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樓怨節

倡樓怨節

寫歌舞藝人的心聲。 倡樓:古代的戲台子。 漠漠:密布,布滿。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倡樓怨節
【創作年代】南朝
【作者姓名蕭綱(梁簡文帝)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朝日斜來照戶,春烏爭飛出林。
片光片影皆麗,一聲一囀煎心
上林紛紛花落,淇水漠漠苔浮。
年馳節流易盡,何為忍憶含羞。

題 解

寫歌舞藝人的心聲。自古戲子就是下九流,被人歧視,無社會地位,他們的心中自有無限的怨恨。前六句寫景比興,雖隻字未提歌舞藝人及其“怨節”,但當我們體會到他們的處境和內心的怨恨。最後兩句畫龍點睛,他們雖為社會奉獻了青春,但卻不被人理解,這就是他們往事不堪回首的原因。詩中多少顯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

注 釋

倡樓:古代的戲台子。唐朝詩人陳羽《廣陵秋夜對月即事》:“霜落寒空月上樓,月中歌吹滿揚州。相看醉舞倡樓月,不覺隋家陵樹秋。”倡,唱,此指表演歌舞的藝人。《漢書·外戚傳》:“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
怨節:怨恨過節。過節,舊怨。
戶:門。
囀:鳥宛轉地鳴叫。
煎心:心裡痛苦如煎。
上林二句:淇水上漂浮著淇園紛紛落花。暗喻青春易逝。上林,皇家園林,此應指淇園。
漠漠:密布,布滿。
苔浮:漂浮在淇水上的落花。
年馳二句:時光很快流逝(意為青春易逝),這就是為何含羞不忍回憶過去的原因。

詩人簡介

蕭綱(503--551)即梁簡文帝。字世纘,梁代文學家,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

蕭綱蕭綱
武帝第三子。由於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在位二年,大寶二年(551)為叛將侯景所殺。年四十九。追謚簡文皇帝。為太子時,常與文士徐摛、庾肩吾等過從,以輕靡綺艷文辭,描寫貴族荒淫生活,時稱“宮體詩”。開了唐人邊塞詩的先河。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