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會世界峰會

信息社會世界高峰會議是一次各國領導人最高級別的會議,與會的領導人致力於駕馭基於信息與通信技術的數字革命喚發的潛能造福於人類。峰會是一個真正廣泛接納利益相關方參與的進程,其中包括政府、政府間和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和民間團體。峰會的目標是“建設一個以人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發展的信息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人人可以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識,使個人、社區和各國人民均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提高生活質量。”

基本簡介

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螢幕上人物)在突尼西亞首都召開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螢幕上人物)在突尼西亞首都召開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

2001年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歡迎國際電聯的倡議,決定舉辦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orld SummitofInformationSociety)。峰會首次以兩階段舉行的方式,於2003年12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了第一階段峰會;於2005年11月在突尼西亞突尼西亞城舉行了第二階段峰會。聯合國大會成立了無名額限制的政府間籌備委員會,負責峰會籌備工作,為峰會起草議程,起草成果檔案,並就其它利益相關方參與峰會的形式制訂議事規則。峰會首次採取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方式,吸引了眾多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民間團體和私營部門的廣泛參與。每段峰會前各事先舉行了3+1次政府間籌備委員會會議和相關區域籌備會、會間會及主題會等。

第一階段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突尼西亞階段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突尼西亞階段會議上

日內瓦階段峰會,有176個國家派出的4000餘名政府代表及來自聯合國系統國際組織和機構、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和媒體機構等6000餘名觀察員總計1萬多人與會,其中包括近40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和100多名部級官員。突尼西亞階段峰會,有176個國家、92個國際組織、606個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團體、226個企業以及642家媒體的代表2萬多人與會,其中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46人,部長/副部長197人。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國際電聯秘書長內海善雄以及峰會兩階段東道國-瑞士聯邦主席穆埃爾.施密德和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出席了兩階段會議並致辭。

在日內瓦峰會上,塞內加爾總統瓦德曾建議設立“數字互助基金”。這一建議得到開發中國家的積極回響,但已開發國家應者寥寥。此後一年多來,經過瓦德和奈及利亞總統奧巴桑喬等的不懈努力,旨在縮小數字鴻溝的“數字互助基金”2005年8月終於創立,並已籌措到550萬歐元的資金。但這筆資金半數以上來自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並未慷慨解囊,它們的主要理由是,目前已有多種渠道向開發中國家提供援助,沒有必要再建立什麼單獨的“數字互助基金”。
日內瓦峰會後,各方有關網際網路國際管理問題的談判也陷於僵局。美國作為網際網路發展的先驅在網際網路國際管理上發揮著主導作用。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際域名管理機構(ICANN)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直負責域名及網際網路相關技術問題的國際管理。而廣大開發中國家反對美國壟斷網際網路的管理,主張把網際網路的國際管理權交給聯合國下屬的國際電信聯盟。歐盟委員會也反對目前網際網路管理由美國一家獨霸的局面,認為開發中國家要求改變現狀“合情合理”。

第二階段

信息社會世界峰會在突尼西亞信息社會世界峰會在突尼西亞

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二階段會議2005年11月16日至18日在突尼西亞舉行,包括3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的1萬多名代表將參加此次會議。如何在縮小數字鴻溝和網際網路國際管理兩個主要議題上達成協定,是本次峰會面臨的兩大難題。

縮小數字鴻溝和網際網路國際管理對建設信息社會至關重要。在2003年12月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一階段日內瓦會議上,由於爭論激烈,與會代表未能在這兩個問題上取得共識,只通過了《原則聲明》和《行動計畫》。日內瓦峰會後,為籌備突尼西亞峰會曾先後召開3次預備會議,但各方在關鍵問題上依然意見相左。

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曾指出,數字鴻溝實際上就是“發展鴻溝”。2004年底的統計表明,僅有3.1%的非洲人可以上網,而北美的這一數字高達55.7%。在全球60多億人口中,約50億人與網際網路無緣,而這些人主要集中在開發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因此,開發中國家領導人要求縮小數字鴻溝的呼聲日益強烈,他們迫切希望儘早掌握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使之為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突尼西亞峰會召開在即,有關網際網路國際管理問題的爭論日趨激烈。美國通信和信息政策協調員格羅斯日前再次表示,美國“無法接受”網際網路由聯合國管理的建議。他還說,討論網際網路管理問題不會給開發中國家帶來電腦和電話等任何實際好處,表明了美國政府企圖維持現狀的頑固立場。

在11月13日突尼西亞峰會前的最後一次籌備會上,代表們在發言中表示了建立網際網路國際管理機制的決心,並提出建立“網際網路國際論壇”,以探討開發中國家建設信息社會的途徑,使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儘快造福於廣大開發中國家人民。

此間觀察家認為,在為期三天的突尼西亞峰會期間,開發中國家代表將會再次發出正義的呼聲,要求縮小數字鴻溝,改變網際網路國際管理的現狀。但美國的頑固不化和一些已開發國家對建立“數字互助基金”的冷漠態度,恐怕難以使峰會為兩個主要議題找到令大多數人滿意的答案,在全球建設公正合理的信息社會的願望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實現。

關於中國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螢幕上人物)在突尼西亞首都召開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螢幕上人物)在突尼西亞首都召開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

中國積極參加了峰會整個進程。王旭東部長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了日內瓦階段峰會,並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加強合作、促進發展、共同邁向信息社會”的主題發言,闡述了中國對建設信息社會的基本觀點,介紹了中國信息通信發展的政策和成就,並就信息通信網路安全網際網路管理、人權與言論自由以及縮小“數字鴻溝”等問題作了闡述。黃菊副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了突尼西亞階段峰會,並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加強合作,促進發展,共創信息社會美好明天”的主題發言,從促進協調發展、加強國際合作、充分尊重各國社會制度差異性和文化多樣性等四個方面闡述了我國政府對建設信息社會的觀點和主張。同時指出,網際網路治理應遵循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民主決策、透明高效的原則,建立有效的溝通、協商機制,防範、打擊利用信息技術和資源進行經濟欺詐、暴力、恐怖及危害國家安全等犯罪活動。

內容活動

兩階段峰會均舉行了一般性辯論,各國就信息社會相關問題發表了觀點和看法。部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與民間社會和私營部門代表就信息社會相關熱點問題舉行了圓桌會議。會外還各自平行舉辦了300多場與峰會相關的論壇、研討會和展覽會等活動。日內瓦階段峰會最後通過了成果檔案-《日內瓦宣言》、《日內瓦行動計畫》;突尼西亞階段峰會最後通過了《突尼西亞承諾》和《突尼西亞議程》。

主辦意義

世界信息峰會大獎世界信息峰會大獎"是聯合國"信息社會世界高峰會議"的主要活動之一,

聯合國舉辦信息社會世界峰會是聯合國首次在峰會層面上就信息社會問題進行廣泛討論,並將信息通信技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政治層面上對建設信息社會基本問題達成了初步共識。《日內瓦原則宣言》積極評價了信息通信技術對未來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提出了關於建設信息社會的十一條基本原則,並對未來全球信息通信發展給出了原則性指導意見。《日內瓦行動計畫》為建設信息社會制定了若干基準指標和具體行動。《突尼西亞承諾》重申日內瓦階段所確定的各項原則,《突尼西亞議程》重點放在彌合數字鴻溝融資機制、網際網路治理相關問題以及對峰會日內瓦階段和突尼西亞階段所做各項決定的落實和跟進工作方面。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指出的,多數全球會議一般都討論全球性威脅問題,而信息峰會是討論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術這種全球資源來促進發展的獨特會議,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