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英嘉措

倉英嘉措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是西藏歷史上頗有爭議的著名人物。倉央嘉措原名洛桑仁欽倉央嘉措。其之父扎西丹增,原居錯那宗。其母為贊普後裔,名叫次旺拉姆。倉央嘉措誕生於1683年(藏曆第十一繞迥水豬年)3月1日。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傑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傑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20多歲時,作為上層統治階級爭權奪利犧牲品的倉央嘉措,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生活極為艱苦。由於接觸過廣大的人民民眾,有豐富的生活實踐,從而寫出了優美動人的《倉央嘉措情歌》。

基本信息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他堂堂六世達賴、雪域聖王,端坐在布達拉宮受萬眾敬仰,然而我們在他的身上看到的卻是五彩斑斕、如影隨形的纏綿,是情、是愛顯現在了這枚通體透明的琉璃珠上。
“倉央嘉措”的藏語意為“音律之海”,有人說這本身就是對他一生的預言,或許一切都是注定,一切都是惘然,他的《情歌選》被藏人奉為經典,那一首首情詩訴說著他深沉的愛戀。
這位六世達賴出生在被稱為“西藏的江南”的“山南”地區。山南與林芝地區是指喜馬拉雅山脈的東南部。東西方向的喜馬拉雅山至此忽然北翹,與高大的伯舒拉嶺形成了一個喇叭形的巨大通道,來自孟加拉灣的水汽長驅直入,在此留下來豐沛的降雨,因此這塊土地像江南一樣溫暖濕潤,這是西藏惟一能種水稻的地方。
六世達賴倉央嘉錯(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門隅拉沃宇松地方,從小資質靈敏,曾拜五世班禪為師,落髮受戒,取法名為羅桑仁青倉央嘉錯。後被迎至布達拉宮. 
倉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於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的一戶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的農民家庭。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朗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1663~1737)為師,剃髮受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在著名學者桑傑嘉錯的直接培養下,學習天文歷算、醫學及文學等,對詩的造詣很深。二十五歲時,作為上層統治階級爭權奪利犧牲品的倉央嘉錯,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後週遊了青海、甘肅、蒙古、四川、衛藏、印度、尼泊爾等地。曾當過乞丐,送過屍體,生活極為艱苦。
倉央嘉措雖然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紅教)佛教,但這派教規並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達賴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於這種清規戒律,倉央嘉措難以接受。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領袖的顯赫身份,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意纏綿的“情歌”。
一說倉央嘉錯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寫作品為二十五歲以前的東西。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神王,是情聖,是詩人。他在人世間逗留過,雖然僅有短短25年。他在人世間短暫逗留,仿佛就為留下這些詩篇。
如今倉央嘉措的身世遭際已經廣為人知,他的情詩被譯成20多種文字傳遍了全世界,至今仍不乏新的譯作出現。僅僅是近百年間的漢語翻譯,我所見到的就不下七八個版本:有民歌體的,有五言、七言體的,有現代新詩的。由派生而影響,這些詩作同樣給當代畫家、音樂家提供著不竭的靈感和創作資源。特別是經由當代優秀作曲家和歌手傾情打造的倉氏情歌格外的具有魅力,經由倉央嘉措鼓勵和加持的人間情愛憑添了神性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