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導論

《信息管理導論(第2版)》是清華大學組織的信息管理類專業的特色教材之一。《信息管理導論(第2版)》立足於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這一複合型專業,介紹了該專業的知識體系結構、學習內容及其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專業的發展前景。全書共分9章,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識、信息管理的理論基礎、信息管理的技術、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管理的套用領域等內容。《信息管理導論(第2版)》主要作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入門教材,也可以作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相關專業的教材以及從事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開發、管理和利用等工作的有關人員的參考書籍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1

書 名: 信息管理導論

作 者:王英瑋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4-1
ISBN: 9787300117645
開本: 16開
定價: 35.00元

內容簡介

信息管理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活動。任何社會組織,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必要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對信息的有效掌控和開發利用。舍此而言他,都會與時代的發展要求背道而馳。信息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資源,尤其是那些有價信息,更是組織和個人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資產。
本書是在吸納和總結國內外先進的信息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撰寫完成的。書中不僅比較客觀地繼承了許多專家、學者的優秀研究成果,而且也展現了我們這個團隊的一些新的學術思想和認識結果。
本書概述了信息管理客體、信息管理活動、信息管理要素、管理信息系統、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介紹了現代信息管理的策略制定、運作過程和方式、信息化建設及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實踐經驗,重新揭示了信息的運動規律,系統闡述了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本書既是一部系統介紹和闡述信息管理基礎理論、套用技術和工作方法的高等學校專業教材,也是政府組織和公司企業的管理者與信息工作者了解信息管理知識的重要工具。

作者簡介

王英瑋,男,1964年8月出生於遼寧錦州。1982-1986年就讀於遼寧大學歷史系並獲學士學位,1986-1989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並獲碩士學位,1998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檔案與檔案管理、信息管理、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管理與溝通、電子政務等。主要著作有:《檔案文化論》、《會計檔案管理的原理與套用》、《資訊時代的人事檔案管理》、《政務信息管理》、《專門檔案管理》、《檔案管理學基礎》、《檔案行政學》、《檔案學概論》、《檔案管理學》、《檔案部門的生存與發展策略》等。共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先後主持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衛生部項目、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國家精品課程項目、北京市檔案局科技項目、北京燃氣集團項目、大亞灣核電站分類項目、電子進出口總公司項目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信息管理客體概述
第一節 信息概念
第二節 信息的辭源
第三節 信息的分類
第四節 信息的屬性
第五節 信息的價值、功能和作用
第六節 信息的運動規律
第三章 信息管理概述
第一節 信息管理的概念
第二節 信息管理的歷史回顧
第三節 信息管理的職能和意義
第四節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信息管理要素
第一節 信息管理基本要素解讀
第二節 信息管理主體
第三節 信息管理的目標與環境
第四章 信息管理策略制定
第一節 信息管理策略制定主體的作用
第二節 信息管理策略的特性和類型
第三節 信息管理策略的影響因素和制定原則
第四節 信息管理策略制定的模型
第五章 信息管理的運作過程和方式
第一節 信息的採集管理
第二節 信息的加工管理
第三節 信息的存儲管理
第四節 信息的傳遞管理
第五節 信息服務、行銷和信息反饋管理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統
第一節 管理信息系統的定義
第二節 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
第三節 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
第四節 管理信息系統對管理職能的支持
第五節 管理信息系統的具體套用
第七信 息安全管理
第一節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節 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標和體系
第三節 信息保障技術框架
第四節 建設我國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議
第八章 信息技術概述
第一節 信息技術的含義與種類
第二節 信息採集技術
第三節 信息通信技術
第四節 信息處理技術
第五節 信息組織
第六節 檢索技術
第七節 信息存儲技術
第九章 信息管理與信息化建設
第一節 信息管理與政府信息化
第二節 信息管理與企業信息化
第三節 信息社會與社會信息化
第十章 信息服務
第一節 信息服務概述
第二節 信息服務對象研究
第三節 優質用戶信息服務
後記

圖書信息2

書名:信息管理導論高等學校教材
圖書編號:2190757
出版社:清華
定價:39.0
ISBN:730211893
作者:宋克振,張凱 等編著
出版日期:2005-11-01
版次:
開本:
簡介:
本書立足於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這一複合型專業,介紹了該專業的知識體系結構、內容及其內在聯繫,以及該專業的發展前景。全書分四篇共9章,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信息管理的理論基礎、信息管理的技術、信息管理的系統和信息管理的套用領域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入門教材,也可作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相關專業的教材,還可作為從事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的開發、管理和利用的有關人員的參考書籍。
目錄:
第一篇 基本概念
第1章 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1.1 信息
1.1.1 信息的定義
1.1.2 信息的特徵
1.1.3 信息的分類
1.1.4 信息的生命周期
1.1.5 信息的功能
1.2 信息資源
1.2.1 資源與資源利用
1.2.2 信息資源的含義
1.2.3 信息資源的特性
1.3 信息管理
1.3.1 信息管理與信息資源管理
1.3.2 信息管理的內涵
1.3.3 信息管理的理論基礎
1.3.4 信息管理的發展
1.4 信息技術
1.4.1 信息技術的內涵
1.4.2 信息技術的分類
1.4.3 信息技術的層次與體系
1.4.4 信息技術的特點
1.4.5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的衝擊
1.5 信息系統
1.5.1 系統的概念
1.5.2 信息系統的概念
1.5.3 計算機信息系統
1.5.4 信息系統的發展
1.6 信息人才與專業
1.6.1 演變歷史
1.6.2 專業特點
1.6.3 知識結構
1.6.4 職業前景
第二篇 理論基礎
第2章 信息管理的學科範疇: 信息科學
2.1 信息科學的概念
2.2 信息科學的理論基礎
2.2.1 資訊理論
2.2.2 控制論
2.2.3 系統論
2.3 信息科學的內容
2.3.1 信息科學的學科體系
2.3.2 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
2.3.3 信息科學的研究目的
2.3.4 信息科學的研究方法
2.4 信息管理與信息科學
第3章 信息管理的方法工具: 管理科學
3.1 管理與管理科學
3.1.1 管理的定義
3.1.2 管理、管理學與管理科學
3.1.3 管理理論的發展演變
3.2 管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3.2.1 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3.2.2 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3.3 管理的主體、職能、對象與方法
3.3.1 管理者
3.3.2 管理的基本職能
3.3.3 管理的對象
3.3.4 管理的方法
3.3.5 管理的組織
3.3.6 管理的範圍
3.4 管理的性質與特點
3.4.1 管理的特點
3.4.2 管理的性質
3.4.3 管理的特徵
3.5 生產與作業管理
3.5.1 什麼是生產和作業管理
3.5.2 作業管理系統
3.5.3 作業計畫和控制工作中使用的特殊方法
3.5.4 作業管理的發展
第4章 信息管理的套用理論: 經濟學
4.1 經濟學基本知識
4.1.1 經濟學的研究範疇
4.1.2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4.1.3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4.1.4 個體經濟學
4.1.5 總量經濟學
4.2 信息經濟學
4.2.1 信息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4.2.2 信息經濟學的內涵
4.2.3 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4.2.4 信息商品、信息商品市場與信息產業
4.3 經濟信息管理
4.3.1 經濟信息的基本概念
4.3.2 經濟信息的分類
4.3.3 經濟信息的價值、功能和作用
4.3.4 現代經濟信息管理的特點
第5章 信息管理的技術基礎: 計算機科學
5.1 計算機學科的簡介
5.1.1 學科的發展
5.1.2 學科的方法論
5.1.3 學科的知識體系
5.2 計算機體系結構
5.2.1 數據存儲
5.2.2 數據處理
5.3 軟體
5.3.1 作業系統
5.3.2 算法
5.3.3 程式語言
5.3.4 軟體工程
5.4 數據組織
5.4.1 數據結構
5.4.2 檔案結構
5.4.3 資料庫結構
5.5 算法的潛能
5.5.1 人工智慧
5.5.2 計算理論
第三篇 技術與系統
第6章 信息管理的技術: 信息技術
6.1 信息採集技術
6.1.1 錄音技術
6.1.2 錄像技術
6.1.3 照相與攝像技術
6.1.4 光電掃描技術
6.1.5 自動識別技術
6.1.6 其他數字輸入技術
6.2 信息傳遞技術
6.2.1 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
6.2.2 通信系統分類
6.2.3 典型的通信技術
6.2.4 計算機網路
6.3 信息存儲技術
6.3.1 縮微技術
6.3.2 雷射全息存儲技術
6.3.3 靜電複印技術與傳真技術
6.3.4 光碟存儲技術
6.3.5 信息存儲的發展
6.4 信息組織與檢索技術
6.4.1 資料庫技術
6.4.2 信息檢索新技術
6.5 信息處理技術
6.5.1 數位化技術
6.5.2 多媒體技術
6.6 信息技術的典型套用
6.6.1 地理信息系統
6.6.2 全球定位系統
6.6.3 遙感技術
第7章 信息管理的系統: 信息系統
7.1 信息系統戰略規劃
7.1.1 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基本概念
7.1.2 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內容
7.1.3 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步驟
7.1.4 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方法
7.1.5 信息系統戰略規劃與組織戰略之間的關係
7.2 信息系統開發建設
7.2.1 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任務和特點
7.2.2 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技術和方法
7.2.3 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內容
7.3 信息系統評價、監理和審計
7.3.1 系統評價
7.3.2 系統監理
7.3.3 系統審計
7.4 典型企業信息系統
7.4.1 ERP
7.4.2 SCM
7.4.3 CRM
第四篇 應 用 領 域
第8章 網路信息文化與管理
8.1 網路空間
8.1.1 網路虛擬空間
8.1.2 虛擬空間的交流模式
8.1.3 虛擬現實
8.2 網路信息文化
8.2.1 網路信息文化的現象
8.2.2 文化與信息文化
8.2.3 信息技術帶來的問題
8.3 網路信息的倫理與道德
8.3.1 信息倫理失范產生的背景
8.3.2 信息倫理的概念
8.3.3 信息倫理體系的構建
8.3.4 全球信息倫理
8.4 網路信息安全法規與標準
8.4.1 網路信息安全法規體系
8.4.2 國外網路信息安全法規
8.4.3 我國網路信息安全法規
8.4.4 網路信息安全標準概述
8.4.5 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
第9章 社會信息化與管理
9.1 國家信息化
9.1.1 信息化
9.1.2 國家信息化
9.1.3 城市信息化
9.2 政府信息化
9.2.1 政府信息化概述
9.2.2 電子政務
9.2.3 政府信息化與行政改革
9.3 企業信息化
9.3.1 企業信息化概述
9.3.2 企業信息化的步驟與方法
9.3.3 企業信息化與經營過程重組
9.4 家庭信息化與個人數位化
9.4.1 家庭信息化與智慧型化
9.4.2 個人數位化
參考文獻

信息管理導論(第2版)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2版 (2012年1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平裝: 45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2265023
條形碼: 9787302265023
商品尺寸: 25.6 x 18.4 x 2 cm
商品重量: 680 g
品牌: 清華大學出版社內容簡介

《信息管理導論(第2版)》是清華大學組織的信息管理類專業的特色教材之一。《信息管理導論(第2版)》立足於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這一複合型專業,介紹了該專業的知識體系結構、學習內容及其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專業的發展前景。全書共分9章,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識、信息管理的理論基礎、信息管理的技術、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管理的套用領域等內容。《信息管理導論(第2版)》主要作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入門教材,也可以作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相關專業的教材以及從事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開發、管理和利用等工作的有關人員的參考書籍。

編輯推薦

《信息管理導論(第2版)》編輯推薦:教學目標明確,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方法靈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內容先進,強調計算機在各專業中的套用,教學模式完善,提供配套的教學資源解決方案。

目錄

基本概念篇
第1章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1.1信息
1.1.1信息的定義
1.1.2信息的特徵
1.1.3信息的分類
1.1.4信息的生命周期
1.1.5信息的功能
1.2信息資源
1.2.1資源與資源利用
1.2.2信息資源的含義
1.2.3信息資源的特性
1.3信息管理
1.3.1信息管理與信息資源管理
1.3.2信息管理的內涵
1.3.3信息管理的理論基礎
1.3.4信息管理的發展
1.4信息技術
1.4.1信息技術的內涵
1.4.2信息技術的分類
1.4.3信息技術的層次與體系
1.4.4信息技術的特點
1.4.5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的衝擊
1.5信息系統
1.5.1系統的概念
1.5.2信息系統的概念
1.5.3計算機信息系統
1.5.4信息系統的發展
1.6信息人才與專業
1.6.1演變歷史
1.6.2專業特點
1.6.3知識結構
1.6.4職業前景
理論基礎篇
第2章信息管理的學科範疇:信息科學
2.1信息科學的概念
2.2信息科學的理論基礎
2.2.1資訊理論
2.2.2控制論
2.2.3系統論
2.3信息科學的內容
2.3.1信息科學的學科體系
2.3.2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
2.3.3信息科學的研究目的
2.3.4信息科學的研究方法
2.4信息管理與信息科學
第3章信息管理的方法工具:管理科學
3.1管理與管理科學
3.1.1管理的定義
3.1.2管理、管理學與管理科學
3.1.3管理理論的發展演變
3.2管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3.2.1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3.2.2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3.3管理的主體、職能、對象與方法
3.3.1管理者
3.3.2管理的基本職能
3.3.3管理的對象
3.3.4管理的方法
3.3.5管理的組織
3.3.6管理的範圍
3.4管理的性質與特點
3.4.1管理的特點
3.4.2管理的性質
3.4.3管理的特徵
3.5生產與作業管理
3.5.1什麼是生產和作業管理
3.5.2作業管理系統
3.5.3作業計畫和控制工作有用的特殊方法
3.5.4作業管理的發展
第4章信息管理的套用理論:經濟學
4.1經濟學基本知識
4.1.1經濟學的研究範疇
4.1.2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4.1.3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4.1.4個體經濟學
4.1.5總量經濟學
4.2信息經濟學
4.2.1信息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4.2.2信息經濟學的內涵
4.2.3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4.2.4信息商品、信息商品市場與信息產業
4.3經濟信息管理
4.3.1經濟信息的基本概念
4.3.2經濟信息的分類
4.3.3經濟信息的價值、功能和作用
4.3.4現代經濟信息管理的特點
第5章信息管理的技術基礎:計算機科學
5.1計算機學科的簡介
5.1.1學科的發展
5.1.2學科的方法論
5.1.3學科的知識體系
5.2機器體系結構
5.2.1數據儲存
5.2.2數據處理
5.3軟體
5.3.1作業系統
5.3.2算法
5.3.3程式語言
5.3.4軟體工程
5.4數據組織
5.4.1數據結構
5.4.2檔案結構
5.4.3資料庫結構
5.5算法的潛能
5.5.1人工智慧
5.5.2計算理論
技術與系統篇
第6章信息管理的技術:信息技術
6.1信息採集技術
6.1.1錄音技術
6.1.2錄像技術
6.1.3照相與攝像技術
6.1.4光電掃描技術
6.1.5自動識別技術
6.1.6其他數字輸入技術
6.2信息傳遞技術
6.2.1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
6.2.2通信系統分類
6.2.3典型的通信技術
6.2.4計算機網路
6.3信息存儲技術
6.3.1縮微技術
6.3.2激光全息存儲技術
6.3.3靜電複印技術與傳真技術
6.3.4雷射光碟存儲技術
6.3.5信息存儲的發展
6.4信息組織與檢索技術
6.4.1資料庫技術
6.4.2信息檢索新技術
6.5信息處理技術
6.5.1數位化技術
6.5.2多媒體技術
6.6信息技術的典型套用
6.6.1地理信息系統
6.6.2全球定位系統
6.6.3遙感技術
第7章信息管理的系統:信息系統
7.1信息系統戰略規劃
7.1.1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基本概念
7.1.2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內容
7.1.3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步驟
7.1.4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方法
7.1.5信息系統戰略規劃與組織戰略之間的關係
7.2信息系統開發建設
7.2.1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任務和特點
7.2.2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技術和方法
7.2.3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內容
7.3信息系統評價、監理和審計
7.3.1系統評價
7.3.2系統監理
7.3.3系統審計
7.4典型企業信息系統
7.4.1ERP
7.4.2SCM
7.4.3CRM
套用領域篇
第8章信息管理套用領域:網路信息文化與管理
8.1網路空間
8.1.1網路虛擬空間
8.1.2虛擬空間的交流模式
8.1.3虛擬現實
8.2網路信息文化
8.2.1網路信息文化的現象
8.2.2文化與信息文化
8.2.3信息技術帶來的問題
8.3網路信息的倫理與道德
8.3.1信息倫理失范產生的背景
8.3.2信息倫理的概念
8.3.3信息倫理體系的構建
8.3.4全球信息倫理
8.4網路信息安全法規與標準
8.4.1網路信息安全法規體系
8.4.2國外網路信息安全法規
8.4.3我國網路信息安全法規
8.4.4網路信息安全標準概述
8.4.5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
第9章信息管理套用領域:社會信息化與管理
9.1國家信息化
9.1.1信息化
9.1.2國家信息化概述
9.1.3城市信息化
9.2政府信息化
9.2.1政府信息化概述
9.2.2電子政務
9.2.3政府信息化與行政改革
9.3企業信息化
9.3.1企業信息化概述
9.3.2企業信息化步驟與方法
9.3.3企業信息化與經營過程重組
9.4家庭信息化與個人數位化
9.4.1家庭信息化與智慧型化
9.4.2個人數位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