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懶書

偷懶書

偷懶書是指傳授“偷懶”秘訣的職場書,這些“偷懶”職場書的主題內容多為,短期內“突破某一項技能(如英語、編程等)”、短期內“不盡心盡力卻也能賺到錢”為終極目標。不少白領將這些書籍奉為“職場聖經”,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的實際操作中去。

分類

這種書一般分為兩類:

比如一本《你早該這么玩Excel》的書,封面上寫明:叫你職場偷懶的秘訣。其實教的所謂“偷懶”秘訣就是Excel的一些使用技巧。

還有一本《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書名雖有點聳人聽聞,但書里寫的當班主任的一些方式方法。

這類“偷懶書”其實講的就是一些巧幹的辦法,值得稱道。

另一類“偷懶書”讓人擔憂,有一本名為《你好!偷懶》的書明確倡導:什麼都不要做!讓我們成為個人主義者和不講效率的人。按作者的話說,職員所要做的就是:往企業的湯里吐吐沫。書里宣稱:什麼都不乾,這是一門藝術;明天就開始挖工作的牆角。

還有一本《商海里穿梭的魚——偷懶的6條原則》則宣稱,偷懶的第一條原則是“不做不值得做的事”,作者認為,大多數事情並不值得努力,不要多花力氣在這些事上,打造一個職場偷懶達人。

爭議

人們自小就被教育最應嗤之以鼻的事情,在這些“偷懶書”里一概成了最值得提倡的“香餑餑”。 這類專教偷懶技巧的職場書,銷售很是火爆。一些白領將此奉為“職場聖經”,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的實際操作中去。

一位白領讀者表示,這些“寶典”讓他們看到了用最少的精力賺最多錢的希望。

有許多老闆擔憂手下的員工在這些所謂的職場手冊的引導下,喪失工作的積極性,最終被“偷懶書”教壞。

偷懶書的盛行,在出版界業內也引起熱議。有人認為,這類“偷懶書”公然挑戰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和職業道德,應該及時封殺,而不是極力推崇。

資深出版人李孝國認為,中國圖書出版只有政治標準和內容優劣之分,但像教授職場偷懶一類的書的話,並沒有具體的審核標準。不過這些書更多是商業噱頭,迎合某些社會心理。

英漢雙解

Shortcut text books 偷懶書 tōu lǎn shū

Books that teach people how to master a skill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books

promise people can master languages,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investment

through putting in little effort. Many white-collar workers regard these books

as professional Bibles and closely follow their teaching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