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風

偷風 1.澆薄的社會風氣2.指刺探軍情的人

漢語
【名稱】:偷風
【拼音】:tōu fēng
【解釋】(1):澆薄的社會風氣。也做“媮風”。
【示例】:宋·蘇舜欽 《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慰諭丁寧,存暖孤苦,力敦久要,坐變偷風。”
【解釋】(2):指刺探軍情的人。
【示例】:《中國歌謠資料·發巡風令》:“將令飄飄誰不尊,盟兄出外把風巡,若有偷風來到此,拿來到此把屍分。”
媮風】:澆薄的世風。 唐·柳宗元吊屈原文》:“既媮風之不可去兮,懷先生之可忘?”集註:“媮,音偷。”
鐵路中偷風的概念
制動減壓時,制動管排完風后,列車未停穩前,人為移動自閥手把短時間置於充風位再回到中立位,這種行為稱為偷風。偷風使列車制動全部或部分緩解,而且又不能及時向制動管補風。這樣再實行制動時,造成嚴重充風不足,大量排出虛風,不發生制動作用,制動力大大下降,極容易發生冒進信號和衝突事故,特別是在長大下坡道容易發生更大危險。所以偷風是一種極壞的不良傾向,直接威協行車安全,必須堅決制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