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漢語辭彙]

修德[漢語辭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修德,出自《左傳·莊公八年》,解釋為修養德行、行善積德。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拼音】xiū dé

修德 修德

【注音】ㄒㄧㄨ ㄉㄜˊ

【釋義】

1、修養德行。

2、行善積德。

3、提升自身的修養,素養,旨在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引證詳解

1、修養德行。

修德 修德

《左傳·莊公八年》:“《夏書》曰:‘皋陶邁種德,德,乃降。’姑務修德,以待時乎!”

《史記·五帝本紀》:“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仆妾臣民,與身竟何親也,而為勤苦修德乎?亦是堯、舜、周、孔虛失愉樂耳。”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楊文貞公遺囑》:“蓋要利達,須力學修德,不在風水也。”

2、行善積德。

《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說好勸人歸善道,算來修德積陰功。”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王今修德以楔之,自然化凶為吉。弧矢不須焚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