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大智慧

儒家大智慧

《儒家大智慧》作 者 張易 ,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 ,儒家學派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創立的學派,是當時百家爭鳴中的重要一家,居十家之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和雜家)。《論語》、《孟子》、《荀子》等著作是這一學派的代表作品。

基本信息

作 者: 張易
I S B N: 7801207335
頁 數: 312
開 本: 小16開
封面形式: 簡裝本
出 版 社: 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10-1
內容簡介
春秋戰國時期,是思想空間活躍、文化極度繁榮的歷史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韓非子等諸子並作,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百家蜂起,出現了中國文化史的第一個高峰,也由此奠定了中華古文化堅實的基礎。其中,儒家學說是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一派學說。
儒家學派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創立的學派,是當時百家爭鳴中的重要一家,居十家之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和雜家)。《論語》、《孟子》、《荀子》等著作是這一學派的代表作品。
儒家思想,從狹義上理解,是指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從廣義上理解,是指源遠流長的儒家學派的思想。無論從狹義或廣義理解,有三點是共同的,即主張“禮樂”、“仁義”、“忠恕”和不偏不倚、無過之而無不及的“中庸”之道,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自我修養。這些思想在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儒家的思想,本書選取了以上三位思想家著作的部分內容,採擷其中最有影響、現今仍有活力和價值的名言,並附譯文和簡單的解析;為了提高可讀性,還為每條名言配上了經典故事,使讀者得以輕鬆愉悅地理解先賢名言的智慧精髓。
本書目錄
序言
第一篇 求知的方法與態度
學而時習,不亦樂乎
學之不厭,誨人不倦
學之不倦,猶恐失這
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人格平街,皆可成賢
人之與學,如琢如磨
不憤不啟,舉一反三
拒絕安逸,立志高遠
盲目崇拜,不如不信
真學為己,假學為人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不思則罔,不學則殆
學無止境,樂而好之
孟母三遷,擇鄰而居
擇善而從,不善則改
好知好學,恭敬持身
專心致至,溫故知新
實事求是,見賢思齊
第二篇 自我境界的提升
仁德君子,以孝為先
堅守規則,持之以恆
不經憂患,難成大業
有所不為,有所不欲
君子四病,戒而絕之
堅持信念,肯定自我
一日三省,有過即改
修德講學,施仁改過
有所不為,才能有為
怨天尤人,君子不為
自暴者無言,自棄者無為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君子不驕,小人不泰
成人之美,小人反是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虛心務實,言之有物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君子之勇,以義為上
奮不顧身,見義勇為
善者好之,壞者惡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恭慎勇直,禮為節制
存心寡慾,保持本心
不遷怒,不貳過
修己安人,君子之德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人性本惡,善者偽也
完善道德,提升境界
搖尾乞憐,無恥之極
為人處世,以信為先
安貧樂道,淡泊明志
德言兼德,仁勇並存
滿招損,謙受益
堅守原則,剛直不阿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第三篇 修身與處世之道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
第四篇 管理與謀劃
第五篇 價值品位的超越
第六篇 進退與攻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