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描述

信息描述

《信息描述》是鞠英傑編著的圖書,由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正式出版。

基本信息

概述

什麼是信息描述

信息描述是對信息資源進行著錄、標引、評價的過程。既是按照要求傻瓜式的“填空”,也是一個需要一定知識和技能的創造性智力勞動。一個好的描述,不僅僅方便用戶了解信息資源對象,減少用戶利用信息資源的時間,而且能方便用戶檢索和信息整合。

信息描述的原則

客觀性:所進行的描述需要真實、客觀。不要刻意誇大和貶低。但允許基於個人利用信息資源的體驗做適當的評述。嚴禁商業行為和類似做廣告性的描述。不要出現“最”、或“第一”等過於絕對和主觀的說法。 原創性:不提倡直接用網站自己的介紹作為描述,反對不做任何加工的拷貝。提倡對信息資源有比較了解的客觀描述。 利用性:描述需要從信息資源的學術與教學需要出發,對於網站可以描述哪些可利用的信息資源的資源和服務。 利於發現:為了便於站內搜尋、關聯檢索和信息組織,以及方便搜尋引擎索引。有些內容可在不同的欄位多處出現或反覆揭示。

圖書信息

書 名: 信息描述

作 者:鞠英傑 
出版社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2-1
ISBN: 9787565003288
開本: 16開
定價: 25.00 元

內容簡介

本教材根據現代網路社會的發展和全新的信息資源特點,在傳統文獻編目理論和現代信息組織理論的指導下,從圖書到網路資源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信息描述的基本理論。其中包括《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格式、機讀目錄(MARC)格式和網路信息資源描述的元數據理論。不僅包含傳統的普通圖書、連續出版物等文獻信息的描述,還重點討論了在現代網路環境下,網路信息資源的描述方法。對於現代網路信息描述所使用的標記語言、網路資源描述框架和元數據等?息技術亦進行了詳細講解,通過信息構建理論為網路信息描述和網路資源開發與利用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

目錄

第1章 信息的理解
1.1 數字、數據、信息
1.2 信息的表達
1.3 信息的結構
1.4 信息空間
第2章 信息的組織
2.1 信息描述
2.2 信息標引
2.3 信息排序
第3章 信息描述的基本理論
3.1 信息描述的標準化理論
3.2 集中理論
3.3 聯合理論
3.4 在版理論
3.5 書目控制
..............

試讀章節

第1章 信息的理解
有序不等同於理解,要理解有時要打破有序重新組合,從一種有序到另一神有序。如果說數字信息是數字時代的產物,那么網際網路就是傳輸工具。正是由於數字信息的出現,傳統的圖書館編目已經不能適應網路時代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信息描述”誕生了。而現在,大多數人越來越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去應付、理解、調整或理會那些逐漸支配了我們生活的數據,因為世界是在信息的基礎上運轉的。相比之下資源總是有限的?信息看則是無限的,對信息的理解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好的信息師會把很複雜的信息描述得很清楚,使它們很容易能夠被他人所理解,在這一點上我常常感嘆英國倫敦的捷運圖。英國倫敦的捷運在世界上可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了,縱橫交錯,可它的乘坐指引圖通過簡單的文字、圖形讓人很容易理解。
1.1 數字、數據、信息
由於數字時代的到來,今天的人們對信息的渴望遠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加強烈。隨著數字流充斥著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電子郵件、網站、電子新聞、聊天室、實時信息……所?這些數據流幾乎無時無地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對於那些擁有個人電腦和掌上電腦的人來說,幾乎很少能擺脫數字的控制。即使把計算機給關掉,等到它再打開,數字信息依然會迫不及待地洶湧而來。
每天我們都可以得到很多免費的數字信息,在網上有很多數字信息源可以免費訂閱,只需要點擊一下就可以進行瀏覽,而且可以每天自動推送到你的桌面。
那么什麼是數字?什麼是數據?什麼是信息呢?
數據(Data)是載荷或記錄信息的按一定規?排列組合的物理符號,可以是數字、文字、圖像,也可以是計算機代碼。對信息的接收始於對數據的接收,對信息的獲取則只能通過對數據背景的解讀。數據背景是接收者針對特定數據的信息準備,即當接收者了解物理符號序列的規律,並知道每個符號和符號組合的指向性目標或含義時,便可以獲得一組數據所載荷的信息,亦即數據轉化為信息,可以用公式“數據+背景一信息”來表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