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行

偕行 1、相伴而行。

基本信息

詞語

【詞目】偕行
【拼音】xié xíng
【釋義】
1、相伴而行。
《呂氏春秋·先識覽第四·悔過》 :“蹇叔有子曰申與視,與師偕行。”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乃留眾大夫守國,獨與范蠡偕行。君臣別於江口,無不流涕。”
《紀聞》 :“胡僧相顧而笑曰:‘必李淳風小兒言我也。’因謂曰:‘待窮此酒,與子偕行。’”
《霍小玉傳》:“夏五月,與盧氏偕行,歸於鄭縣。”
《舊唐書·柳宗元傳》:“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復萬里,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與禹錫執友,胡忍見其若是?’”
《舊唐書·賈耽傳》》:“耽曰:‘公是何言歟!天子有命,即為節度使矣。耽今赴行在,便與公偕行。’”
武則天 《竇滔妻蘇氏織錦回文記》:“蘇氏時年二十一,滔將鎮襄陽,邀蘇同往,蘇氏忿之,不與偕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惡及第》:“鹹康末, 小魏公沆自闕下黜循州佐……未幾, 沆以普恩還京,命隱 (鄭隱)偕行。”
《金史》列傳第三:“(完顏)斡帶歸自泓忒城,太祖以事如寧江州,欲與斡帶偕行,斡帶曰:‘兵役久勞,未及息也。’遂不果行。”
《大金國志·婚姻》:“婿納幣,皆先期拜門,親屬偕行,以酒饌往……次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
《宋史》卷三八三:“會虞允文宣撫川陝,辟質偕行。入為敕令所刪定官,遷樞密院編修官,時虞允文當國,薦可右正言,復為曾覿所沮……”
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因給狼曰:‘民俗,事肄必詢三老。第行矣,求三老而問之。苟謂我可食,即食;不可,即已。’狼大喜,即與偕行。”
明 瞿式耜 《臨難遺表》:“臣語之曰:‘吾等坐待一夕矣:毋庸執!’遂與偕行。”
《金雀記》:“王孫公子。見佳人士女成行。珠簾翠幌。一團嬌斜倚雕欄上。喜孜孜攜手偕行。笑吟吟並偶成雙。”
清 汪楫《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帝命夢鯨在鎮料理不必親來,夢鯨未聞命異,自勉偕行。”
清 魏禧 《大鐵椎傳》:“宋將軍故自負,且欲觀客所為,力請客。客不得已,與偕行。”
清 汪輝祖 《佐治藥言》:“乾隆十九年甲戌二月,館常州府知府胡公幕。公諱文伯,字偶韓,山東海陽人,其年冬遷蘇松常鎮太糧儲道,余偕行。”
清 鈕琇 《觚賸》:“摯婦偕行,伉儷無間。豫人稱其篤行,以為宋之劉庭式再現於今。”
蔡東藩 《前漢演義》第四十一回:“噲手下只有數人,見噲被拿,便欲返身跑去,可巧周勃瞧著,出來喝住,命與偕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蒙古國政府關於中蒙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協定》:“三、持“中蒙邊境地區出入境通行證”出入境的雙方人員如有未滿十六周歲子女隨行,應在證件中註明偕行子女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並貼有本人近期證件照片。偕行子女不應超過兩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 在外國人居留證上填寫的項目內容(姓名、國籍、職業或者身份、工作單位、住址、護照號碼、偕行兒童等)如有變更,持證人須於10日內到居住地公安局辦理變更登記。”
楊佐仁 《2005年祭孔大典祭文》:“千年儒流,今古匯通。天人合一,與時偕行。”
楊朝明 《2011年祭孔大典祭文》:“言則忠信,行則篤敬。和而不流,與時偕行!為政以德,仁愛百姓。”
2、一起運轉,永不停止。
《周易·乾·文言》:“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易·損》:“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有關“偕行”的詩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建溪行待陳詡》 歐陽詹(唐) 
偕行那得會心期,先者貪前後者遲。
空憶麗詞能狀物,每看奇異但相思。
《驚聞海燕之變後又贈》 聶紺弩 
願君越老越年輕,路越崎嶇越坦平。 
膝下全虛空母愛,心中不痛豈人情。 
方今世面多風雨,何止一家損罐瓶。 
稀古嫗翁相慰樂,非鰥未寡且偕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