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縣

信陽縣

信陽縣位於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屬信陽市。面積3072平方公里,耕地99萬畝。人口100.8萬人,轄26個鄉(鎮),432個行政村。信陽縣最早設於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改義陽縣置,治今河南省信陽市。為信陽軍治。1960年併入信陽地區,1961年復置,遷治平橋鎮。1998年撤銷。現更名為信陽市平橋區。

基本信息

概 況

南部為大別山地,西北為桐柏山地,中部淮河溮河兩岸有沖積平原,其餘為丘陵地帶。淮河橫穿境內,年平均氣溫19℃,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全年無霜期212天。

名勝古蹟有雞公山在信陽市南45公里大別山中。主峰報曉峰兩側有靈華山和長嶺,宛如雄雞兩翼,故取名。為全國八大避暑勝地之一。義陽三關指武勝關、平靖關、九里關。扁擔會革命起義舊址在縣西北吳家塵山。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的瑩石、銅、鐵、錳、鉛、鋅、鎢、白雲岩、大理石、石棉、蛇紋岩、珍珠岩資源最豐富。

糧食作物以稻穀、小麥、大豆為主;

經濟作物有棉花、麻、油菜籽、花生;森林覆蓋率為25.3%。

中藥材有二花、桔梗、柴胡、斑螯蟲等;

土特產有茶葉、板栗、黑木耳、紫雲英蜂蜜、獼猴桃、毛竹等。

珍貴動植物有銀杏、香果樹、青檀和金錢豹、金雕、白冠長尾雉、大鯢等。

交通現狀

境內公路總里程701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22.8公里。有國道107線、312線穿過,全長114公里;省道5條,全長96公里;縣鄉道全長461公里,專用公路全長30公里。橋樑123座4104延米。鄉公路晴雨通車,396個行政村通汽車,有京廣鐵路77公里,縣轄內設有11個火車站。地方鐵路明泌線經境內28公里。境內南灣水庫有庫區航運,航線為:大壩至溮河港段長20公里,龍興包至西雙河段長17公里,大壩至安家咀段長15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