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明港機場

信陽明港機場

明港機場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明港鎮境內。東臨京珠高速,西臨107國道和京廣鐵路。距信陽市約50公里。距鄭州市約250公里。 2016年12月4日上午10時,京港澳高速明港機場收費站正式開通運行。明港機場收費站開通後,京港澳高速公路已經有明港站。明港機場站兩處收費站。將進一步增強我省豫南高速公路網輻射能力,提升明港機場的知名度,進一步方便了公眾出行,降低了當地企業物流運輸成本,對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信陽明港機場始建於1958年,原為明港軍用機場,為一級永久空軍備用機場。空軍機場曾停過大批軍用飛機,由於部隊縮編,基本荒廢。主要裝備中型轟炸機。明港機場於1985年在百萬大裁軍中被裁撤,後為空軍航空兵第十九師的看守場站,正團級單位,設有常駐飛行團。經信陽地方政府與軍方多次協商,最終達成“軍改民、軍民聯航”的合作協定,並於2008年正式被國家批准,納入國家民航規劃。2009年12月11日配套道路工程開工。至此,河南民航已有信陽明港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洛陽北郊機場,南陽姜營機場等四個機場。此外,據稱商丘機場(梁園區)和登封嵩山機場也將納入規劃。

原機場情況

空軍明港機場按中型轟炸機設計,可以起降波音737客機。總面積5263畝,主跑道長2700米,寬50米,滑行道16米,中間停機坪長300米,寬100米,備降道100米。

建設概況

一、建設項目概況

信陽明港機場軍民合用項目是利用空軍明港機場現有資源進行整修改造,該項目實施後,機場將成為軍民合用機場,機場為4C等級,屬國內支線機場。項目位於空軍李新店場站原址上。本期改建工程按照2020年信陽明港軍民合用機場年旅客吞吐量50萬人、年起降架次6173架次,高峰小時旅客人數268人、年貨郵吞吐量4000t進行設計。主要工程內容包括新建航站樓,新建站機坪位數4個,新建工作和生活用房,新建停車場,新建航管樓、塔台,跑道蓋被,1號聯絡道蓋被、加長,航站區道路及車場,飛行區排水整治,新建污水處理站,新建油庫等內容。本項目投資估算總額38926.18萬元。本期工程征地237畝。工程總投資為38926.18萬元,計畫工期兩年。

明港機場航站樓 明港機場航站樓

二、本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

現有跑道道面蓋被135000 ㎡,現有1號聯絡道加長、蓋被10176 ㎡,飛行區排水整治;新建民航站坪4個(1B3C)22000 ㎡,新建航站樓5000 ㎡,新建航管樓、塔台1500 ㎡,航站區道路及車場18000 ㎡;新建工作和生活用房12525 ㎡,新建停車場2500 ㎡;配套工程主要包括空管工程、供電工程、供水工程、供油工程、污水處理站等。

信陽明港機場建成後為4c級機場,停靠波音737等大型客機。客源輻射豫中,豫南的周口、漯河、南陽、平頂山、鄂北隨州等地市,將提升信陽及周邊城市的快速交通能力和城市品味,也為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和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提供了很好的備降機場,對信陽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交流等產生積極影響。

2011年9月30日,明港機場軍民合用項目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2012年5月3日,中咨公司對可研報告進行了評估。

會上,在認真聽取設計單位關於信陽明港機場可研階段飛行程式設計方案的匯報後,與會人員經過認真研究、討論,就相關問題達成一致意見,認為信陽明港機場開通民用飛機運行在飛行程式方面是可行的,原則同意開通三條進離場航線,並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關心信陽明港機場建設,推動信陽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同時希望,信陽明港機場建成後,應加強溝通協調,解決好軍民航飛行矛盾,做到空域共享,保障飛行安全。

2014年8月5日,中國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訊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總參謀部聯合批覆信陽明港機場軍民合用改擴建可行性研究報告。本期工程按滿足預測目標年2020年旅客吞吐量3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00噸的目標設計,主要建設內容:飛行區等級為4C,對現跑道道面進行蓋被改造,跑道主降方向設定Ⅰ類精密進近燈光系統和儀表著陸系統,次降方向設備B型簡易進近燈光系統;新建3000平方米的航站樓,5個機位的站坪;新建3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建設1座塔台和600平方米的航管樓(塔台和航管樓合建);配套建設通信、氣象、供電、給排水、供熱、供冷、供油、消防救援等設施。還建和改造部分軍航設施。

2015年11月11日9時,信陽市舉行明港機場軍民合用項目開工新聞發布會。會議宣布信陽明港機場正式開工。

信陽明港機場 信陽明港機場

信陽明港機場場是《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新建的支線機場之一,也是《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河南省民用航空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建成的2座機場之一。該機場是在原有的空軍明港場站上進行改建擴建,明港場站位於明港鎮東北8.5公里處,是1958年11月建成的三級永備軍用機場。總占地面積5263.1畝,其中外場4088畝,主跑道長為2700米,寬50米。明港機場地理位置優越,跑道東端距京港澳高速1380米,可通過高速直達信陽市中心,南距京廣客運專線明港站5公里、京廣鐵路明港站11公里、333省道7.7公里,西距107國道6公里。

信陽明港機場軍民合用項目估算總投資3.56億元,建設標準為4C級國內支線機場,建設內容為:對2700米×50米的跑道、平行滑行道和2—5號聯絡道進行加蓋,對1號聯絡道進行加蓋和加寬;新建民用設施包括5000平方米的航站樓,5個(3C2B)機位的站坪及聯絡道,配套建設空管、助航燈光、供電、供油、給排水、消防、生產和輔助生產設施,改造完善相關的軍航設施。項目建成投運後,計畫採用新舟-60、B737系列、A320系列等機型。擬開闢信陽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合肥、西安、桂林等航線,最遠航程按1500km考慮,遠期擬在航線中增加瀋陽、杭州、福州、昆明、大連、青島、香港、澳門、台北等城市,最遠航程按3000km考慮。預計到2020年,明港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30萬人次和2500噸;到2040年,明港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125萬人次和9500噸。

目前,信陽明港機場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機場進場路方面,明港鎮到機場7.63公里路段已竣工通車,京港澳高速公路開口到機場3.62公里連線線,正在建設互通立交橋及匝道;征地方面,新增290畝用地征地、拆遷、補償工作已全部完成;機場工程方面,“航站區土石方、貨運區、生產輔助、生活服務設施、供水、排污及消防救援工程施工”、“供電工程”、“供油工程”已完成招標,施工隊已進場施工,場地平整已完成,各建築工程正在進行基礎工程施工。

信陽明港機場的開工,將極大地增強信陽市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為信陽參與國際、國內產業競爭與合作,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提供更為廣闊的平台。有力促進航空服務、現代物流、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向信陽集聚發展,對信陽市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有著重要意義,同時能夠進一步改善旅遊行走條件,促進信陽市乃至整個豫南地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信陽明港機場是《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新建的支線機場之一,也是《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河南省民用航空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建成的2座機場之一,在原空軍明港場站上進行改建擴建,總占地面積5300畝,主跑道長為2700米,寬50米。

近期動態

12月19日,信陽周刊記者來到位於明港機場施工現場。走進工地,機器轟隆,工人們不停地忙碌著。有的在焊接,有的在搬運鋼筋,有的在為澆築混凝土做準備,升降機在不停地運送磚塊和砂漿。

信陽明港機場 信陽明港機場

“目前,機場變電站、綜合水泵房、機務工作房等基礎建築已經完工。”走近正在加緊建設中的航管樓,市民航局工程管理部的周瑜指著西面已經完工的幾棟建築告訴記者,生產生活輔助工程,包括辦公用房、生活服務用房、貨運站、消防站、綜合水泵房、特種車房、污水處理廠等,已全部完成,近期將組織初驗。

信陽明港機場 信陽明港機場

據周瑜介紹,目前機場供電工程方面,新建中心變電站550平方米,10千伏埋地電纜11550米,10千伏高壓架空線纜1680米,中心變電站已建成,電纜設備已訂購,修建電纜溝5000米,完成總工程的50%;供油工程方面,建100立方米油罐3座,辦公用房等750平方米,鋪設輸油管線1200米,辦公用房土建和油罐安裝已完成,輸油管線埋設800米,整體工程完成80%。在航管樓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大型機械發出轟鳴聲,舒伸著的工程器械正在不停地施工作業,數十名建築工人正在航管樓已經建築的第7層緊張有序地搭建鋼筋網、澆築混凝土。

在航站樓上,一些建築工人正在對牆體表面進行裝飾工作。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記者來到位於航站樓的施工場地。只見空地上擺放著一堆製作混凝土模板的木材。記者戴上手套快步跑過去,跟工人們一起搬運整理。

同樣,在機場站內道路上,幾輛壓路機正在進行路面的平整工作;在場外機場跑道上,工人們正在對已經鋪設的跑道面進行護養。

信陽明港機場 信陽明港機場

記者從市民用航空管理局了解到,航站樓與航管樓的建設是目前工程的重中之重。航站樓青水混凝土澆灌已全部完成,在進行鋼構和屋面安裝,航管樓三層已封頂,在進行塔台施工,整體工程完成70%。截至目前,明港機場項目基本按時間節點完成上級下達的投資計畫,但低於提前完成投資計畫的預期。

信陽明港機場圖集 信陽明港機場圖集

2017年11月14日 信陽市市長尚朝陽到明港機場調研,信陽市市長尚朝陽帶領相關工作人員前往明港機場調研。經過兩年的鏖戰,目前,機場內航站樓和航管樓及塔台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尚朝陽詳細詢問了明港機場的建設進度和遇到的問題。他說,各級各相關部門要按照既定的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在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進,確保今年年底建成,明年3月通航。 2018年1月31日,,明港機場航空產業園規劃建設座談會在信陽召開。市政府副市長李正軍與民航總局原副局長楊國慶等出席會議。李正軍對楊國慶一行來信陽調研指導表示歡迎。他說,信陽具有承東啟西、聯南貫北的戰略地位、區位優勢。明港航空產業園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的一個重大項目,潛力巨大、意義深遠。

信陽明港機場 信陽明港機場

楊國慶對規劃建設明港航空產業園給予了肯定。他認為信陽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啟動軍民合用機場建設對加快信陽資源開發、最佳化經濟結構、形成現代化綜合交通網路、加速現代化經濟的全面發展,以及完善和加強投資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楊國慶希望信陽市在明港航空產業園的建設上要把握好定位,圍繞軍民結合、航空物流、設備研發以及培養一線技術人才的定位做好項目規劃、抓好建設運營。  

首次試飛

2018年5月23日上午,信陽明港機場圓滿完成首次試飛;

上午7時29分,東航空客A320客機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 8時58分,試飛飛機緩緩降落在信陽明港機場停機坪上,正式開始在信陽明港機場執行試飛任務。

首次試飛 首次試飛

9時32分,試飛正式開始。飛機從停機位向飛行道慢慢滑行,而後逐漸加速,隨著 發動機的轟鳴,飛機的速度越來越快,在跑道內滑行約5分鐘後騰空而起。 9時43分左右,飛機回返下降到離地面60米的高度後,再次起飛。此後,飛機回返的時間逐漸延長,從20分鐘至30分鐘不等。當天上午共完成兩次起飛、降落,檢驗導航等設施。

10時40分,試飛機組按要求完成信陽明港機場傳統和PBN進、離場飛行程式,全部飛行程式的中間、最後進近和復飛航段等程式驗證試飛後,平穩降落在信陽明港機場跑道。 飛機降落的那一刻,現場的所有人都歡呼起來。大家紛紛舉起相機、手機,用各種方式,記錄這一歷史瞬間。

據機場相關人士介紹,信陽明港機場跑道長2700米,寬50米,A320是明港機場最大適飛機型。根據第一期的機場設計和建設,信陽明港機場跑道能停放像A320和737系列等主流飛機,並同時容納5—6架客機停放。

13時35分,試飛飛機東航空客A320返回上海浦東機場。

至此,此次試飛成功!  

正式通航

2018年10月28日上午8時03分,由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執飛的從西安飛往杭州的MU2291次航班降落在明港機場,比預計抵達時間8時20分整整提前了17分鐘,8時18分,來自西安的乘客陸續走下了飛機,省市各級領導、空軍相關部門、東航相關負責人也在現場迎接機組人員以及航班旅客。明港機場的通航填補了信陽市航空運輸的空白,標誌著信陽邁入水陸空立體交通時代,信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聞訊而來的四面八方的市民也趕到現場,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信陽明港機場的建成通航,不僅展示了信陽作為豫南地區城市良好的開放形象,架起來豫南地區對外溝通的空中橋樑,更是與周邊城市形成了一小時經濟圈,改善豫南百姓的出行方式,促進信陽市與省內外各城市的交流合作。至此,信陽“鐵公機”三位一體的現代立體交通網路正式形成,信陽“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達九州”的區位優勢更為彰顯。

據介紹,明港機場已開通的北京南苑—信陽—佛山、上海虹橋—信陽—重慶、杭州—信陽—西安三條航線每天一班往返,青島—信陽—昆明、哈爾濱—信陽—海口兩條航線,每周一、三、五、七各一班往返。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馬須倫表示,東航很高興有機會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出一份力、添一份彩。“以往常講:要想富,先修路。現在卻是:要想強,上民航。”馬須倫說。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在致辭時表示,明港機場的建成通航,填補了信陽市航空運輸的空白,開闢了信陽通向外界的一條“空中走廊”,實現了信陽兒女多年來的“飛天夢”,為信陽構建區域性中心城市、充滿活力的生態經濟先行區和全國有影響力的交通、信息、物流樞紐,打造公鐵水航空“四位一體”現代化交通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對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打造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豫南地區重要支點,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