傜山鯉

傜山鯉

背鰭Ⅲ~7;臀鰭Ⅲ~7~8;胸鰭Ⅰ~12~13;腹鰭Ⅰ~7。側線鱗35[6/(3~V)]38;背鰭前俄15,圍尾柄鱗14~16。第一鰓弓外側鰓耙7~8。下咽齒3行,1·3·5,1·4·5或2·4·5等。脊椎骨4十30~32。體長為體高的3.6~4.2(平均3.9)倍,為頭長的3.7一4.3(4,0)倍,為尾柄長的4.1一4.7(4.3)倍,為尾柄高的7.4~8.2(8.0)倍。頭長為吻長的3.1~3.7(3.5)倍,為眼徑的3.5~4.3(3.8)倍,為眼間距的2.1~2.5(2.3)倍。尾柄長為尾柄

科學分類

中文名稱 傜山鯉
拉丁名稱 Yaoshanicus arcus Lin
英文名稱 Yaoshan minnow
地方名稱 \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鯉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屬名 傜山鯉屬
拉丁屬名 Yaoshanicus Lin,1931
分布類別 淡水

形態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7~8;胸鰭Ⅰ~12~13;腹鰭Ⅰ~7。側線鱗35[6/(3~V)]38;背鰭前俄15,圍尾柄鱗14~16。第一鰓弓外側鰓耙7~8。下咽齒3行,1·3·5,1·4·5或2·4·5等。脊椎骨4十30~32。
體長為體高的3.6~4.2(平均3.9)倍,為頭長的3.7一4.3(4,0)倍,為尾柄長的4.1一4.7(4.3)倍,為尾柄高的7.4~8.2(8.0)倍。頭長為吻長的3.1~3.7(3.5)倍,為眼徑的3.5~4.3(3.8)倍,為眼間距的2.1~2.5(2.3)倍。尾柄長為尾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