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平安

信念平安

信念平安,作者,梁泓漪,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6-11-1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梁泓漪 著
ISBN:10位[7563362703] 13位[9787563362707]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1
定價:¥29.80 元

內容提要

《信念平安》作者系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梁泓漪女士。
1988年,平安保險在深圳落戶,當時的全部員工只有十幾人。
2006年8月,平安集團第三次入選“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且第三次高居榜首。現今的平安已是擁有3600多萬個人客戶、數十萬雇員的大型企業。
平安18年的發展歷程已被視為中國金融企業的成長典範,而《信念平安》一書則如實記錄了這一發展歷程。
作者以她的親身經歷見證、記錄了平安發展中的點點滴滴,以她的視角領會、理解平安創業者的管理思路和重大決策。18年前加盟新生的平安公司時,她是平安第一公關小姐;18年後,她是平安集團的品牌總監。她說,她一直是一個忠實的追隨者,而我們從中看到的,是一個人在職業生涯中的智慧。

編輯推薦

再現一代人南下求職縮影,濃縮平安保險創業軌跡,感悟職業生涯遭遇,成功在於再堅持一下。
記憶珍貴,夢想逼真!
一夜之間,一切都還來不及細想,歷史就從它的黑夜走到了天明。所有深刻的東西在天亮之前一如海面上浪花翻卷的泡沫,沒有人注意它們,它們被黑夜無情地吞噬卻依然閃現那激情的跳躍。儘管不斷消失,卻也不斷踴躍,周而復始,更替往復,直到萬丈霞光照耀它們,那歡呼才轟響世界的寧靜。 自序
人從降生到離去,赤條條兩手空空,不會帶走一個物質的東西。唯有靈魂跟隨肉身飛去。所以人生之過程,物質是表,精神是里,表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化、創造,包括更替,里卻只有一個歸宿,一種期許。雖然生命對未知無法依賴,但心靈的預知和體察卻能領肉身萬劫不復——這就是快意,快感,拋卻了肉身的靈魂的極樂。
——以什麼名義凝聚信仰
其實很多人是帶出來的,“羊群效應”最能說明“帶”的價值。總是孰人帶?如何帶?職業生涯十幾年,見多了那些沒頭沒腦、喜歡抱腿捧腳的人,上司混他也混,上司掉溝里他也掉溝里,這也是帶的結果。所以石京魁先生在《西行八悟》的最後一段,寫了這樣一句“永遠記住一句話:人對了,世界就對了!”
——人對了,世界就對了
……別人問我到底寫了什麼,我說是一個紀實性的“個人敘事隨筆”。——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在用18年獨特的個人經歷,說明和我同步的這群人的特質,我們所共處的時代特質、社會的特質,以及我們共同選擇的平安的特質,這些特質傳達出我們的職業生涯、生活夢想、思想變化和頑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人生大半歲月必要經歷職業生涯,這生涯不單純就為活著,不單純就為養家餬口,不單純就為升官發財、出人頭地,或者賺大把的金錢,這單純實在還為另一種真實去拚命,去熬心血,去赴湯蹈火,甚而不顧一切。 這單純,就是夢想和心愿。
18年身在平安,堅信人不僅僅是為活著而活著,不僅僅是為生存而生存,不僅僅是為物質富有而討諸多現實的利益,人還必定要被另一種比活著,比生存,比擁有財富更具價值,更具才情,更具理想化的東西所吸引,人需要這種東西活出個性和自我,活出夢想和心愿,活出精彩和價值——這東西,就是精神,就是信仰。

作者簡介

梁泓漪,原名梁延萍,遼寧省大連市人,祖籍山東蓬萊。 1963年出生,1987年畢業。24歲前生活在北方,25歲後成為中國南下移民。 1988年抵達蛇口,開始供職平安集團。 其人生在南方18年間由青年進入中年,由懵懂進入頓悟,直至歷練成熟,開始觸摸自由的空靈與飄逸。 眼下職業生涯正在繼續,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 業餘時間寫作,午夜雜耕。著有長篇小說《陶玉》,已出版;其他諸多文字則由媒體專欄收攏,以散、雜文居多。

目錄

自 序
這是一種源自內心的出發
第1章 先說趙、胡二人
第2章 平安是天意
第3章 未來是自己的事
第4章 機會就在轉身間來了
第5章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第6章 最能安心的有時候是床
第7章 一個微笑至少代表一種美好
渴望,從這裡流淌……
第8章 純粹的救國情懷
第9章 酒能令人變得單純
第10章 歷史記下了一將一兵
第11章 離心近的地方都柔軟
第12章 文化,使女人脆弱
第13章 問候劉頭兒,您好!
第14章 換個活法需要勇氣
愛情,不可阻擋地瀰漫……
第15章 以什麼名義凝聚信仰
第16章 愛情原來是流沙
第17章 成了別人眼裡的流沙
第18章 青春在,愛不遠
第19章 該來的來,該去的去
第20章 J不是另類
第2l章 原本就是兩顆星星
幸福,卻不是迷津就是迷惑
第22章 找個理由去幸福
第23章 懵懵懂懂走進婚姻
第24章 恩人就是恩人
第25章 不是每一種緣分都該延續
第26章 磨練是上帝給的機會
第27章 在制度面前心不是肉長的
第28章 平安再次選擇了我
第29章 從頭再來
第30章 當了一把逃兵
第31章 算不算被伯樂相中
痛快,有最簡單的注釋……
第32章 與一個生命永別
第33章 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第34章 花天酒地也醒腦
第35章 志同道卻未必合
第36章 板著臉的老總還我公正
信念,給生命留下最後的勇氣……
第37章 按捺不住激情
第38章 要一個清貧估價
第39章 許多時候要咬緊牙關
第40章 雲開日出《平安頌》
第41章 拿 第一有什麼不好
第42章 看上去有些傷感
愛,是唯一理由
第4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44章 先從賣花做起
第45章 服務沒那么簡單
第46章 承擔一個後果
第47章 神的力量
走在路上,前方明亮
第48章 室雅何須大
第49章 做一個品牌工程師
第50章 與平安為伍的這群人
第51章 胡景平的兩封郵件
第52章 人對了,世界就對了
後記

書摘

我站在鋪著黑色大理石地面的前廳,感覺平安這家新公司裝修得很高雅,很獨到,像個溫馨精巧的家。從內地來的人可能與我有相同感受,因為與平安發展壯大後的裝修比,更容易記住的,還是它在蛇口時期的模樣:廳不大,但格局別致,除了正對面有個總台和背後寬闊的朱紅背板外,幾個金色的大字“平安保險公司”並不張揚。與前廳連在一起的還有兩個大小相對的接待區,大的接待區高出地面15厘米,用木製的圍欄圈成一個規則的區域,地面是金沙色地毯,沙發是淺灰色布藝,樣式簡約又典雅。窗簾是一條條垂直的那種,奶黃色,布紋精緻細密,遮擋住窗外招商路上的風景。燈光從天花上幾十個圓形的筒內散發出來,與地面黑色大理石相映襯,使氛圍更顯幽靜和舒適。
許多年後平安建立自己的歷史展館,一家負責設計的公司問我平安當年是怎樣艱苦創業的,他們問桌子椅子是不是都很破爛、簡陋,幾十個人都擠在一個屋子裡。聽這樣公式化的詢問實在是掃興,好像一提艱苦創業,就都得從窩棚里乾起。
我和他們來到蛇口,在平安的原址上告訴他們平安最初的模樣。我說那時的平安已是蛇口的一個驕傲了,不論是裝修還是日常辦公用品,平安用的都是最好的,甚至超過了招商大廈。
平安的起步並不低。18年前它在蛇口就是一家相當不錯的公司,只是新成立,規模小,外界許多人不知道而已。加上馬明哲處世低調,不接受採訪也不發布廣告,知道的人就更少。於是這匹黑馬便一直隱隱地匯聚它的能量,可惜當時沒有人相信它能衝出蛇口。
李玉猛出來了,出來時好像腿有毛病似的,吊兒郎當。離我老遠就把大手一攤,然後自己先一屁股跌進沙發里(我好擔心那個沙發),完全沒有我想像中的風度和禮貌。
我提著箱子繞過寬大的散尾葵葉子坐到他對面。他掏出打火機,點菸,抽上幾口後才問:怎么過來的?我說:走過來的。他立刻大驚小怪地瞪起眼睛,樣子很誇張地說:幹嗎走過來呢?有中巴嘛。他說話時的樣子有些兇巴巴,好像沒坐中巴是個傻瓜。
不過,這倒像是深圳和蛇口這兩個地方的特點。說一句“無路可走”絕不過分。這個城市一年四季(也就兩季吧)不是下雨就是颳風(只要有風都叫颱風,還分級別),要不就艷陽高照,日頭又辣又毒。深圳的幾條主幹線兩邊幾乎沒有人行道(不是護欄就是花圃)。十幾年過後,假如你住在梅林一村,你想走路去八卦嶺上班,你都不知道該怎么走,沒有人行道。所以這裡的
人習慣了,出門不是開車就是坐車。
我朝李玉猛笑笑,不說話。他看我一眼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