紅等。農家養蠶,住室即蠶室,消毒管理不嚴,產量不高,但有實踐經驗,有的在蠶室門上掛紅布,禁止生人進入蠶室。二、新法養蠶(一)品種改良:1956年開始引進優良蠶種,其後又不斷更新,現在春蠶種以“東肥華合”為主,秋蠶一般可作春蠶蠶種。(二)合理布局:1955年以前,一年養一季春蠶,後逐步發展到一年三季,即:春蠶、秋蠶、晚秋蠶。現·元上村晚秋蠶幾乎很少有人餵養,主要以春、秋蠶餵養為主,幾乎家家都養殖,成為元上村村民重要的經濟來源。據不完全統計,年飼養量達到90餘張,產量達到近6000斤,人均收入200元。[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