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馬丁

保羅馬丁

保羅·艾德加·菲利普·馬丁曾任加拿大總理。他是加拿大的第21位總理,在2003年12月12日從上一任總理讓·克雷蒂安接任職位。馬丁是加拿大自由黨前任的領導人。

保羅·艾德加·菲利普·馬丁(PaulEdgarPhilippeMartin,1938年8月28日—,安大略省溫莎出生),被加拿大華人稱為馬田,曾任加拿大總理。他是加拿大的第21位總理,在2003年12月12日從上一任總理讓·克雷蒂安接任職位。馬丁是加拿大自由黨前任的領導人。

基本資料

保羅·馬丁加拿大第21任總理
任期:2003年12月12日–2006年2月6日
前任者:讓·克雷蒂安
繼任者:史蒂芬·哈珀
出生:1938年8月2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
政黨:自由黨
配偶:謝拉·馬丁
專業領域:律師、商人
信仰:天主教

早期生活

他的父親保羅·約瑟夫·詹姆斯·馬丁(PaulJosephJamesMartin)曾經擔任加拿大自由黨國會議員長達33年之久,並在威廉·金、聖勞倫特、皮爾遜和特魯多四位總理的內閣中擔任部長。馬丁就讀於多倫多大學,分獲文學學士和法學學士學位。他早年先後當過船員、律師、歐洲煤鋼共同體法律部職員。早年的馬丁對於政治並不感興趣,在他的一生中,應該說商人馬丁的歷史要遠比政客馬丁的歷史長得多。馬丁經商非常成功,根據福布斯的統計,到2004年馬丁名下的個人財產已經達到2億2千5百萬美元。
1965年,馬丁和謝拉·馬丁(SheilaAnnCowan)結為夫婦,並生有三個兒子:保羅(PaulWilliamMartin)、詹米(Jamie、JamesRobertMartin)和戴維(DavidPatrickMartin)。

政治生活

馬丁1988年當選加拿大聯邦眾議員並連任至今,1989至1993年先後任自由黨城市和住房事務、環境事務發言人和財政事務副發言人。1993年自由黨執政後,他任財政部長並連任至2002年,期間曾兼任魁北克地區發展部長。他2003年11月當選自由黨領袖,同年12月接任加拿大總理,2004年6月連任總理,7月宣誓就職。
2005年11月28日保羅·馬丁所在的上屆自由黨政府成員在“贊助廣告宣傳計畫”中存在貪污和濫用公款行為,加拿大國會立法者以171票贊成,133票反對要求保羅·馬丁下台,馬丁成為1979年以來加拿大國會歷史上首位被倒戈總理。
按程式,11月29日馬丁將要求加拿大總督莊美楷宣布解散國會提前大選。加拿大人將“不情願地”迎來幾十年少見的冬季聯邦大選,而投票日在2006年的1月23日。2006年大選中,自由黨被保守黨擊敗,馬丁被迫下野,並辭去自由黨領袖之職。

外交政策


馬丁曾經有意圖去改進克里蒂安執政時期時就明顯降溫的加美外交關係。經過了漫長的等待,2005年的2月24日,加國外交部長PierrePettigrew宣布加拿大將不會加入美國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同時馬丁也宣布望美國在其飛彈飛越加拿大領空前徵詢加拿大的同意。當時的民意調查也顯示,加拿大人不願意參加美國的飛彈防禦計畫。應此,馬丁的決定得到了左派人士的讚賞。然而,右翼人士卻認為馬田將加國和領國美國的關係越拉越遠。馬丁政府還是繼續在兩國邊境控制、難民申訴、防務,特別在阿富汗問題上與美國政府合作。馬丁指派了經驗豐富的自由黨政客FrankMcKenna擔任駐華盛頓的大使。
在加拿大2005冬季大選前。馬丁陷入了與美國當局的一場口水戰。他指責美國政府惘顧全球環境問題。同時他還聲稱自己是為加拿大軟木出口問題和其他的加拿大利益挺身而出。同時,在野的新民主黨黨領林頓及保守黨黨魁史蒂芬·哈珀指責他選擇在競選期間與美國展開罵戰的用心是為了拉攏選民的選票,指出馬丁政府在控制削減二氧化物排放的方面比美國做得還要差。
馬丁在提供國際支援的承諾方面也受到了抨擊,在任期間馬田還曾經許諾每年將0.7%GDP投入到國際救援中去。著名的愛爾蘭搖滾樂隊U2的主唱Bono,宣稱要“踢他(馬丁)的屁股”以教訓他的失信。馬丁稍後回應說,在他的眼裡,國家領袖們在國際捐獻上都作出了太過幻想化的承諾。
馬丁在國際舞台上還提倡將G8擴大為由二十個國家組成的G20,並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此外,馬丁還曾經努力去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在2005年9月,中國的胡錦濤對加拿大進行國事訪問的時候,雙方宣布加中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