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當

停當

停當,tíng dàng【釋義】妥貼;妥當;安妥;穩當;穩妥。,[ready;settled] 妥當;完備。【出處】《晉書·庾亮傳》:“臣等以九月十九日發武昌,以二十四日達夏口 ,輒簡卒搜乘,停當上道。”《朱子全書》卷十四:“夫子言文質彬彬,自然停當恰如,不少了些子意思;若子貢文猶質,質猶文,便說得偏了。”【示例】《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凡百事我自和嫂嫂收拾打點……無多時,前後俱收拾停當。” 冰心《冬兒姑娘》:“這次總算停當了,我也是一塊石頭落了地!”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亦作“停儅”。
1.妥貼;妥當。
《晉書·庾亮傳》:“臣等以九月十九日發武昌,以二十四日達夏口,輒簡卒搜乘,停當上道。”
《朱子全書》卷十四:“夫子言文質彬彬,自然停當恰如,不少了些子意思;若子貢文猶質,質猶文,便說得偏了。”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凡百事我自和嫂嫂收拾打點……無多時,前後俱收拾停儅。”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分付停當了,對渾家說道:‘娘子耐心度日。地方輕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門前窺瞰,招風攬火。’”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兩軍相遇,各安營停當。”
冰心《冬兒姑娘》:“這次總算停當了,我也是一塊石頭落了地!”
2.料理好;處置好。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三折:“下了葬了,停當了也。哥哥,咱和你回去來。”
《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只是這瘋子手裡的狀,不先停當得他,萬一抝彆起來,依著理斷個平分,可不去了我一半家事?”
3.猶舒適。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紅雲﹞:老夫人後堂請客,請小姐出來哩!﹝旦應雲﹞:我身子有些不停當,來不得。”
4.能幹。
《儒林外史》第二回:“他也要算停當的了,若想到黃老爹的地步,只怕還要做幾年的夢。”[2]
5.做法,勾當。
明湯顯祖《牡丹亭旁疑》:“你怎生剝落的人輕相?比似你半老的佳人停當!”

英文翻譯

1.(ofsomeactivity)completed;accomplished;settled[2]

淮語辭彙

在國語中,“停當”只有一義:“齊備;完畢。”(見《現代漢語詞典》)。此一義合肥亦用,如,“東西都準備停當了,要走馬上可走。”
在合肥方言中,“停當”還有一義指能幹、手巧、有辦法。如“這丫頭真停當,花繡得多好看!”“把事交給他你就放心吧,他停當得很,肯定會把左左右右都考慮到。”
《儒林外史》第二回:“他也要算停當的了,若想到黃老爹的地步,只怕還要做幾年的夢。”第二十三回:“他做小司客的時候,極其停當,每年聚幾兩銀子,先帶小貨,後來就弄窩子。”此兩例中的“停當”顯然即合肥方言所說的“停當”,證明全椒一帶清代時“停當”即有此義。

贛語辭彙

在江西撫州,才子之鄉。在撫州贛語中停當指能幹、手巧、做事漂亮:如“形容某家新婦人會管家把家裡辦的井井有條,諸事都做得非常好非常漂亮,亦稱該新婦為"停當"個人”
在撫州地區村坊多為一個姓氏一村,各村多稱對方村為“族”如村裡的族長在處理族中某糾紛時族長公平公正處理同樣會說道:“該族長為人"停當"意思是說族長處理事情很漂亮,有賢德之名”
在撫州誇獎某人做的事情非常漂亮,穩當,恰到好處會說道:“該個師傅這次做的事情真停當”其中在撫州地區還有“吃價”“殺輕”等哩語和停當為近義詞
該詞始見於《晉書·庾亮傳》:“臣等以九月十九日發武昌,以二十四日達夏口,輒簡卒搜乘,停當上道。”《朱子全書》卷十四:“夫子言文質彬彬,自然停當恰如,不少了些子意思;若子貢文猶質,質猶文,便說得偏了。”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凡百事我自和嫂嫂收拾打點……無多時,前後俱收拾停儅。”等古文記載在撫州地區的方言中,顯然將其引申為誇獎人做事得體漂亮的代名詞
大家都知道辭彙和漢字都在不斷變化不斷發展:到清朝後“停當”這個詞已完全和撫州地區的同義如清朝的《儒林外史》第二回:“他也要算停當的了,若想到黃老爹的地步,只怕還要做幾年的夢。”第二十三回:“他做小司客的時候,極其停當,每年聚幾兩銀子,先帶小貨,後來就弄窩子。”
而“停當”是撫州人誇獎有本領的最常用辭彙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