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智慧型電視

偽智慧型電視

2010年5月,Google發布GoogleTV,從此,電視行業掀起了一股“智慧型風潮”,如今智慧型風吹遍了中國電視生產市場。但究竟什麼才算是智慧型電視,智慧型電視有哪些標準,目前業界尚無明確指標,正是由於定義和行業標準的缺失和不完善,偽智慧型電視占據了電視市場的一角。

“智慧型”說法五花八門

“現在大家都做智慧型,不過智慧型也是有很多種的。”在蘇寧和國美的不同賣場,發現對於智慧型的說法五花八門。
從說法來講,有的直接打出“智慧型TV”,有的叫智慧型網際網路電視,也有智慧型家庭娛樂解決方案、智慧型3D等等。至於何為智慧型以及為何稱之為智慧型,導購員們也有不同說法。
“智慧型電視兼容模擬和數位訊號,可以智慧型調節圖像比例,拿回家人變胖了,這個不能叫智慧型。另外,還能瀏覽網頁,上網衝浪。”
“智慧型2D信號轉3D信號。”
“網際網路電視的升級版本就是智慧型電視了。”
“網際網路電視分為兩種,一種是第一代網際網路電視,一種是智慧型網際網路電視。”
“網際網路電視和智慧型電視不一樣,智慧型電視可以下載軟體可升級。”
“智慧型電視必須安裝了Android系統。”
單純的網際網路電視不是智慧型電視單純的網際網路電視不是智慧型電視
有導購人員表示,其人認為智慧型電視只是帶有上網功能而已,更多的是一個噱頭。還有導購人員將智慧型電視和健康護眼、節能環保、玩遊戲、三網電視等等放在一起說事,舌燦蓮花,不動心都難。
除了說法不一,終端各自展示力度也不一樣。在一家國內電器內看到,幾家外資品牌多數沒有打出智慧型電視的概念,有兩家提出的是“網路電視”的說法。而大部分國產都展示了各自的智慧型產品。
比較有意思的是,儘管各自說法不同,但是有多位導購員表示,智慧型電視在開放性作業系統、智慧型平台上大同小異。“基本的東西大家都有。”該導購人員說,各家就是看和哪個企業合作,能看哪些內容。比如一國產主流品牌專櫃人員展示了他們的智慧型電視,使用的是Android系統,可以自由下載安裝程式、瀏覽網頁,以及智慧型軟體套用等,並且可以實現軟體與硬體的升級。
不過也有部分導購員聲稱,“網上可以下載、使用和觀看的,智慧型電視都可以,只要電腦能做的,智慧型電視都能做、都能看。”顯然這不是事實。還有一些產品,在電視左上角的標示上寫有“智慧型電視”的說明,但是問起導購員,他才向你解釋,產品不具備智慧型功能,有些甚至不具備聯網功能。“雖然是標了,不過產品是沒有上網功能的,我不是忽悠你,你問我,我告訴你有其實還是沒有的。”

何為智慧型電視?

對於“智慧型電視”,目前業界還眾說紛紜,“網際網路電視升級版”、“智慧型手機升級版”等等說法不一而足,可是,是否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呢?

智慧型電視,是通過特定的創新設計和用戶關懷,使電視擺脫以往的單一的被動節目播放地位,依託最新的半導體、晶片和軟體技術,使之具有進化、思維和融合等人文特徵的新型電視產品。
從狹義上講,智慧型電視是指具備開放式作業系統與晶片,擁有開放式套用平台,可實現雙向人機互動功能,能通過自主安裝應用程式實現新功能或增值服務,並可藉助三網接入、3C融合等滿足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的電視產品。
從廣義上講,智慧型電視是指通過改變原有載體的外在形態和內在機理,通過自由擴展無限的內容和套用使其具備仿生思維、知識和進化能力,達成雙向深度人機互動,集成家庭影音、娛樂、學習、安防、生活輔助等功能為一體的終端套用平台。

究竟何為智慧型電視,奧維諮詢(AVC)公司總經理喻亮星表示,“目前智慧型電視的標準還沒有,但有一個定義,開放性的平台,有作業系統,具有仿真或者思維的能力,達到人機互動,能夠升級,自由擴展。其表示,智慧型是個很大的概念,網際網路是個很重要的接入點,是智慧型電視最基礎的階段。如果還沒有辦法達到智慧型化,自由擴展或升級,開源化,作業系統等,就還不具備智慧型電視的特徵。”

Google TV 掀智慧型電視熱潮Google TV 掀智慧型電視熱潮
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表示,首先要具備智慧型的平台,電視也將用到作業系統,比如像開放式的Android作業系統,就是一個智慧型平台。另外,手機、電腦、電視多屏能互動起來。
截至2011年3月30日,長虹、TCL、康佳、海爾、創維等廠商推出了Android智慧型電視,一些外資品牌也引入了Android作業系統。喻亮星表示,“從稍微嚴格一點的定義來看,今年市場上發布的智慧型電視新品應該能達到智慧型電視的程度。”
早前,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的《智慧型電視消費市場發展狀況調研報告》顯示,未來一年,只有17%的消費者有購買智慧型電視的想法,說明消費者對智慧型電視消費還處於觀望狀態。隨著電視生產商的大肆推動,智慧型電視颳起的鏇風也必將滲透到消費者當中。是否為智慧型電視,對於消費者的選購偏好有多大影響?喻亮星認為,“影響有一些,但現在影響還不大,因為很多要素還不具備,包括一些內容服務,現在還處於模式研究的階段。”
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多媒體公司董事長林茂祥說,其非常擔心智慧型電視成熟後,消費者反而不相信了。“我們希望智慧型電視能夠有一個標準,否則產業就會被做壞,現在的產品很多不能叫智慧型電視。”其強調,長虹今年強調多屏互動,就是希望為智慧型電視找到一個落腳點,接下來也會以此為重點。

智慧型電視三道門檻

儘管智慧型是不折不扣的大勢所趨,但是面對五花八門的說法和功能,消費者還是希望清楚了解智慧型電視應該是怎樣的,智慧型電視離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產品還有多遠。
“智慧型”說法五花八門“智慧型”說法五花八門
首先必然是各界呼籲的標準。何為智慧型電視,到目前業界還眾說紛紜,沒有明確的說法。所以終端市場上,各家仍然各說各話。形形色色的“智慧型電視”相繼上市,難免讓消費者霧裡看花,無所適從。工信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博士張素兵表示,消費者對智慧型電視的套用性尚不了解,這樣的偽智慧型產品會砸了智慧型電視的招牌,對行業發展不利。為消除目前市場對智慧型電視的不利影響,各相關部門也在協商儘快出台智慧型電視的行業標準規範這一市場,但現在還沒有明確時間表。
其次是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的軟實力建設。調研數據指出,34%的消費者表示去年上市的智慧型電視在訪問網站和觀看視頻的時候選擇餘地太少;29%的消費者認為目前基於開放式系統平台的套用軟體不多,功能太少,不能真正發揮智慧型電視的作用。南都記者在賣場看到,雖然不少品牌的智慧型電視都號稱採用全開放軟體平台,可以載入無數的程式和套用,面向全球的軟體開發者等,然而並不說明當前可用的軟體和套用。現場顯示的時候,以未聯網為由,並不能為消費者現場演示具體的下載和套用過程,至於到底能用哪些程式,也只是以會有更新來做回復。
“目前電視機製造商面臨一個抉擇,如何發展作業系統,建平台。目前多數做法是各家發展自己的作業系統,建立自己的套用商店。問題是各家力量有限,難成氣候。也不能滿足用戶在智慧型手機上已經得到的開放的體驗。”中國科學院聲學所研究員、著名通信專家侯自強如是稱。
目前推出自家的智慧型電視軟體平台的廠家有康佳的網銳TV平台、海信的Widget系統、海爾模卡系統、長虹軒轅軟體平台等,然而觀察已上市的智慧型電視產品,其功能套用無外乎線上影視、視頻聊天、體感遊戲、天氣、新聞、雜誌等內容,可以說,這些套用並不新鮮,早在網際網路電視時代這些套用就已經出現。
侯自強認為,現在很多彩電廠商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搭建開放平台,“但鑒於谷歌在很多地方的壟斷表現,一些廠商對谷歌的Android作業系統的開放性有懷疑,而Android3.0的推遲開源更增加了這種疑慮。”
最後則是企業關心的盈利模式。創維副總裁楊東文認為,所有的彩電企業將從單純的硬體產品銷售轉變為產品與內容服務並舉的模式,由此便引發了彩電企業從銷售電視轉變為聯合內容提供商共同發展,這對整個行業都提出了挑戰。
我有的時候都會做噩夢。”楊東文說,進入智慧型電視時代,彩電企業面臨著很多全新的問題。比如,商業模式將不再是原來賣硬體時候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有大量的售後服務問題,要考慮與內容提供商的分成等等,還要有能平衡各方利益的運營模式。

相關聲音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

智慧型電視有四個特點:1、通過應用程式商店實現電視功能的可擴展性,並有互動的商業模式。2、自然的人機互動方式,如語音、觸摸、手勢等。3、創新的用戶界面和體驗。4、有計算和存儲功能的控制晶片。所謂智慧型電視是具有智慧型套用軟體平台、智慧型人機作業系統、智慧型瀏覽功能、智慧型語音識別系統、智慧型多媒體娛樂等功能的電視,而且能夠線上升級系統。“從外觀上,它看起來是一台電視,實際上更像一台能夠連結數位電視天線的平板電腦,從它身上,我們能夠更直觀地暢想三網融合實現後的未來生活。”

長虹電器多媒體公司董事長林茂祥:

多屏互動是智慧型化基礎上實現的,也是智慧型電視的智慧型體現,在目前階段,解決互動是智慧型電視的落腳點。所以目前在市場上有很多所謂的智慧型電視,也能上網,可以下載應用程式,可是這些對消費者遠遠不夠。我們不能把最難的這種選擇題交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在眾多信息產品之間游離,我們要做到的是主動徵求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使用規律,以電視作為紐帶,有序地組合起來。

業內追趕智慧型電視潮

儘管路徑還不是那么清晰,彩電廠商們已經迫不及待,追趕“智慧型電視潮”。
創維宣布推出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新一代酷開智慧型3D電視。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稱,該系列智慧型電視率先支持全網瀏覽、網頁視頻點播、下載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及智慧型操控等,並計畫同步推出線上套用商店。
一天之後,康佳也發布了其智慧型3D電視,其可延伸為一台社交電視,支持運行微博。同時用戶可以從康佳套用商店下載安裝像電子書、瀏覽器、IP位址查詢等海量應用程式。
長虹彩電發布的3D電視新品,則全部具備“多屏互動”功能,欲以此徹底對市場上出現的“偽智慧型”電視說“不”。
就在短短一周內,TCL、長虹創維和康佳等多家國內彩電企業紛紛推出基於Android系統的智慧型電視,外資品牌也有望於2011年第三季度全部進入國內市場。LG、夏普和索尼分別牽手華數和百事通兩家牌照企業,推出帶有網路功能的電視產品。
“目前,網際網路電視的套用基本上都是以語音視頻為主,消費者的選擇也基本上是以語音視頻為主,等到了超級智慧型電視時代,語音視頻就變成了基礎的服務,大量的非語音視頻套用,就會百花齊放,尤其是很多的體感遊戲,這種對電視來說,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要實現這個變化,企業要有很強的技術積累。”業內人士表示。

為何功能差異懸殊

說到“智慧型電視”,很多人都認為智慧型電視由“網際網路電視”演變而來,頗有舊瓶裝新酒的味道,目前在家電賣場很多電視產品都打上了“智慧型”旗號。有追求健康護眼、節能環保的;有的主推上網衝浪、線上看視頻、玩遊戲、唱K等功能的;有的搭配了作業系統,可以自由安裝軟體的;有的則實現三網接入、3C融合。
目前各電視廠商爭相推出自己的“智慧型”概念,所推出的智慧型電視功能卻不盡相同,這是為什麼?
雖然智慧型電視市場熱火朝天,但相關標準和定義卻嚴重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有關專家指出,由於對智慧型電視各有理解,一向熱衷趕時髦的中國彩電廠家紛紛打出“智慧型牌”,在這種情況下,形形色色的“智慧型電視”相繼上市,難免讓消費者霧裡看花,無所適從。
逛過家電賣場的消費者或許會注意到這個現象,如果你走到電視專櫃,促銷員基本都會跟你說:“這台電視可以上網,是智慧型電視,今年很火的,而且價格非常便宜!”殊不知,他推銷的僅僅是可以上網的電視,並不具備相關的套用擴展,消費者買了這樣的偽智慧型電視,達不到真正的套用效果,僅僅只能看看網頁,會讓消費者對智慧型的概念理解的稍微片面。
事實上,智慧型電視除了可以觀看傳統電視節目之外,還需要具備搜尋功能,從而瀏覽海量的網路視頻;更重要的是,電視變得可以連線網際網路享受整個網路世界的資源,和電腦一樣進行視頻點播、視頻聊天、玩遊戲和網路購物等更多精彩體驗。真正的智慧型電視更應將智慧型平台、智慧型套用、智慧型操作三位一體的功能全面整合,而這正是目前“偽智慧型”電視所不能滿足的。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秘書長白為民曾經說過,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網際網路電視還不能定義為智慧型電視,真正的智慧型電視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衡量:智慧型平台、智慧型套用、智慧型操控。具備多元化的開放式作業系統,可實現良好的人機互換才是智慧型電視基本的入門界定。
電視從“看”到“玩”過渡,以及各種捎帶網際網路等娛樂功能的電視熱銷也讓我們看到市場對“智慧型電視”的渴求,但是這類電視打著“智慧型”的旗號或多或少會阻礙“智慧型電視”的發展。當前雖然智慧型電視標準有些混亂,但這一些有別於傳統電視的革命性產品,必將為中國彩電行業帶來深遠影響。眼下各個電視廠商對“智慧型電視”的套用定義還是千差萬別,相關部門應當儘快出台智慧型電視的行業標準來規範這一市場,另外,富有行業責任感企業也應該聯合起來,早日達成共識,制定統一標準,“偽智慧型電視”泛濫的情況才會終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