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寇恂

」即日車駕南征,恂從至潁川,盜賊悉降,而竟不拜郡。 杜甫奉寄章十侍御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內猶宜借寇恂。 杜甫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寵渥徵黃漸,權宜借寇頻。

典源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寇恂〉~624~
恂歸潁川。三年,遣使者即拜為汝南太守,又使驃騎將軍杜茂將兵助恂討盜賊。盜賊清靜,郡中無事。恂素好學,乃修鄉校,教生徒,聘能為左氏春秋者,親受學焉。七年,代朱浮為執金吾。明年,從車駕擊隗囂,而潁川盜賊群起,帝乃引軍還,謂恂曰:「潁川迫近京師,當以時定。惟念獨卿能平之耳,從九卿復出,以憂國可也。」恂對曰:「潁川剽輕,聞陛下遠逾阻險,有事隴、蜀,故狂狡乘閒詿誤耳。如聞乘輿南向,賊必惶怖歸死,臣願執銳前驅。」即日車駕南征,恂從至潁川,盜賊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長社,鎮撫吏人,受納余降。

釋義

光武帝即日命駕南征。寇恂跟隨,直至潁川,盜賊見寇恂到來,全部投降,根本不用任寇恂為太守。光武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遮道請求,說:“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光武帝只好命寇恂暫駐長社縣,鎮撫吏民,受納余降。
寇恂治理潁川有政績,離任後隨帝再至至潁川,百姓請求再借寇恂留任一年。後就用“借寇恂、借寇”表示挽留地方官,含有對政績的稱美之意。

同源典故

借寇 借寇恂 借河內 借留 寇恂 寇恂留 遮道

示例

作者 詩題 詩句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 內史稱張敞,蒼生借寇恂。
姚合 送裴大夫赴亳州 杭人遮道路,垂泣浙江前。
方乾 睦州呂郎中郡中環溪亭 暫來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
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 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內猶宜借寇恂。
杜甫 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 寵渥徵黃漸,權宜借寇頻。
杜甫 鄭典設自施州歸 刺史似寇恂,列郡宜競惜。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 褒德符新換,懷仁道並遮。
白居易 喜錢左丞再除華州以詩伸賀 那知不隔歲,重借寇恂來。
皇甫冉 和樊潤州秋日登城樓 時同借河內,人是臥淮陽。
盧綸 趙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 傳書問漁叟,借寇爾何因。
竇常 奉使西還早發小澗館寄盧滁州邁 試與煢嫠話,猶堅借寇心
羅� 行縣至浮查山寺 野老競遮官道拜,沙鷗遙避隼�飛。
羅隱 �溪晚泊寄裴庚子 道窮謾有依劉感,才急應無借寇期。
羊士諤 晚夏郡中臥疾 用拙懷歸去,沉�畏借留。
錢起 送張中丞赴桂州 寇恂朝望重,計日謁承明。
錢起 送張員外出牧岳州 鳳凰銜詔與何人,善政多才寵寇恂。
錢起 送王使君移鎮淮南 紫誥徵黃晚,蒼生借寇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